后儿散值前就要给本官结果。”
盛苑跟心里掰着手指琢磨:“一下子多给了两天工夫,本官还算厚道吧?”
工房的人犹豫片刻,一狠心、咬咬牙,应承了下来。
城墙事关整个府城的安全,他们都是府城本地人,就是为了家里亲人的安全,他们也要拼上一拼!
……
“大人,这份城墙图要将城墙修成两丈宽,城墙内部按着纵向分为外层、夹层、内层三部分,每部分要修建上中下三层内道。
这、这倒不算太难,只是您要求两边儿城墙都要留出充足的弩箭射击窗口……这有些太密集了,对城墙的结实程度会造成影响。
若是敌方动用攻城器具,只怕城墙很容易被摧毁……更重要的是,城墙内部空间逼仄,对里面的士兵情绪影响极大,若是一时一刻还好,长久了,只怕呆不住。
还要考虑到里面的环境和温度,以及,里面人员听令行事这个问题。”
负责城工的通判跟在盛苑身侧,一边匆匆步行,一边小声提醒。
盛苑闻言,点点头:“本官自然晓得,不过这些都是工房的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官只负责想点子。”
还以为盛苑有办法解决的通判:“……”
看着府尊大人那理所当然的态度,通判忽然醒悟:果然,他还是太单纯、太要脸面哩!
第八百八十一章:热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盛苑深以为然。
于是工房又开了两处作坊,专门研究如何改进农具、工具和兵器。
要是可以,盛苑很乐意再安排人手改良种子和作物,奈何守安城既没有这方面的人才储备,也没有这方面的有利条件,只好暂时作罢。
不过,给农闲百姓提高收入的计划,却已提上日程。
很快,府衙的宣传队开始了又一轮的下乡工作。
“乡里山间,男女老少,听好了!有乐意上山采药的,府衙负责收购!郎君女郎,无论婚嫁与否,想学个手艺的,明儿个可以到村里祠堂报名!”不等书院学生组成的宣传队到达,各处里长先让辖下各村村长传达了下去。
虽说宣传队只是负责宣传,与后续的政策落实没有太大关系,奈何上回整顿社学,连带着把没品的人家收拾了一回,使得各村各族多多少少脱了层皮,以至于现在一听到府城派出了宣传队,底下的里长村长们先帮他们把活儿做完。
没办法,谁让府衙里的那位府尊大人太吓人了呢!
一言不合,就拾掇人啊!
想到那位没见过面的府尊才刚上任,以后在她手里过活的时间还长着呢,里长村长们眼底就涌出了泪花。
盛苑倒是不晓得自己的名号已经可以吓唬乡民了,在听到宣传队的官学生们回来抱怨,说“乡间村里早他们一步就完成了府衙传达的工作任务,让他们没有了早先的成就感”后,不由感慨此地百姓淳朴积极,有觉悟,有进取心。
……
如今已是盛苑到守安城上任的第三个半月,虽说就任时间不算长,不过,府衙的工作在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安排下,也是有序的进行着。
而今的吏房已不是早前那般模样,在盛苑推行的官制新规后,府衙官吏们在类似绩效考核和竞争上岗的鞭策下,再没有之前偷懒推诿、人浮于事的现象。
而户房那里,则因为增加了直属于府尹领导的核算班子,以至于现在的财务账目做得格外清晰真实。
礼房那头现在主要人物就是官学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上至府学下至社学,男女郎君同等对待。为了让府城学风大涨,盛苑盛府尹甚至专门制订了一条规矩,但凡取得秀才功名者,无论男女,府衙奖银二十。
二十两白银的诱惑,足以让社学学生们得到家中支持。
而这样高额的奖励,也足以让人窥见此地人才之匮乏!
当然,这般大额的支出,最感到心疼的不是户房那些官吏,反应最大的,却是八姓十二家的家主。
虽说这些资财不再是直接从他们各家账上拨款,可这也出自他们缴纳的高额税银,想想都觉得肉疼。
故而也不知是从哪儿吹起的一股风,说此令一出,“乡间不重生男女,只看良才与禄蠹;至此亲情不温纯,皆以利益论薄厚”。
对此,盛苑笑哈哈的放出话去:“以读书强弱论短长,是因为利益;那么重男轻女这种关乎传续香火之事,就不是利益?既然都是论利益,后者只女子痛苦,前者则是学习不好的男子女子一起痛苦,那还是前者好,最起码儿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啊!”
此话一出,所有微辞声俱歇,众人生怕这位精力旺盛的府尹大人又生出奇思妙想,到时候折腾的还是他们这些老实人。
礼房事务捋顺了,工房那边儿各样公务也是安排得满满当当。
修官路、修小道、修城墙,清理地道、清理闲置宅院、清理各处要塞……总之,现在的守安城主打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