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证道,没有天降异相?你没有感应到吗?”这回轮到帝辛诧异了。
我证道混元之时,难道只有学宫小世界地涌金莲了?
外界一点反应都没有?
通天委屈,有无辜的声音传来:“没有啊!什么都没有感应到啊。”
“没有就没有吧,你可以离开昆仑山了。”帝辛瘪瘪嘴,若有所思:
难道因为自己不是天道圣人,没有使用鸿蒙紫气的原因,所以没有天降异相?还是天道将自己的异象屏蔽了?
谁知通天的话语中却带着兴奋:“暂时不想走,我对诛仙剑阵有了新的领悟,我再呆些时间。”
到自己这个境界还能有领悟多难,昆仑山对于自己来说现在可是一个福地,不想走。
帝辛无奈摇头:“随你,有情况及时联系。”
结束传音后
帝辛负手而立,目光深远。
片刻后,他心念一动,向殷郊传去一道神念,将心中谋划细细交代。
做完这些,帝辛重新盘膝而坐。
周身道韵流转,混元之力弥漫整个观星台。
……
十日之后。
殷郊批阅完最后一封奏章,揉了揉发手腕。
堆积如山的奏章终于批阅完毕,每一封都记载着人族各处的灾情与战报。
“人族还真是多灾多难啊。”他轻声叹息,声音在空旷的书房里回荡。
“从前没有修士时,人族要面对天灾肆虐。”殷郊站起身,走到窗前。
夜风拂过他的面庞,带着初秋的凉意。
远处,学宫的灯火在夜色中格外明亮。
“如今有了修士,却要面对妖兽的侵袭。”他苦笑着摇头。
“眼看着人族面对妖族的进攻,算是稳住了阵脚。已经将源头给堵在了人族疆域之外。”
“慢慢清理人族疆域内的妖兽就好。”
“谁知道这个时候,阐教还要来我人族捣乱。”
“还好有父王在,若是没有父王。恐怕在妖兽爆发之时,人族就会被灭族了吧。”
……
殷郊嘀咕着起身走出书房,向着学宫飞去。
“父王又在推演功法。”殷郊低声自语,眼中闪过一丝敬佩。
他整了整衣冠,快步向观星台走去。
观星台上,帝辛闭目盘坐,周身没有半点灵力波动,宛如一个普通的凡人。
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一道朦胧的轮廓。
若不是那与生俱来的王者气度,任谁都看不出这是一位证道混元的强者。
“儿臣拜见父王。”殷郊恭敬行礼。
帝辛缓缓睁眼,眸中似有星辰流转:
“免礼,坐。”
他轻轻挥手,示意一旁的胡媚儿:
“上茶。”
“诺。”
在一旁盘膝修炼的狐媚儿,感应到殷郊到了便已起身等待。
她动作优雅地为二人斟上灵茶,茶香氤氲间。
殷郊注意到父王的气息比刚证道时更加内敛,仿佛与这天地融为一体。
“父王,您让儿臣关注的阐教有消息了。”殷郊接过茶盏,轻抿一口。
温热的茶汤入喉,连日来的疲惫顿时消散不少。
帝辛眉梢微挑:“说说看,他们都做什么了?”
语气平淡,却让殷郊感受到一丝寒意。
殷郊从怀中取出一份奏章,双手呈上:“父王,灌江口县令上报,太乙真人和玉鼎真人带人前往杨府寻杨戬,现已被限制在府内。”
他的手指在奏章上轻轻点了点:“县令已给杨戬去信告知此事。”
帝辛接过奏章,快速浏览。
他嘴角微微上扬,声音中带着几分赞许:“这个县令处理得不错。”
“父王明鉴。”
殷郊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这个县令是比干的门生,妖兽之乱后才上任的。”
“此人能力出众,是否…要破格提一提?”
帝辛将奏章放在案几上,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按正常考核即可。”
“若真有才干,早晚会脱颖而出,不必刻意关照。”
殷郊会意地点头:“父王放心。“
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上轻敲:“如今大商在监察司的严密监察下,无人敢阳奉阴违……”
殷郊说到监察司时,他的语气不自觉地加重了几分。
这是父王新成立的部门,监察百官的同时。还拥有一支军队,监察司只听命于自己和父王。
帝辛抬眼看着这个便宜儿子眉飞色舞的模样,心中暗笑:
“这小子是在夸监察司,还是在夸我呢!”
帝辛不动声色地品着茶,任由殷郊滔滔不绝。
月光下,他的面容平静如水,唯有眼底闪过一丝欣慰。
胡媚儿适时地为二人续上热茶。
待殷郊说完,帝辛才缓缓放下茶盏:
“说完了?”
殷郊这才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耳根微微发红:
“儿臣……儿臣只是觉得监察司的制度确实精妙。”
“行了。”
帝辛摆摆手,眼中带着笑意:“说正事。杨戬那边可有回信上报?”
殷郊闻言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函:“父王,这是杨戬派哮天犬送来的信件。哮天犬已持杨戬令牌来朝歌报备,准备将那些阐教弟子带去正西关隘。”
帝辛接过信函,指尖在信封上轻轻摩挲:“依你看,杨戬最终会选择站在我们这边,还是阐教?”
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儿臣确信杨戬会选择我们。”殷郊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想起上次与杨戬在边关促膝长谈时,那位将军眼中对人族未来的期许。
“哦?”
“你就这么确定?”
“儿臣确定,”
殷郊挺直腰板,语气中充满自信:“以阐教的做事风格,和儿臣对杨戬的了解。他选择阐教的几率不足两成。”
“不知父王可看好杨戬?”
“哈哈哈。”
帝辛见殷郊反问自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放心吧,杨戬必定站在人族这边。”
帝辛一开始也以为杨戬会站在阐教一方,可在得知杨戬主动带人击杀妖兽护一方安宁时。
他就知道稳了,只要杨戬没有袖手旁观,就有机会拉到自己这边来。
“对了,太乙和玉鼎他们被软禁在杨府没有反抗?”帝辛忽然想起,阐教的人会甘愿被人囚禁?这可不像是阐教的风格啊。
殷郊闻言,满是笑容的脸,严肃下来:“儿臣光得知消息是也很奇怪。”
“他们倒是想反抗来着,不过被太乙劝住了。”
“哦?”
帝辛没想到太乙在阐教的分量居然能劝住。
殷郊忍俊不禁:“父王您是没看到传回来的影像,太乙那副模样,哪里还有半点仙风道骨的样子?”
帝辛轻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冷意:“谁让他们拐带孩童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