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龙珠的赵欢欢 作品

第162章 心狠手辣但恋爱脑发作自行降智的政客男主1

江烟这次故事线结束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退出,而是返回了初始界面。

江烟感觉到自已的身体似乎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她觉得自已的体能好像增强了不少,原本一个故事结束就会疲惫,但现在充满了活力。

她准备直接再挑战一条故事线。

至于墨时屿那条线的剪辑,她决定先放一放,等完成了新的故事线之后再一起处理。

毕竟,给自已放个长假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说干就干,江烟毫不犹豫地开始在众多故事线中挑选起来。

这一次,她的目标非常明确,她想要选择一个与之前不同的故事类型。

之前她就注意到,这个世界的年代剧似乎比较少见,而且这类故事线也不太受大众主流的喜爱。

江烟在故事线的海洋中穿梭,仔细地筛选着。

她不断地翻阅着各种剧情简介。

终于,经过一番努力,她找到了一条名为《黄金岁月》的故事线。

这条故事线的背景设定在特殊的时期,女主沈曼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前往农村支援建设。

在那里,她遇到了前来历练的男主,两人一起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始终相互扶持,共同努力。

最终,他们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已的天地,并走到了一起。

江烟对这个故事线非常感兴趣,她觉得这个故事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和情感。

而且,这样的题材也能让她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可以更好地展现那个特殊时期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

江烟对这个男主也挺感兴趣的,这个男主心狠手辣,而且野心勃勃,很有挑战性,她想试试。

这次,她挑选的是一个极其不起眼的炮灰角色。

这个角色在故事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是男主侄子的同学,且和男主都没有见过面。

这个角色因为身体虚弱,在学校上课时突然晕倒,随后被紧急送往医院,没过多久就离世了。

因为长的漂亮,性格柔弱,在学校挺多男生喜欢她。

但大多数人都会因为她的身体状况,对她望而却步。

不过正是因为这样,这个角色才会被男主的侄子记住。

在她去世后,男主的侄子在与男主通电话时,还为她感到惋惜。

江烟买下了这个故事线,并调出了相关的人物信息。

她给这个角色的体能加点,毕竟可不能让她刚进入故事没多久就一命呜呼了。

随着体能的提升,角色的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不过,这可不行,毕竟体弱多病还是要装出来的。

于是,江烟又动手调整了一下角色的脸色,让她看起来依然有些苍白。

经过一番调整之后,江烟的身体虽然还是那副弱柳扶风的模样,有点太瘦了,影响美观。

江烟增加一些体重,以免她看起来像个瘦猴似的,那样也不太好。

调整完成后,江烟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点击了进入按钮。

下一秒,场景发生变化。

……

“咳咳咳。”一阵咳嗽声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江心爱被喉间的痒意给弄醒了。

她一边咳嗽着,一边艰难地睁开了眼睛。

房间外的三个人听到这咳嗽声,都不约而同地皱起了眉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担忧的神色。

他们的目光盯着房间的方向。

厨房的江母宋春木听到咳嗽声,立刻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朝着房间走去。

而那边的父子俩的注意力也都跟随着宋春木的步伐所吸引,牢牢地锁定在房间那边。

宋春木走进房间,来到江心爱的床边,轻轻地摸了摸她的额头,关切地问道:

“咋咳嗽了呢?是不是着凉了?有没有发烧?哎哟,今天还要去考试呢,你这身子骨能撑得住吗?”

江心爱强忍着咳嗽,安慰母亲道:

“妈,你别担心,我就是有点咳嗽,没有发热,不碍事的。”

江心爱穿好衣服从房间里走出来,她爸和哥哥见状,立刻迎上前去,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

“妞,你感觉怎么样?要不要紧啊?今天就别出去了,在家好好休息一下吧。”

她爸关切地说道。

“是啊,妹妹,你的身体可不能熬坏了,你这样我们都很担心呢。”

哥哥也附和着说。

江心爱微微一笑,安慰道:

“没事的,爸,哥,我真的挺好的,不用担心。”

然而,父亲和哥哥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依然紧紧地围着江心爱,不停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仿佛要把她里里外外都检查一遍似的。

江心爱无奈地笑了笑,轻轻地推开了围在身边的父亲和哥哥,然后拿起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牙刷和毛巾,向妈妈使了个眼色,便像脚底抹油一样,飞快地溜出了房间,去洗漱了。

宋春木自然明白女儿的意思,她对丈夫和儿子说:

“你们两个别再围着我闺女了,赶紧去吃饭,不然等会儿上班要迟到了。”

江天德和江新华一听,生怕等会儿会被妻子(妈妈)唠叨,于是连忙停止了对江心爱的纠缠,乖乖地回到餐桌前吃起了早饭。

不一会儿,江心爱洗漱完毕,回到餐桌旁准备吃饭。

她刚一坐下,江父和江哥哥都看着她,想要开口说些关心的话语,比如问问她昨晚睡得好不好,或者提醒她今天要注意什么。

然而,正当父子俩准备开口时,江母突然发出了一声“咳嗯”,发出一声警告。

江父和江哥哥对视一眼,都明白江母的意思,于是他们默默地闭上了嘴巴,不再说话。

一家人匆匆吃完早餐后,便各自收拾好出门了。

江父骑着自行车,送小女儿去学校;宋春木和大儿子江新华则步行上班。

江天德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停下自行车,仔细地叮嘱着女儿。

江心爱认真地听着父亲的话,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自已记住了。

最后,江天德看着女儿走进学校,直到她的身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他才放心地踩上自行车,朝着钢铁厂的方向骑去。

