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此番宝 作品

第312章 筹备开业的关键阶段

经过了这一次“赤壤事件”的插曲,游戏世界里袁宝的大学生活开始步入正常的节奏。

京大的清晨,阳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洒在石板路上,袁宝背着书包,嘴里叼着一块豆沙包,快步走向图书馆。

开学已经一周多,她逐渐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节奏——每天六点起床,练一会儿家传的养生功法,吃完早餐后直奔教室或图书馆。

然而,适应归适应,袁宝很快发现一个问题——课堂上的知识对她来说,太简单了。

《中药学基础》《方剂学入门》《中医诊断学》……这些课程的内容,她早在十二岁时就已经烂熟于心。

老师讲一味药材的功效,她脑海里能瞬间浮现出它的生长环境、炮制方法、配伍禁忌,甚至还能顺带分析出市面上哪家药铺的这味药质量最好。

\"这课听得我都快睡着了……\"袁宝托着腮,百无聊赖地在笔记本上画着药材的简笔画。

旁边的同学见她一副轻松的样子,忍不住凑过来问:\"袁宝,你不记笔记吗?老师讲的这个配伍禁忌还挺复杂的。\"

袁宝眨了眨眼,随口道:\"哦,这个啊,《本草纲目》里写得很清楚,黄连配甘草会降低药效,但如果是湿热证,反而可以稍微放宽一点……\"

同学目瞪口呆:\"你连《本草纲目》都背下来了?\"

袁宝这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紧打了个哈哈:\"啊哈哈,没有没有,就是以前看过一点……\"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袁宝心里清楚,她的中医水平早已远超普通大学生,甚至可能比某些教授还要精深。

如果继续按部就班地上课,纯粹是浪费时间。

既然如此,那就把京大图书馆的中医藏书全看完吧!

——

于是,从这天起,京大图书馆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

每天早上八点,图书馆刚开馆,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就会准时出现在中医类书架前。

她随手抽出一本书,以十几秒一页的速度快速翻阅,眼神几乎不聚焦在纸面上,仿佛只是随意浏览。

翻完一本,放回去,再抽下一本,继续以同样的速度翻阅……

没有人知道,袁宝的双眼就像扫描仪一样,将书页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幅图都清晰地刻印在脑海中。

她的思维宫殿里,一座庞大的\"中医知识库\"正在飞速扩建——

《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理论,归类到\"基础理论\"区;

《伤寒杂病论》的方剂,自动匹配到\"经方应用\"区;

《本草纲目》的药材描述,细化到\"药物学\"的子目录下……

过目不忘,融会贯通。

而且,袁宝发现,她的\"满级炼药技能\"似乎还能自动优化书中的药方——有些古籍记载的方子其实有缺陷,而她的大脑会本能地推演出更完善的版本。

\"嗯……这个方子里的黄芪用量偏少,再加三钱效果会更好……\"她一边翻书,一边在脑海里调整着古人留下的药方。

——

一周后,图书馆的管理员终于忍不住了。

\"同学,你……是在找什么资料吗?\"一位戴着眼镜的女管理员走过来,狐疑地看着袁宝。

毕竟,正常人哪有这样看书的?

袁宝抬起头,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啊,我在做文献调研,是想要寻找相关资料,所以需要大致浏览一下书籍的目录和内空。\"

\"哦哦,是这样啊……还以为你那样翻一翻,就真的能记住书里的内容呢。\"

袁宝眨了眨眼,随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千金要方》,这次为了不引起管理员的注意,稍微放慢了一点速度。

翻完以后,袁宝笑了笑,并没有回答,只是继续走向下一个书架。

——

又过了几天,连图书馆的常客们都开始注意到这个\"翻书少女\"。

\"你看,她又来了……\"

\"她真的能记住吗?该不会是装样子吧?\"

\"我昨天好奇问了一下管理员,管理员说了,她只是在找资料,所以大致翻阅一下。\"

“那她翻了那么多书,都没有找到有用的吗?”

“唉!你管她呢!”

袁宝对周围的议论充耳不闻,依旧专注地扫描着书架上的书籍。

她的目标很明确——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京大图书馆里所有有价值的中医典籍全部录入脑海。

大学生活有条不紊的这样前进着,袁宝退出游戏世界。

——————

现实世界。

又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筹备,商铺终于完成了最后的装修验收。

袁宝和保国站在焕然一新的店铺中央,环顾四周——古朴典雅的中医馆区域与时尚明亮的咖啡区相得益彰,每一处细节都完美呈现了当初的设计构想。

\"比想象中还要好。\"保国轻轻抚过实木药柜光滑的表面,满意地点点头。

袁宝推开咖啡区的落地窗,让初夏的微风徐徐吹入:\"我们先把家搬过来吧,等安顿好了再选个黄道吉日正式开业。\"

在筹备开业的关键阶段,人员招聘成为重中之重。

兄妹俩经过反复商讨,制定出详细的用人计划:

对于中医调理馆,他们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两人报名参加了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传统医学师承培训班\",系统学习理论知识,为考取执业资格证书做准备;

另一方面,通过林国栋的人脉关系,开始物色有资质的中医技师和护理人员。

袁宝和保国坐在新装修好的办公室里,窗外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保国将张教授的简历轻轻放在实木办公桌上,推了推眼镜:\"这位张教授不仅在针灸推拿领域造诣深厚,而且医德高尚,在省中医院带出了不少优秀学生。\"

袁宝点点头,拿起桌上的规划书:\"大哥,关于两个店铺的经营模式,我有些想法想和你商量。\"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眼神认真而坚定。

\"首先,中医调理馆我建议采用预约制为主。\"袁宝翻开规划书的第一页,

\"这样可以确保每位顾客都能得到充分的诊疗时间,也能更好地跟踪调理效果。

日常营业时间就按标准的五天八小时制执行,保证员工的合理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