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流不鸽 作品

第437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求订!求月

第437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求订!求月票!】

见赵卫红对这份政策究竟代表着什么,似乎一无所知。

黄勇叹了口气,怔怔的看了赵卫红好一阵,这才招呼着他在自己面前坐下,用掺杂着三分艳羡,三分唏嘘,还有三分嫉妒的语气,开口道。

“每个月的经济补助,只能算是这份津贴最不值一提的好处。”

“重要的是,拿到这份津贴,便意味着你成为了部队认可的一类领军人才。”

“各方位的优待自是不必多说,就连你的直系亲属,也会成为这份政策的受益人。”

“比如说你现在倘若有需要,就可以向所在单位,也就是咱们学校申请住房。”

“等你将来毕业了,房子虽然会收回来,但你可以去向下一个单位继续申请住房。”

说到这,这份优待的“含金量”,便彰显出来了。

在某些小城市,分配住房这项政策,可能还不算什么。

但假如赵卫红未来去燕京,华亭之类的地方任职,他依旧能够获得分配住房!

而这类住房基本上都在市中心,堪称是“寸土寸金”,也就是无数普通人眼中无比神秘的“部队大院!”

能在这种地方获得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所代表的含义可想而知!

黄勇随即换上了一副玩笑似的语气,对着赵卫红打趣道。

“从今天起,你也算是有房一族了,并且还是全国各地都有房,走到哪就申请到哪。”

“并且还都是装修好的房子,直接就能拎包入住。”

“这可是副团级以上的干部,才能享受的待遇。”

“而且副团级干部仅仅是有资格申请,并不代表着一定能够获得住房。”

“但你就不一样了。”

“只要你提出申请,就算单位住房都已经分配出去了,也得想办法空一间出来给你!”

“至于你的家属,在没有住房的情况下,可以向户籍所在地政府申请廉租保障房。”

房子。

这个无数普通人奋斗一生的终极目标,这个曾经压的赵卫红喘不过气,不敢有一日懈怠,生病了都要咬牙硬撑的重担,在黄勇口中,就这样轻描淡写的被解决了。

在听到黄勇的话后,赵卫红明显失神了片刻,飘忽的眼神中带着难以言说的感慨与触动。

按照赵卫红原本的计划,他就是想着在升任副团级之后,依靠分配住房的政策,来解决房子这个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赵卫红十年之内,应该就可以实现让父母住进窗明几净的大房子的承诺。

然而就连赵卫红自己都没想到。

这一天,居然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

哪怕此刻的赵卫红,还没有挂上正式的干部军衔。

可他依旧走到了无数人奋斗一生,才能抵达的“终点。”

而住房问题,仅仅是这套优待政策中的“冰山一角。”

为家属提供就业指导,免费职业培训之类的政策,就属于是职业方面的优待了。

如果赵卫红的家属想要创业,经过赵卫红点头,地方政府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包括一笔不菲的无息贷款。

而赵卫红的孩子,还可以在全国任意一所学校入读,花费全免,并且还能获得部队专门为军人子女提供的奖学金。

这笔奖学金从小学就会开始发放,直到当事人研究生毕业!

至于最重要的医疗保障方面,赵卫红作为军人,只要在部队一天,就不需要为看病的事情发愁。

但赵卫红的家属,却是享受不到这项待遇的。

倘若赵卫红的亲人得了重病,部队最多也就是帮忙联系一下医院,床位,并号召官兵进行人道主义捐款。

如果入住的是部队医院,还能减免一些治疗费用。

可治疗费的大头,依旧要赵卫红本人承担。

如果是那种需要长期吃药,治疗的慢性病。

在获得这份津贴之前,赵卫红还真不一定能承担高昂的治疗费用。

但从现在开始,这项赵卫红最大的后顾之忧,也被解决了。

作为“一类领军人才”的直系家属,赵卫红的父母,配偶,子女,能够享受到副厅级的医疗保障。

虽然还没到“免费看病”的地步,但和免费也没啥区别了。

一场大病看下来,赵卫红需要个人负担的费用,可能也就几百块上下。

跟动辄就是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昂贵治疗费用比起来,这点花费就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

毫不夸张的讲,这些涵盖了“衣食住行”,各个领域的优待政策,能够让赵卫红和赵卫红的亲属,今后再不必为了生活上的事情发愁。

虽不至于大富大贵,但衣食无忧肯定是没问题的。

并且随着赵卫红级别的上升,与做出贡献的提高

,这份待遇也会不断提高。

假以时日,赵父赵母在国庆期间,登上那座高高耸立着的城楼,也不是没有可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句话虽然很多时候带有贬义,但赵卫红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形容了。

不过,面对这份能就此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表格,赵卫红却是没有急着动笔,而是看向黄勇,很是严肃的询问道。

“队长,这份优待政策的待遇这么好,应该是有着名额限制的吧?”

