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牛二 作品

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孝延的果断!

    沙净秋嘴角一抽,“敢,不过咱们现在主动出击,敌人未必敢来,如果我是敌人,看到小蛊骑兵前来,还带着玄甲军,那么我肯定要想,这前方是不是有埋伏。”

    此话一出,营帐之中不少人都点头。

    李孝宗也皱起眉头。

    “他们的目标是京城,那么咱们只需要扼守要道,自然能够等到敌军前来,在要道出埋伏,比我们主动出击更好。”

    沙净秋捋了捋胡须说道:“现在唯一要防备的便是突厥人不走幽州,从其他道路走,咱们兵强马壮,可人数毕竟少,一旦分散的太过,必然会影响接下来的战斗。

    所以,卑职以为,多派遣斥候打探,免得兵力太过分散。”

    帐内众人都是点头,“沙将军说的不错。”

    “与其主动出去,倒不如埋伏要道,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李孝宗想的却不一样,敌人太多,一旦略过幽州,就算进不到京城,八个流民村,十几万百姓也会遭殃。

    而且,流民村无城墙依托,非常的危险,所以他才会想要主动出击。

    但,沙净秋说的也没错,他们只有这万余人,兵力不够,拱卫京师的兵力就更加的不足。

    除非李君羡收到情报,火速回防,打突厥人一个措手不及。

    但这是不可能的,最起码三五天内不可能。

    而陛下的要求是火速解决这些人。

    突厥人在关中滞留的时间越长,危害也就越大。

    想到这里,他说道:“派遣斥候小队,尽快探明敌军主力.......”

    而另一边,李孝延带领大军抵达蒲州。

    收到的情报同样很不好。

    算了算时间,其他人应该也抵达相关位置,完成了基本的布防。

    而他们的任务是,将突厥人挡在第一防线之外。

    要命的是,他只有六千五百兵力,哪怕临时从蒲州抽掉青壮,也只能凑得万余青壮,这些青壮没有合适的武器,也只能守卫城墙。

    大贞约莫五六十万兵力,京城也就九万左右的兵力,其余的兵力都在各地镇守。

    短时间内很难抽掉大量兵力过来。

    这一来一回,就要消耗不少辎重。

    打得快还好,要是打得慢,突厥人在中原以战养战,就很麻烦。

    就在这时,斥候进来禀告情况,“报,前方三十里发现突厥骑兵!”

    李孝延一愣,急忙下令,“全城戒备!”

    他们才抵达蒲州没多久,突厥骑兵就到了,可见他们的行军速度有多快,要是在晚一些,说不定在半路就要跟这些人打遭遇战。

    晚一天,怕是都能直接逼近京城了。

    蒲州城内,所有人都严阵以待。

    踏踏!

    马蹄声越来越近,便看到一股骑兵裹挟着大量的百姓而来。

    骑兵并不算多,也就三五千人,但是裹挟的百姓,却不少,怕是也有三五千人。

    看到这一幕,李孝延脸色大变。

    他知道,蒲州周围的县城,村庄,恐怕都遭殃了。

    一盘的牛完大骂道:“好个突厥狗贼,居然敢裹挟百姓。”

    众人一阵踌躇。

    这可不是好事。

    如果只是硬拼,他们根本不怕。

    李孝延也神情凝重起来,“不对,这一股骑兵最多五千人,可是根据情报,颉利起码带了十五万兵力。”

    牛完道:“你的意思是,这批人是用来拖延我们的?”

    “不错。”李孝延说道:“颉利先是虚晃一枪,然后南下,但这么久了,胜州那边也没有追击,可见那边应该还有一波兵马在侵扰。虽说边军没有圣旨不得轻易离开,但可以肯定的是......颉利这一次用兵很大胆。”

    牛完点点头,他打了一辈子仗,突厥在他看来,是秋后的蚂蚱,根本蹦跶不了几天。

    但这一次,颉利所展现出来的魄力,却不容小觑。

    不管是十五万大军,还是二十万大军,这绝对是突厥真正的主力。

    一旦受损,五十年不能恢复。

    但他还是来了。

    这说明他对自己很自信。

    而且出兵的时机也很好,偏偏选在李君羡带走了半数的兵力的时候。

    颇有一种老天都在助他的感觉。

    “那咋办?”牛完皱眉说道:“要不你给我一半兵力,我去外面守着?打游击老子可不怕他们。”

    李孝延没有多想,“给你一半人马,从北门走,这批人走不远,我估计他们应该还有另一波人......”

    在李孝延看来,这批人实在是太明显了,裹挟百姓的目的也很简单,那就是隐忍耳目。

    攻打蒲州虽然意义重大,可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京城。

    如果只是南下掠劫物资,那颉利承担的风险也太大了。

    不仅会彻底撕破两国的遮羞布,还会遭到大贞的讨伐。

    所以,他们必然是冲着京城来的,

    牛完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人,直接带走了一百玄甲军和三千兵力。

    你问为什么不前后夹击消灭突厥兵?

    这批人牛完根本看不上。

    而他们的目的也不只是消灭突厥兵,而是将突厥人挡在防线之外。

    三五天后,突厥人突破不了防线,那么他们的压力倍增。

    七天后各地勤王的军队就该来了。

    他们就有很大概率被围堵。

    若是十天没有突破,李君羡再怎么样也带兵带兵赶到了。

    到时候颉利再想走就走不掉了,这些人都得交代在中原。

    所以从战局上来说,拖延的时间越久,就对他们越有利。

    可能唯一苦难的就是百姓。

    但......战争向来如此。

    牛完离开后。

    李孝延看着前方的突厥骑兵,以及被赶到城门下的百姓,眼皮直跳。

    “今岁大贞,关中地龙翻身,大旱不止,天灾不断,是奸臣当道所致,我等奉颉利可汗的命令,进京勤王,蒲州城内的人还不速速开门!”

    话落。

    被赶到城门下的百姓也是苦苦哀求,“开门吧,救救我们,再不开门,这些突厥人就要把我们给杀了。”

    “将军们,行行好,开门,救救我们!”

    李孝延很是果断的说道:“开门是不可能的,蒲州城内有近十万百姓,我救了你们,等于将蒲州百姓推入火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