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绝大多数的矛盾来自活着,活好。
活着便想活好,想要活好就会产生问题。
回到鄂伦春部落后,陆北便一直被阿克察·都安追问,生存和尊严面前,到底该如何取舍。舍生而取义,还是应当继续这样活着,普尔丹的族人现在这样活着很好。
陆北在帐篷里跟吕三思商量事情,面对阿克察的追问,他不得不搁置自己的事情。
“你是怎么想的?”
“我?”
阿克察·都安摇摇头:“我只是觉得这里的鄂伦春人还活着,不应该连累到他们,咱们还是早点离开,万一被日寇知道就不好了。”
陆北笑着说:“不得不说,你心肠很好,但是这并非我们牵连他们的问题,而是随着局势变化,鄂伦春人也逃离不掉这场战争。他们加入这场战争的时间比我们抗联更早,只是暂时没有和你兵戎相见而已。
你的想法过于简单,不支持我们抗联,他们也不一定是汉奸。可现在我们是朋友,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扩充力量,做好群众工作。”
“所以,我们要吸纳他们吗?”
“当然。”
陆北拿起钢笔写下一张条子:“这里是三千斤粮食、二十斤盐,在完达山脉中还有两个鄂伦春部落。今年各地都糟了雪灾,山里只会更严重。
交给你一个任务,带一个班的战士,去将这些物资送给他们。抗日不仅仅是抗联的责任,是全国人的责任,少数积极者行动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人参加进来。”
“可是~~~”阿克察·都安有些抗拒。
陆北知道他在抗拒什么,现在部落很安全,能活的很好,何必将他们也拉上一起抗日。抗日是会死人的,阿克察·都安不想让那些待他如兄弟般的鄂伦春人牺牲。
见他有些动摇,吕三思开口道:“有压迫才会有反抗,总指挥的话可能准确些,你是受过压迫的,知道这滋味不好受,对吗?”
“是,为了抗日我愿意牺牲。”阿克察·都安严肃的说。
“那你为什么总想着打仗牺牲才是抗日,现在我们的责任是帮助受灾的群众,让他们了解我们组织。你觉得拉上鄂伦春人部落抗日,是害怕牵扯,让他们失去安逸的生活。
但现在他们在挨冻受苦,如果我们不帮他们,他们连这个冬天都无法度过,该如何谈及未来?”
“是!”
抬手敬礼,阿克察·都安选择接受命令,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在普尔丹族人的带路下前往更深的山里,帮助受灾的鄂伦春部落。
待其走后,陆北不觉摇摇头叹息一声。
吕三思赞叹道:“这小子是有感情的。”
“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战士是时时刻刻担忧群众生命安全的,吃过苦,不忍心打搅少数民族兄弟的安逸生活。当然,这也说不上安逸,只是一时的安逸罢了。”
“你是想吸纳鄂伦春部落的战士,是吗?”
“当然!”
陆北对此不避讳:“战友,我tmd都快亡国了,不发动群众抗日,我能一个人赶走日寇吗。但这事急不来,先让山里的少数民族兄弟对我们产生好感,知道我们抗联是抗日的队伍,这样就够了。”
“够了吗?”
“当然,日本人会逼着他们抗日的。”
陆北继续低头绘制地形图,这次下山购买的粮食能够坚持一个月,钱财还有剩余的。这只是普尔丹一个部落的帮助,如果能得到其他部落的帮助,代为采购物资,直属团能够安安稳稳度过这个冬天。
陆北并不着急,继续和山里的少数民族兄弟相处,帮助他们。等日伪军一来到处烧杀劫掠,高低立判之下,会没有人通共?
如果日伪军继续这样对待山里的少民,陆北就可以多一个渠道,无论是采购物资还是下山侦察情报,都有好处。
“这里,出山的这个村子有日籍开拓团居住了。”陆北指着地图上一个点说。
吕三思循着找去用朱砂在上面画了一个点:“盛昌镇的日伪军兵力布置,继续。”
“火车站一个日军守备队,人数在五十人左右。警署有三十人左右,还有一个开拓团民团武装,人数在十余人左右,其他地主汉奸武装有零星几个,看家护院还行。
火车站西侧有一个军需仓库,来往的货物有一部分会在这里装卸,仓库外围有壕沟、铁丝网,还有两个碉堡联通仓库内部。”
陆北继续说:“不过根据情报,我猜测火车站的日军守备队被抽调大半,他们连护送开拓民都是拜托普尔丹他们。如果要进攻火车站,需要注意壕沟、铁丝网,当准备器材才行。”
看着崭新出炉的地形图,吕三思笑起来:“就在咱们嘴边的肥肉,随时都能吃。”
“暂时不考虑这件事,先搞好群众关系。”
两人继续查漏补缺,将沿途所看见的地形都绘制成地图,准备开设一个军事培训班,教授战士们制图作业和军事地形学,这也是为了培养干部。
忽然,拿着铅笔的陆北说:“山下见报了,锦山阻击的人全部战死牺牲,他们都是烈士。”
顷刻间,吕三思手上的工夫停下。
“好,我待会儿向上级汇报。”
“顺带汇报咱们的近期工作方向,让上级有一个了解。”
“好。”
现在陆北什么都不急,首先三件事,第一件事情是休养生息,第二件事情是发展群众。光发动山里的少民是不行的,平原地带的农村才是重中之重。
还有就是重新整编部队,重新组建三个连,每个连下辖三个战斗班,每个班一挺机枪,同时组建一个重机枪班,下辖两个机枪组,还有一支驮马辎重队。
陆北找到普尔丹,向他询问附近的村落位置,拜托部落里的人当向导,化妆前往附近的村落进行侦察,查看当地困难的百姓,给予帮助。
数日后。
吕三思带着一个班的战士下山,携带一部分物资粮食,在鄂伦春人的掩护下,前往附近几个村落。同样是进行侦察,帮助当地群众。
······
就这样,直属团度过这个冬天。
一九三八年,四月上旬。
鄂伦春部落里,今天格外热闹。
大家载歌载舞,经过长达数个月的相处,完达山脉中的几个少数民族部落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没有群众会不喜爱这样一支拥护群众的部队,因为这是一支真正秋毫无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甚至无偿给予帮助的军队。
接到上级命令,军部要求直属团开赴萝北梧桐河地区集结。
听闻抗联要离开,山里的少民部落都派人过来,带来各种山货猎物欢送。
“使不得,都拿回去。”
“谁都不准拿,这是命令!”
陆北笑着命令战士们不准接过群众送来的东西,战士们也笑着推辞,坚决服从命令。长时间的相处,已经让这群朴素过头的少民相信,这支部队是真正的人民军队。
有少民群众想加入,陆北也一一婉拒,语言不通是个大麻烦,连最基本的战术命令都听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