跟赵卫红相处了这么久,黄勇非常清楚赵卫红的性子,直接回答了赵卫红心中的顾虑。

“确实是有限制的。”

“按照规定,能享受到这份待遇的,全国最多只有五百人。”

“不过,你不用担心你挤了谁的名额。”

“最多能有五百人,不代表一定要发满五百人。”

“别看这套政策出来已经有几年了,可能被评为一类人才的,也就二百多个。”

“并且像是咱们学校的几位老院士,人家根本不参与这个政策的评选,享受的是其他配套的政策优待。”

“说白了,这就是为你这种新生代人才专门出的政策,并且还得有着军人身份,才能参与评选。”

“那些没有军人身份的专业技术人才,就和各位老院士一样,享受的是其他政策。”

听黄勇这么一说,赵卫红心中最后一丝顾虑,也被打消了。

赵卫红不怕别的,就怕自己“抢”了某位老院士的名额。

这些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为祖国与人民奉献了一生的心血。

倘若这个名额原本是属于这些老院士的,那赵卫红晚上做梦醒了都得给自己两个巴掌!

既如此,赵卫红也就不再犹豫,立刻提笔,在黄勇愈发羡慕的注视下,仔细填写起了这张表格。

本来赵卫红还在为过段时间的旅行发愁。

按照约定,过段时间放寒假的时候,赵卫红要带着林静疏去拜访魏副首长和渔老。

要是渔老不在燕京,赵卫红没准还得去一趟华亭,又或者是广陵。

因为渔老现在究竟在哪,明显不是赵卫红能够知道的问题,到时候还得向魏副首长询问。

而拜访完这两位老人,赵卫红还准备带林静疏去一趟东北,回347团,看一看周克虎,常定方等人,顺便再让他们看看赵卫红给自己选择的人生伴侣,军旅同志!

走完这几个地方,赵卫红最后才准备回家过年。

一圈下来,基本上算是围着炎国绕了一圈。

虽然科大的学员,休假时都有差旅费吗,但赵卫红要去这么多地方,差旅费最多也就报销其中一部分。

剩下的花费,还是得赵卫红自己承担。

可赵卫红手里也没啥钱,每个月领到手的津贴还没焐热乎,就寄回家里了,兜里可谓是比脸都干净。

要是找家里要钱,又或者是跟魏副首长申请报销,赵卫红还不太好意思张嘴。

这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然而赵卫红很多时候的性格,就是这么拧巴。

也正是这种拧巴所带来的纯粹,才让赵卫红一步一步的走到了今天。

现在好了,每个月五千的额外津贴,赵卫红也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等到将来毕业之后,有了职位工资和各种岗位与级别津贴,再加上一等功获得者的奖励补助,赵卫红没准能早早的便达成“月入过万”的成就。

至于两个人旅行的花费,自然也就不必发愁了,赵卫红二人还能入住招待所,省下了一大笔住宿费用和伙食费用。

而赵卫红惦记了好久的“重操旧业”,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他就已经“踩过点”了,科大很多地方都有缝纫机,他想要借用一下,那就是张张嘴的事!

只需要选好合适的料子,赵卫红就能让林静疏穿上自己亲手做出来的衣服!

念及于此,赵卫红忽然感觉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奔头。

尤其是当自己领着林静疏,出现在周克虎等人面前时。

赵卫红都不敢想象,他们几个会露出怎样的表情!

而黄勇也没有让赵卫红等太久。

不到一周的功夫,黄勇便再次找到了赵卫红。

“津贴第一次发放,需要你本人签字。”

“拿上工资卡,去Atm机看一眼补助到了没有。”

“是!”

赵卫红应了一声,顺手接过了黄勇手中的【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发放情况确认函】。

而在文件的落款处,赵卫红还看到了一个先前从未见过的单位名字——

总后勤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