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冶 作品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做不错

第三百一十二章不做不错

据说私底下,高健妻子见了郑宏远,那都是一口一个‘小郑’的叫着。

结果……

“调查不出现在任何文件上,且只对我一个人私下里报告,能理解吗?”

这是典型的秘密调查。

只找证据,不走程序,不留工作痕迹。

罗宇连忙点头道:“我明白,我独自来办,不会让其他人插手。”

如果说以前,罗宇这个年轻人,低调归低调,但还有些不太驯服。

那现在,就已经乖巧许多了。

尤其是在隐隐得知,好像是郑宏远唆使魏有民开枪抓捕县刑警队副队长杨亮后。

罗宇面对这个不择手段的疯子,再也生不出顽抗的胆量。

这种狠人,他严重怀疑,逼急眼了,对方会亲自拔枪把自己送走。

这和他所说理解的凶险政治斗争,完全就不是一回事。

斗不过,也完全不敢斗。

“嗯,去办吧,这事不用急,但要务必调查详实,不要给我一堆似而非似的结果。”

……

三天后,金柳村西北处的一片工地上。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一众县政府随行人员照相机和县电视台的摄像机镜头前。

县长李志军和乡长郑宏远身穿笔挺西装,接过两把绑着大红花的崭新铁锹,象征性的一人一铲土。

“好!!”

热烈的鼓掌声中。

记者和政府随行人员不断按下快门,记录下这热闹景象。

随后,简易搭建的主席台上。

县长李志军手持发言稿,洋洋洒洒的开启那让人昏昏欲睡的领导演讲。

“三河县祥瑞家具厂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本县……”

主席台一旁的角落里。

王红霞伸手递给郑宏远一包薄荷糖。

“我不需要!”

“你不说嗓子疼吗?偶尔在李县长面前咀嚼两口,也省的露馅。”

郑宏远一听也对。

立马接过,撕开包装,往嘴里塞了一颗,剩下的揣入口袋。

他嗓子很好。

不过为了不去抢李志军的风头,便借口说自己嗓子不舒服,就不搞开工奠基演讲了。

很显然,身为女性的王红霞,心思更细腻,居然真找人买了一包薄荷糖。

说实话,郑宏远对李志军这位新县长,不太看好。

他也能察觉,李志军也并非很喜欢他。

不过工作是工作,个人喜好归个人喜好。

这一点上,李志军和郑宏远都是理性成年人。

既然以后注定要李志军捆绑在一起,将其当成依仗,那郑宏远自然不介意,多让领导出出风头,自己就无所谓了。

反正郑宏远也不是性格高调的人来疯。

这种没有本钱的卖好奉承,他毫不吝啬。

可郑宏远并不知道,李志军对他的不喜,已经从最初的观感不佳,逐渐上升为厌恶。

原因倒也简单。

就是魏有民那一枪,事后让李志军越想越心惊。

于是乎……

中午,金河乡政府大院内。

祥瑞家具厂的破土动工奠基仪式后,一行领导队伍,来到这里享用简单工作午餐。

稍事休息后,下午一点半,将在乡街道上,举行联合矿业公司的开业挂牌剪彩仪式。

身为县长,李志军也应邀出席。

不过……

“德茂书记和张副乡长,先后都被叫去谈话,结果到你这里,却说要歇会,李县长这是什么意思?”

午饭后。

原本计划短暂休息的李志军,居然先后将李德茂和张昊私下里叫去。

王红霞得知后,殷勤的问了一句郑宏远。

怎知,李志军的秘书说,领导没有吩咐。

这颇为怪异的举动,让王红霞隐隐有种不好的观感。

“刘国强虽然回来上班了,但老实多了,李县长大概是趁机敲打我,无所谓,反正他又不可能撤掉我。”郑宏远气定神闲道。

“可,可这无缘无故的……”

“上次钱局长来视察的事,我做的确实有些过激,李县长这种文气领导绝不会喜欢,尤其是我连招呼都没打,他事后肯定不爽。”

王红霞面露愁色道:“那以后工作上,会不会遇到刁难?”

“无所谓,刘国强不会老实太久,他没有像王宏伟一样被撤掉,原因就是要和李县长相互制衡。”

郑宏远轻蔑一笑道:“等刘国强开始搞小动作了,李县长就会发现,我这人讨厌归讨厌,但他要对付刘国强,少不了我。”

“你和领导这种相处关系,我总感觉像是走钢丝……”

“没办法,人各有喜好,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如果我和刘国强一伙,那老胖子肯定喜欢的不行,恨不得把女儿都嫁给我。”

王红霞兴致索然的点了点头。

忽然,心念一转,好奇道:“那钱书记喜欢你这种行事风格的干部吗?”

“这,这个……”

郑宏远被问住了。

如果抛开钱奇峰对村办食堂不正常的热衷。

他对郑宏远这个人的观感,是怎么样的?

“那已经是一只脚踏上副省级的大佬了,胸怀万千沟壑,不敢猜,也猜不透。”

这个问题不细想还好。

细细一琢磨,郑宏远发现,他和钱奇峰也算见面好几回了。

但钱奇峰一直就事论事谈工作。

其本人对郑宏远的好恶倾向,似乎根本没有流露过。

自然,也无法进行揣摩。

“钱书记那是真大佬啊,以我的道行,专注手头村办食堂就好,没事别去瞎琢磨。”

下午一点半。

当金河乡街道上的联合矿业公司驻地门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的举行开业挂牌剪彩仪式时。

在几十公里外的县政府。

刘国强收到了下面人递来的一份文件。

“领导,这是金河乡的债务增长和财政挪用相关文件。”

“嗯,你去忙吧!”

刘国强戴上厚厚的眼镜,开始用当年高考一样的精神,仔细研究文件上一笔笔资金、债务的违规性质和严重程度。

在停职反省的这半个月里,刘国强并没有单纯生闷气。

他对于接下来和李志军的斗争角力,进行了深刻反省和思考,最终决定,还是从郑宏远这个王八蛋身上找突破口。

因为他太能折腾了。

正所谓,不做不错,你只要想干事,总能找到借口和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