这一家人中,江天德和江新华都在钢铁厂工作。

江天德是钢铁厂第三车间的副主任,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娴熟;

江新华则是刚刚毕业,花钱买了一个临时工的岗位。

他目前跟着机电工先打杂学习,积累经验,过几年就有机会转为正式工,学的快的话还能提早转正。

宋春木是棉花厂一车间的小班长。

而江心爱之所以能够穿上没有补丁的衣服,完全是因着宋春木所在的棉花厂发放的棉花票。

毕竟在这个年头,棉花可是极其紧俏的物资。

江心爱结束了考试,时间尚早,距离她父母下班还有一段时间。

她身上带了家里的钥匙,所以她就先行回家。

他们一家人居住的是钢铁厂的家属院。

当江心爱踏入这个院子,迎面就碰到了几位邻居婶子正围坐在一起,一边带着孩子,一边闲聊家常。

这些婶子们一见到江心爱走进来,便纷纷露出笑容,热情地向她打招呼:

“小爱啊,你今天没去上学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呢?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呀?”

其中一位婶子赶忙打断道:

“可别瞎说,人家学校今天考试呢,估计这是考完试了吧。那我家三丫应该也快回来啦。”

江心爱见状,也微笑着回应,逐一跟这些婶子们打过招呼后,便表示自已要回家了。

留下坐在原地的几个婶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又开始感叹起来:

“唉,这心爱啊,真是哪哪都好,长得漂亮不说,性格也是温柔,就是这身体太不争气了。”

“可不是嘛!”

另一个婶子附和道,“每次看到她,我都怕她被风刮跑了。”

江心爱从小身体就不好,经常生病,她的父母为了照顾她,几乎天天都往医院跑,就差直接住在医院里。

好不容易把孩子养大,这两年去医院的次数才稍微少了一些。

江心爱回到家后,她的暑假生活就算正式开始了。

这么长的暑假,总不能天天都在家里闲着吧,还是得找点事情做。她正想着要做点什么呢,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妈妈的声音。

宋春木一进屋,就看到女儿迎了上来,连忙笑着问道:

“妞,你饿不饿?妈马上就去做饭。”

江心爱摇摇头,笑着说:

“妈,我不饿,我来帮你打下手吧。”

“去去去,不用你帮忙,你赶紧出去吧。”

宋春木连忙摆手,把女儿推出了厨房。

被母亲无情地赶出厨房后,江心爱无奈地搬来一个小板凳,规规矩矩地坐在厨房门口,面对着母亲,默默地陪伴着她。

宋春木瞥见小女儿那乖巧可爱的模样,心里稀罕的紧。

没过多久,江父和江哥哥也陆续回到家中。

江心爱见状,赶忙起身,快步走到门口,打开房门迎接他们。

江哥哥一见到妹妹,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妹妹,这次考试考得如何?”

江父见状,连忙将江哥哥一把推开,嗔怪道:

“去去去,咱们家妞不管考得怎样,爸爸都喜欢。”

江心爱微微一笑,温柔地对哥哥说道:

“应该还行,爸爸和哥哥快去洗洗手,准备吃饭啦,妈妈的饭马上就烧好啦。”

江新华凝视着眼前温柔如水的妹妹,只觉得自已的心都快要被她的笑容融化了。

暑假来临,不用上学的日子里,江心爱第二天早上连早餐都没有起来吃。

江母在出门前,特意在江心爱的枕头边放了一些钱,并留了张纸条,告诉她起床后可以用这些钱去吃的。

此时,大院里只有一些老人在悠闲地晒太阳,还有一些同样放暑假的孩子们在院子里嬉笑玩耍。

江心爱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来,睡眼惺忪地走向屋外。

她来到院子里的水龙头前,准备接水刷牙洗脸。

这时,隔壁的佟新娣也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家人的衣服,准备晾晒。

佟新娣看到江心爱这会儿才起床刷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嫉妒。

她阴阳怪气地说道:

“哟,还真是大小姐啊,这都几点了才起来。”

江心爱扬了扬眉,快步走到佟新娣身边,压低声音,用气音对她说:

“要你管。”

说完,她迅速退开几步,然后换了一副委屈的表情,咳嗽了几声,开口说道:

“新娣,你怎么总是欺负我呀,咳咳咳。”

江心爱的这一举动引起了院子里大娘们的注意。

她们听到咳嗽声,纷纷警觉起来。

看到江心爱那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大娘们立刻对佟新娣进行了谴责:

“新娣啊,小爱身体不好,你可别总欺负她呀。”

佟新娣一脸的委屈,急忙辩解道:

“我没有……”

每次都是这样,无论她怎么解释,大家都觉得江心爱是受害者,而她才是那个欺负人的。

佟新娣被院里的婶子紧紧抓住,婶子苦口婆心地对她一顿说教,佟新娣虽然心中有些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地听着。

好不容易等婶子说完,佟新娣转身准备去找江心爱,却发现江心爱早就走了。

佟新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她气得直跺脚,心里暗骂江心爱跑得比兔子还快。

越想越气的她,忍不住朝着江家门口狠狠地啐了一口。

“这孩子,气性真大啊!”

一旁的婶子见状,不禁感叹道,“从小就喜欢欺负小爱,真是的……”

那边的几个大娘婆婆还在叽里呱啦,这边两个引起矛盾当事人都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