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全家的爱护

    姜听澜这一次拍电影的外景地选在了距离北城约莫半日车程的一个小山村里。

    电影厂的大部队已经有一部分人早早过去了,紧锣密鼓地搭建了拍摄所需的场景。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恢复高考后的故事,而七七年的高考,正是在寒冷的十二月举行的。

    为了最大限度地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境,剧组特意将拍摄时间也定在了这个季节。

    这个年代的电影拍摄,不似后世那般依赖特效与棚拍,更多的是就地取材,因此对季节时间的契合度要求极高。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力求真实,这也让演员们更能沉浸在时代氛围之中。

    当陆文康得知儿媳妇要去这样一个相对偏远的地方拍戏,而且一去可能就是一两个月,眉头便微微蹙了起来,他沉吟片刻,便做了决定:“澜澜,这次去拍戏,路途不算近,地方也陌生,我让警卫员开车送你过去。”

    姜听澜闻言,心里一暖,却也有些过意不去:“爸,不用这么麻烦的,太兴师动众了,我可以跟电影厂的大部队一起坐大巴车过去,方便得很。”她知道公公是真心疼她,但也不想太麻烦了,公公把警卫员给自己,他又得搭着老脸去蹭车了。

    陆文康却摆了摆手,神情严肃了几分:“澜澜,这事儿你得听我的,咱们陆家人从不仗势欺人,但有时候的排场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他深邃的目光看着姜听澜,语气沉稳有力,“我的警卫员,他亲自送你去,剧组里那些人精自然看得明白你的分量,人多的地方是非就多,难保没有那么一两个心里存着小九九,想要踩低捧高,或者看你好欺负想占点便宜的。”

    澜澜虽然没有娘家人,可陆家就是她的底气,是她能挺直腰杆的靠山,谁想动她,都得先掂量掂量自己够不够格。

    公公考虑得这么周到,让姜听澜心眼眶有些发热,她知道公公这是把她当成了亲闺女来疼爱和维护。

    一旁的俞竹筠也连连点头,柔声附和道:“是啊,澜澜,这事儿你爸说得对,得听你爸的。”她拉过姜听澜的手,轻轻拍了拍,眼底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沧桑,“想当年我和你爸被下放那会儿,可是把人情冷暖的滋味尝了个遍,多一重保障,总是没错的。”

    当初两人下乡,要不是阿衍那个朋友,夫妻俩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陆知衍也揽过妻子的肩膀,低声道:“对,澜澜,爸妈说得有道理,有时候适当的高调点能省去很多麻烦。”

    姜听澜感受到了全家人的关怀,她用力点了点头:“好,谢谢爸,谢谢妈,谢谢阿衍。”

    陆文康见儿媳妇听进去了,严肃的表情缓和下来,露出一丝浅笑:“傻孩子,你叫我们一声爸妈,我们就是你最亲的人,还跟我们客气什么?这些都是我们该做的。”

    俞竹筠也笑着嗔怪道:“就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在外面好好拍戏,家里有我们呢。”

    到了出发这天,陆知衍特意跟部队请了假,他早早地就起了床,帮着姜听澜仔细检查了一遍行李,生怕漏了什么。

    他打算亲自跟着去一趟,也顺便去看看她接下来几个月要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认认路。

    这样,等他一有空,就能带着安安和宁宁去看她。

    姜听澜看着丈夫忙前忙后的身影,又看看一旁帮着往车上搬东西的公公和叮嘱着添衣保暖的婆婆,心中被巨大的幸福感填满。

    这一家人,把她的生活安排得妥妥当当,细致入微,让她觉得自己像是被捧在手心里呵护的珍宝。

    临行前,她蹲下身子,将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搂进怀里,温柔地亲了亲他们的小脸蛋:“安安,宁宁,妈妈要去工作一段时间,可能要过些日子才能回来,你们在家要乖乖听爸爸和爷爷奶奶的话,知道吗?要注意安全,不要乱跑。”

    宁宁小脑袋点得像小鸡啄米,声音糯糯的:“嗯,宁宁会乖的,妈妈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生病哦。”她伸出小手,轻轻摸了摸姜听澜的脸颊,像个小大人似的。

    安安则挺了挺小胸脯,一脸小男子汉的模样:“妈妈放心,我会照顾好妹妹的,我们都会很想妈妈。”

    姜听澜看着两个如此乖巧懂事的孩子,心里甜的不行,她紧紧抱着他们,感受着孩子们身上暖暖的奶香气,觉得所有的辛苦和奔波都值得了。

    有这样贴心的丈夫,慈爱的公婆,还有一双可爱的儿女,她的人生,已是格外的圆满和幸运了。

    当姜听澜在陆知衍的陪伴下,从吉普车上下来,与电影厂的同事们会合时,一些原本对她颇有微词的人,眼神明显就变了。

    特别是许瑾,她并不眼瞎,看得出姜听澜在夫家地位不低,而且能有警卫员的首长,职位也不低,她看不惯姜听澜,现在却不敢做什么。

    自己要是敢作死做什么,怕姜听澜还没做什么,她身后的人就能把自己撕吧了,以后再想在电影厂混怕都难了。

    姜听澜自然也察觉到了许瑾微妙的变化,她悄悄凑到陆知衍耳边,像只狡黠的小狐狸:“阿衍,爸的方法果然管用。”

    陆知衍低头看着自家媳妇儿那双亮晶晶的眸子,嘴角勾起一抹宠溺的笑意,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鼻尖:“这是正常的,人心复杂,却也有畏惧的。”聪明人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