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深刚好回到院子里,还没顾得上跟秀儿说两句话呢,突然吴刚就跑着过来了:“正好,妹夫你回来的正好,你嫂子,你嫂子肚子疼的厉害,院里婶子说,说她可能要生了。”
英子要生了?杨深和秀儿连忙站起来,秀儿说:“哥,那是不是得赶紧把嫂子送医院啊,你骑摩托吧,摩托车快。”
杨深说:“不行,摩托车不安全,这样,我现在就给局里打电话,让他们把汽车开过来,咱们用汽车送嫂子去医院。”
“对,对,打电话,开汽车,汽车稳,嫂子坐着舒服。”
幸亏家里装了电话,于是杨深连忙就给局里值班的民警打了个电话,不一会儿,值班的民警就把吉普车给开了过来。
这会儿,杨满和杨汐也过来了,大家张罗着把英子扶上了汽车,杨深开着车,杨汐和吴刚一左一右照顾着英子。还有赵栓娥,当婆婆的早早就从乡下来了城里照顾快生的媳妇,现在到了关键时候自然也不会待在家里。
秀儿本来也要去的,但杨深硬是让她留在了家里,毕竟她也是几个月的身孕了,经不起来回折腾,更伺候不了别人。
更何况家里还有个丫丫呢。
车子开到医院,直接就送到了产房,生产过程很是顺利,进去没多一会儿,就听到里边传来一声啼哭,外边的人都是喜上眉梢,不多一会儿,护士就抱着一个婴儿从里边出来了:“恭喜,生了个儿子。”
这下把赵栓娥高兴的,赶紧过去小心翼翼的接住,抱在怀里不肯撒手,还一直说着:“真是我大孙子,跟刚子刚生出来的时候一模一样。”
吴刚也是憨厚的只是挠着头呵呵的笑。而杨汐则是赶紧拿了个褥子进去照看刚生产过后的英子。
母子平安,全家人都是笑开了怀,英子在医院住了两天就回到了家,赵栓娥在跟前细心的照料,比当年自已生儿子都高兴。
而吴秀也是看着自已的小侄子那个高兴,就好像看到了自已肚子里的孩子一样,抱着孩子不肯放手,最后还是杨深害怕累坏了她,硬是把孩子抱走了。
这边一家人喜气洋洋,另一边贾家则是有点有点不开心了。
起初贾东林刚来的时候,贾张氏这个高兴,自已又有儿子养老了,再加上贾东旭的赔偿金拿了不少,所以整天好吃好喝的。
可是没过几天她就发现有点承受不了了,这个老二太能吃了,一顿要吃五六个馒头,吃起肉来更是狼吞虎咽,比谁都快。原本贾东林没来的时候,家里隔三差五的买上二两肉,足够她和棒梗解馋过瘾了。
可是有了贾东林,二两肉哪够啊,别说她和棒梗解馋了,连贾东林的牙缝都不够填啊,贾东林一筷子下去,一碗菜都快见了底了。
棒梗可傻眼了,早早就坐在饭桌子跟前等着肉菜上桌,可是菜碗刚放在桌子上,他的筷子还没来得及伸进去呢,大半碗菜都没了,他心心念念的大肉片自然也就没了影。
急得棒梗扔了筷子就开始嚎:“奶奶,我要吃肉,二叔把我的肉都给吃光了!”
贾张氏也正咽口水呢,不光棒梗吃不到肉了,她自已也吃不到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贾东林不光把肉都吃了,连粮食也吃的多,自从他来了以后,家里的余粮很快就见了底不说,贾东旭留下的抚恤金也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消减。
更重要的是,现在一家五口人五张嘴吃饭,却没有一点进项,没有一个人挣钱回来,这样下去,用不了几天,贾东旭的抚恤金就顶不下去了。
不能再这样坐吃山空下去了,必须得有个人出去挣钱才行。
而这个人也只能是贾东林,谁让他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劳力呢。
棒梗和小当都还是小屁孩,秦淮茹更是身怀六甲,她倒不是小孩,也没怀孕,而且年龄也不算老,可自已已经在劳改场劳动改造了那么长时间,凭什么现在一家人的吃喝还得要自已去卖力气?
那就只能是贾东林了。
可是这年头工作不好找啊,尤其贾东林还是个农村户口,就是找零工打杂都几乎找不来。
为了能给贾东林找个挣钱的活儿干,贾张氏是绞尽了脑汁,想尽了办法,最后看到秦淮茹之后突然灵光一闪:对了,家里不是有个现成的工作指标,就在秦淮茹身上闲置着的吗?
当初贾东林工亡之后,经过贾张氏和厂领导不屈不挠的斗争,最后不光讨回来一大笔抚恤金赔偿金,更重要的是还把贾东旭死亡之后空出来的那个工位给留在了自已家,当时副厂长李怀德承诺下来,这个工位会留给贾东旭的妻子秦淮茹。不过因为秦淮茹怀孕待产,可以等她生产之后再进厂上班。
而现在,秦淮茹肚里的孩子还没生出来,可是家里已经揭(没)不(肉)开(吃)锅(了)。现成多少人羡慕,求之而不得的轧钢厂工位却还空摆在那里,这不是一种浪费吗?要知道,这个工位可是一个月至少能给家里带来二十多块钱的收入的啊。
要是一个月有这二十多块钱的话,家里能买多少米面,棒梗和自已也能重新吃上肉了。
与其把这工位闲置着浪费,还不如先给了贾东林让他进场挣钱,反正他也是自已儿子,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都在一个锅里吃饭呢。
再说了,男人家上班挣钱,总归比女人家靠谱一些。
不过麻烦的是,当初这个工位是记在秦淮茹的名下的,现在要让贾东林去顶替上班,肯定要和厂领导说好才行。
怎么去找厂领导,贾张氏知道自已没这个面子,现在不是贾东旭刚死的时候,那时候自已有和厂领导掰手腕谈条件的机会,而现在,贾东旭早已经入土几个月了,你现在再想找人家厂领导,人家根本就不给你见面的机会。
想来想去,贾张氏觉得这件事还得找易中海帮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