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东京依旧炎热。
垂拱殿内。
赵桓翻看着种师道送上来的军务奏折,有牛皋一千狼筅兵的训练,也有岳飞率领的侍卫亲军马军情况,以及杨再兴的禁军,还有韩世忠和李孝忠的精锐。
昔日禁军人多,却没战斗力,还有人吃空饷。
完颜宗望第一次南下,把原本的禁军体系搞崩了,无数禁军跑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赵桓另起炉灶,一切重新搭建起来。
太平盛世时,要废掉禁军难。
赵桓在外力的影响下,重组的压力才更小。虽然重组的过程,有诸多的问题,却都在种师道,以及各军主将的安排下处理了。
不断的选拔精锐下,军队的战斗力在进一步加强。
赵桓看着消息,笑容也愈发的灿烂,目前他对军队的控制更强,军队战斗力也更强,不知道渣爹什么时候在江南造反。
算算时间,该到了。
赵桓处理完军务和政务,准备吃午饭时,周瑾进来道:“陛下,淑妃娘娘求见。”
赵桓说道:“传!”
旨意下达,李知凰扭着纤细的腰进来。
嫁给赵桓后,李知凰一直在玉华殿待着,虽然有些无聊,好在也慢慢习惯。
赵桓对她也不错,没有苛待。
唯独始终不给种子,让她想怀孕都没办法。嫁过来有一段时间,肚子没有动静,李知凰也有些焦急。
金国的完颜琳已经怀孕,虽然不知道是男是女,可是,一旦完颜琳先生下儿子,她就落后太多了。
要尽早怀孕才行。
不为父皇考虑,不为西夏考虑,单单是为她自已谋划,也要早些生儿子。
李知凰站定后嫣然一笑,柔声道:“陛下。”
赵桓说道:“有什么事?”
李知凰回答道:“陛下,父皇送来了价值一百万两银子的金银珠宝。”
赵桓笑得很是开怀,赞许道:“西夏国主豪爽,真是朕的好岳父啊!”
李知凰听着皇帝夸奖自家父皇的话,嘴角抽了抽。
没送钱,是西夏蛮夷。
送了钱,是好岳父。
李知凰嘴上道:“陛下,所有的物资送到宫外,请陛下安排人去接收。”
赵桓不动声色道:“这是你的钱,朕怎么好意思拿呢?”
李知凰说道:“妾身的钱,就是陛下的钱。妾身在宫中,有吃有喝,吃穿不愁。陛下治理国家,处处缺钱。能帮到陛下,那是妾身的荣幸。”
赵桓笑道:“爱妃一番苦心,朕勉为其难收下了。”
李知凰柔声道:“陛下忙吧,妾身回去了。”
只是她刚走出两步,转身道:“陛下今晚上,能驾临玉华殿吗?”
赵桓说道:“朕会来的。”
“妾身等候陛下用晚膳。”
李知凰行了一礼,就恭恭敬敬退下。
从始至终,她没有提父皇给她的要求,让她尽快打探到灭金雷的秘方,把制作灭金雷的匠人送去西夏。
经过现实的毒打,李知凰已经懂了赵桓。
想要在大宋捞好处,挖大宋的墙角,会遭到皇帝的毒打,老老实实当一个妃子就好。
将来有了儿子,说不定她的儿子能当皇帝。
未来,才有机会。
赵桓望着李知凰离去的背影,笑了笑,这一回白赚一百万两银子的珍宝玉器,真是不错。
好岳父啊!
赵桓吩咐周瑾去接收物资,心中忽然想着金国方面的反应。
完颜宗磐回去禀报,完颜吴乞买应该会同意的,否则数万金国的俘虏不管,对完颜吴乞买也有极大的影响。
完颜宗磐离开没多久,还要一定的时间才能给答复。
赵桓处理着政务,吃了午饭,刚午睡醒来,朱伯材就来了,禀报道:“陛下,江南急报,是康王的书信。”
说着话,朱伯材递上书信。
赵桓接过来浏览。
书信中,赵构先向他问好,再禀报翁彦国和杨通的情况,以及赵佶在镇江府另立朝廷,要废掉他的诸多事情。
赵桓全部看完,不住笑了。
终于来了!
之前,杨时提议放宽盐钞的管控,朝廷安排了下去,就是对江南各路的试探。可惜地方官商勾结,只管自已的利益,不管百姓的死活。
赵桓要肃清江南,才任由赵佶去江南。
现在江南官商和太上皇勾结造反,就不用肃清贪腐,直接平叛就是。
赵桓嘱咐朱伯材继续盯着,才让朱伯材退下。
旋即,赵桓又吩咐道:“传旨,召政事堂宰相和副相,以及枢密使入宫议事。”
旨意颁布,李纲、宗泽、吴敏和徐处仁,以及何栗率先来了。
种师道紧随其后进入。
历史上,种师道早就郁郁而终。
如今执掌枢密院,踌躇满志的想夺回燕云十六州,一天天精神抖擞。
众人站定,齐齐向赵桓行礼。
赵桓吩咐人赐座,直接道:“太上皇逃出龙德宫,已经到了镇江府。”
众人神色惊讶。
之前,赵桓封锁了赵佶出逃的消息,一直没有人知道。
现在捅出来,所有人都震惊。
李纲急切道:“太上皇的身份特殊,更是野心勃勃,他肯定会另立朝廷,必须早做准备。”
吴敏咬牙道:“必须严查龙德宫上下,从重处置。”
宗泽捋着花白的胡须,分析道:“太上皇之前就密谋夺权,失败却没有死心。”
“如今,他会有两个举动。”
“第一,正如李相公提及的,会重立朝廷。”
“第二,会以太上皇的身份颁布诏书,废掉陛下的皇位。”
宗泽一番分析后,说道:“臣建议先下手为强,派人火速开赴镇江,拿下太上皇。”
种师道附和道:“太上皇执政几十年,不能小觑。”
徐处仁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咬牙道:“太上皇一点不为大宋的江山社稷考虑,不为后人子孙考虑,太让人失望了。”
一个个神色严肃,都觉得棘手。
赵桓却是神色从容,笑说道:“太上皇逃去镇江,有镇江知府翁彦国支持,更有官商勾结,站在太上皇的身边。”
“看似棘手,朕却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
“对太上皇在镇江府的安排,你们记一下,朕做如下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