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4

而不见,她缓缓站起身,沉声说:“皇上已经允我,将朗氏所出二子逐出宗谱,不日,他们就将离开京都,回到朗氏原籍。

老身听说,皇后和皇上对于赵王遗腹子是存了怜惜之情,只怕很快也会允许赵王世子随其母,回姜氏旧地生活。

这样一来,这片宫群,倒成了你们公主府的别苑,只不知再相见时,谁是客来谁是主哩!”

一千零七十二章: 猜

很多时候有些事情是真禁不起溯源,就像盛苑之前随意的挖了个坑、埋了个雷,然后跟着爆出的线索顺着追寻……于是,她挠头哩。

“苑姐儿,这真是永平公主跟前儿的嬷嬷?”安屿看着桌案上多张人物的肖像,不禁有些咋舌。

盛苑点点头,直嘬牙花子:“虽说这些画像,每张皆有差异,可把这些画像放到一起,任谁都能看出,这画得就是同一个人……若说一个见过她侧影的人记错了,总不能这每个见过她的人都记差了吧?!”

看着这些画像,盛苑顿生感慨:谁能想到这山柔水顺的南地泽州,竟然养出了一群行动若风、执行雷霆的女郎!

她以为的投诚,是大家爆出自己知道的信息。

而实际上的投诚,却是各家女郎顺藤摸瓜,用自己的能力和人脉关系,不动声色的将所有已知信息搜集整理,递上涵盖了文字、画像、图表等丰富内容的信笺。

果然,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人的力量和潜力是最不容小觑的。

“苑姐儿,泽州府……和齐州诸郡隔江而望,这里亦是前朝许多世家望族的兴达之所,故而饶是前齐归楚已久,这里的风气还是能见前齐旧俗之影。因这般,京都权贵大多不让商队在此常驻,就算偶有贸易往来,也是只谈钱财,基本不会联姻、收徒。”

安屿翻着几张信笺摩挲着下颌:“这等旁人恨不能避嫌之地,按理说皇亲宗室更该远之才对,可这个形似永平公主府的嬷嬷,却频频出现……这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

“这已不是合不合常理的问题了!”盛苑抿着唇,摇摇头,“这里面关联的人物可忒有意思了!和前陈有关的永平公主府、还有前齐时期的士族人家、以及曾经的藩地豪强朗氏……这些人若是真的有联系,他们是何时联系在一起的?

前齐皇室残部数次销声匿迹,永平公主府和他们有没有交集哩?朗氏二子消失又出现,这里面,究竟有无永平公主府的手笔?若是那人真是永平公主跟前儿的嬷嬷,她频频出现在泽州齐州,又是有何打算?

更重要的是,若杨侍郎遭劫持、齐州赈济粮遭抢劫一空,都和永平公主有关,那她……究竟想做什么?!”

盛苑虽然说着问句,可那语气听着,却极为的肯定。

“永平公主和膝下儿女尽在宫苑,那一直在外奔走呼告的鸿安长公主,会不会有过激想法?”安屿接过盛苑的话,顺着她的思路,轻声地猜测着,“苑姐儿,你说……鸿安长公主对这些事情究竟知晓不?”

“她知不知晓已不重要,现在需要关注的是,她是前陈末帝唯一的女儿!”盛苑脸上忧色一闪而过,“可别忘了,先皇承元帝承继的,可是前陈的宫廷!若是前陈末帝真有后手,那鸿安长公主怎么可能不知?屿哥儿,你说……先太子怀宴出事儿,其间……会不会有她的手笔?!”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可能

“苑姐儿,咱们是不是可能发现了……了不得的事儿?!”

安屿恍惚地看向灯台,瞧着里面那层朦胧烛光,只觉不大真切。

盛苑很难得地感到一丝烦躁:“好像是……真不得了哩!”

虽说之前根据杨温农的提示,她和安屿将目光放在了永平公主和鸿安长公主的身上,可他们却都没太过紧张。

毕竟,先皇承元帝在鸿安长公主尚处襁褓之中时,就与她食邑三千户,待到了先皇景和帝即位,特将齐州的洛郡赐予她作了封地,虽说鸿安长公主不与就封,可洛郡与其而言,也与普通的虚封不同,在洛郡,有朝廷修建的鸿安长公主府;同样,在鸿安长公主的手上,还有一枚朝廷礼部颁发的金印,可以调动洛郡守军拱卫长公主府。

因着这层关系,在意识到杨温农落水失踪和公主府有关时,盛苑并不十分紧张。

虽说对方在朝廷赈济这样的大事上动手脚,于公于私于大义于小节而言,都极其的卑劣,但凡换个人,只怕九族都要受到连累。

可考虑到对方的来历……那样一个自幼受尽了宠爱、生于锦绣堆长于富贵乡、拥有两代帝王优容宠信、大半生走过来始终站于台阁之上,始终受到特别宽待的人,为达到救女儿出宫的目的,做出截取朝廷赈济粮、给延平帝添乱之事,也不足为奇。

毕竟,按承元帝遗训,即使鸿安长公主谋反,后代皇帝也要格外宽容,最多以自由换严惩。

而拥有凌驾于律法之上资格的鸿安长公主,自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