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后,忽而严肃起来,“不开玩笑了……这次匆匆叫你回来,是有大事相托。”
盛苑听出了姐姐语气里的沉重,当即正色起来:“姐姐尽管说来,毋须与我客气。”
“若我要让你兼任五军统督府副督统,你可能做得?!”盛蒽沉声询问。
盛苑猛地一顿,迅速接话问:“五个副都统,要做哪一个?”
“第一副都统!”
盛蒽说得肯定,饶是盛苑之前已有猜测,此时也不禁倒吸了口气。
姐姐说的五军统督府,是承元六十二年才增设的部门,其统辖的五军,就是拱卫京都的南哨军、北哨军、中军、东营军、西营军这五军。
在五军统督府设立之前,此五军以中军为主,南北两哨东西两营在皇令下达之后,就要遵从中军调遣、配合中军行动。
不过这个规矩,在那场京都大战之后,就由承元帝作主取消了。
而后才又另行增设了统御五军“五军统督府”。
五军统督府成立之时,就明确了主官“五军督统”这个职位,由皇帝直接担任。
也就是说,只要有皇帝的诏书,那么五军督统底下的“第一副督统”,就是五军统督府的实际掌权人。
和第一副督统拥有统御五军之权不同,另外那四个分别负责“军需、演训、武选、联络”的副都统,掌管的皆是繁琐军务。
眼下,姐姐让她坐到这个位置上去,可见京都形势不像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苑姐儿,这个位置非你不可!”盛蒽不容拒绝地看着盛苑,一字一句说,“到任之后,你要以最快的速度掌握五军,剔除不该存在的、边缘立场不明的,培养可以替代护城营和巡城司现有班底的队伍,和内卫府配合掣肘九城兵马府!”
“掣肘?!”盛苑听到最后,不大理解了,“皇上将九城兵马的军权交给大伯,不就是想让护城营和巡城司掌控在姐姐和罴娃的手里?”
“皇上自是好意,可是我信不过他们。”盛蒽淡漠地摇了摇头。
“信不过?莫不是……”
“和你无关!”盛蒽见盛苑有些迟疑,朝她摆了摆手,“不管他当初有没有坑你,眼下的情势,我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安危放在旁人手里……一切皆赖于人,就要做好为对方吞噬的准备。而,我和罴娃都承受不了糟糕的结果!”
“眼下的情势?姐姐,情况真的这么严重了?”盛苑发现她姐姐说来说去都不提皇上,又想到外面的传言,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这都严重到逮谁警惕谁的地步了,皇上他怎么不出声了?!
外面的人说皇上闭关清源宫,姐姐刚刚却说皇上就在永祥宫……话说,皇上他、他现在还好不?!
第一千零一百一十二章:盛蒽回忆(上)
盛蒽看着妹妹眼底的惊疑,眸子缓缓看向泛着波光的湖面,思绪也在娓娓叙述之间,透过湖面回到两个月前。
……
(两月之前)
永祥宫
盛蒽午睡醒来,才吃了一盏茶,览政殿的宫人就请她过去。
想着览政殿御案旁那一柜子一柜子的前朝奏本,等着她学习解析,她脑袋就有些发沉。
和早先帮着批阅奏折、一起谈论朝政不同,这半年以来,皇上开始带着她分析自燕陈至大楚景和时期的重要奏章。
皇上不厌其烦的给她解构着每一本有价值的奏章。
从奏章上达的时代背景到当时的详尽情况;
从广为人知的历史记载到不为人知的朝廷秘闻;
从军政经济、百姓民生到君臣角逐、党争乱斗;
从邻国发展商贸往来到技艺改良文化走向;
从燕陈两朝兴盛衰落的得失到大楚承元景和两代的国政延续之由;
从三朝时期颁布的重要政令所引发的影响到皇权必要掌握的权衡技能;
……
无数盛蒽从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和认知,以奇怪的角度、和惊人的速度,往她脑袋里钻。
可以说,这半年时间,她几乎完成了皇朝接班人要学习几十年的课程。
她很清楚,皇上教给她的这些知识,是罴娃以后要知悉掌握的。
只可惜,皇上可能亲自教导不了罴娃了,所以他把这些内容以瀑布归于海的声势,一股脑儿都灌输给了她,以期待罴娃再大些,她能代他教导好她。
这样高强度的教学过程中,皇上和盛蒽心照不宣的忽略了那个悲伤的缘由,像是忘了初衷一般,一个极尽所能的提供养分、一个使出解数的努力吸收。
“梓童,你今儿起晚了?”皇上的话声,打断了盛蒽的思绪,抬眼一瞧,皇上竟然又到览政殿外等她了。
“近来天气燥热,日光格外晒人,皇上就该在殿内等着我。”
盛蒽扶着皇帝伸过来的手,从辇轿上走下,仔细打量着他的脸庞,见他目光炯炯无有萎靡之态,脸颊红润不见中暑之态,才松口气。
一边嗔笑,一边唤宫人把轿上的冰罐子抱过来随侍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