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换言之,如果欠条到期时,张明杰还未落实木材家具厂,郑宏远就可以拿着欠条去法院起诉他了。
对一位县长而言,算不上太严重的政治事故,但绝对算是个不小的污点。
以张明杰的爱惜羽毛程度,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小小木材家具厂,导致自己坐上被告席。
不管家具厂新建在何处,总归还在三河县境内。
无非落户金河乡,会给郑宏远增加一笔政绩。
至于家具厂建成投产后,缴税扩充乡财政,那至少是大半年以后的事了。
届时,郑宏远还是不是金河乡代乡长,都要两说。
“好!”
郑宏远略作迟疑,道:“不过我要考虑一下,晚上给你回复。”
“要和慧兰打电话吧?”
郑宏远神色一怔。
还没反应过来,就见张明杰脸色冷然的挥手道:“打吧,现在就打!”
撂下话,张明杰起身去阳台抽烟了。
“这家伙,还真是成精了!”郑宏远抓起欠条,暗暗感慨一声,走进了卧室。
十分钟后。
客厅内,张明杰弯着腰,仔细倾听着郑宏远手机内的录音。
至此,他终于搞清楚了李文雪自首的前因后果。
郑宏远监听了李文雪,李文雪意外发现了被监听,随即便要求张明杰杀了郑宏远。
这时候,事态还算能控制。
毕竟张明杰可不想轻易背上人命,而李文雪在三河县没有张明杰的帮助,根本不可能杀掉郑宏远后脱身。
所以,这件事就僵在了这里。
但事情坏就坏在了郑宏远把录音送给了钱奇峰。
钱奇峰随手进行了两项工作指示。
这么大的事,郑宏远不可能隐瞒,在乡党委会议上,得意洋洋宣布此事后。
李文雪慌了。
她不相信郑宏远和钱奇峰是偶遇。
她坚定认为郑宏远是举报自己去了。
于是,试探也好,真逃跑也罢。
昨天傍晚,龙华股份财务负责人,试图从首都机场逃离出境。
在得知此人被常州市纪委拦截带走后。
李文雪彻底绝望了,也放弃了挣扎,为了寻觅一线生机,选择了投案自首。
“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吗?”
郑宏远见张明杰第三次开启循环播放,不禁疑惑道。
张明杰也不隐瞒,坦率道:“我想知道李文雪和龙华股份牵扯有多深,如果牵扯太深……”
为了获得减刑,会不会把自己那些见不得光的事给供出来?
“我可以帮你问问钱书记。”郑宏远道。
“嗯?”
张明杰抬头疑惑的看向他。
“既然是我把录音交给钱书记的,为了害怕被报复,我主动去问钱书记案情进展,也是人之常情。”
这倒没错。
不过张明杰总感觉郑宏远这话有炫耀成分。
你瞧,我能随随便便去找钱书记打听案件进展,你张明杰行吗?
“钱书记很看好你?”张明杰问道。
郑宏远理所当然道:“要不然呢?我一个小乡长,值得他亲自指示两项工作,总不能因为我长得像他儿子吧?”
面对这臭屁的炫耀。
张明杰没有羡慕,也没有皱眉不爽。
反而神色淡漠道:“能得到钱书记青睐,既是幸运,也是灾祸,小心点,李文雪身后那伙人,未必会放过你。”
“嘿嘿!”
郑宏远咧嘴一笑,倾身低声道:“除了李文雪,县长您是目前唯一知道这件事全部内情的人。”
“什么意思?”
“一旦,我是说一旦我出了事,钱书记就会知道,是你卖了我。”
话毕,郑宏远笑的要多贱有多贱。
表情无比欠抽。
这猝不及防的局面,让张明杰当场面露惊疑不定。
不过他不是善茬。
很快便语气不善道:“李文雪是自首了,但你知道她自首前给谁打过电话吗?是谁逼她不得不自毁前程,选择自首?”
言外之意。
李文雪虽然自首了,但肯定不会甘心让郑宏远逍遥法外,一定会让同伙报复郑宏远。
可是……
“你说的只是一个可能。”
郑宏远气定神闲道:“站在钱书记的立场来看,有可能是李文雪自首前唆使同伙报复我,但也有可能是你勾结他们,蓄意报复我。”
概率一半一半。
不过这种事,基本是宁可杀错,绝不放过。
只要张明杰有嫌疑,百分百要上钱奇峰的黑名单。
哪怕这次侥幸躲过一劫,日后提拔重用什么的,也完全没希望了。
所以……
“县长,您接下来,一定要竭尽全力的保护我!”
郑宏远一脸欠抽的强行抓起张明杰右手,用力晃了晃。
不知情,恐怕还真会以为他在乞求张明杰保护。
“妈的!”
听到郑宏远关上防盗门离开。
张明杰再也忍不住了,破口大骂的抬脚狠狠猛踹茶几发泄。
结果一个不慎,角度不对。
嘎巴一声。
“啊~~~”
剧痛失声的张明杰,狼狈至极的从沙发上滚了下去。
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缝。
张明杰做梦都没想到。
就这一下。
半个小时后,县医院骨科大夫一脸凝重道:“领导,根据片子显示,您这脚踝出现了明显骨裂。”
“骨裂?”
一旁陪同的县医院党委书记满面紧张道:“严重吗?要动手术吗?有没有后遗症?”
“正常恢复肯定没有后遗症,不过伤筋动骨一百天,而且领导这年纪也上来了,恢复会比较慢,建议先坐一个月轮椅看恢复情况。”
张明杰黑着脸,低头扶额。
傍晚,县长坐上轮椅的消息,就在三河县不胫而走。
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郑宏远闻讯后,仰天大笑道:“报应啊!”
不过这则喜讯,只能算是加餐。
对郑宏远而言,更大的好消息,还是一系列阴差阳错后的大好局面。
李文雪自首了,张明杰也消停了。
如今工厂项目也有了。
郑宏远总算甩开了所有束缚枷锁,可以如愿一展胸中的施政抱负。
身为一个年轻的干部,郑宏远的热血并未褪却。
他并不醉心于争权夺利。
他胸中仍有一团火。
他只是在等一个机会。
他坚信。
如果自己走上领导岗位,肯定比县政府那群庸碌之辈干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