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六日,就在云中战局和鄯州战局分别牵动魏国朝堂和晋国朝堂的时候,海东高丽已经确定的战局,在一次激起了一些波涛。
魏将崔岩抵达高丽。
魏军是知道夏军在仁川登陆的,魏军高层也推断夏军在仁川修建了堡垒要塞。
所以崔岩选择绕开仁川,直接进入河道,往开京的罗水挺进。
魏国的海船与大夏的不同,魏国的海船其实是河船的改编。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魏国没有远洋航行的需求。
魏国的东部也有海上贸易,这种海上贸易一般集中在与辽东半岛和高丽之间。
不像大夏,大夏的远洋贸易直接下南海,动则千里海域,甚至数千里海域。
这就导致,魏国没有造远海船的动力了。
众所周知,远海船有一个特点,吃水深。
这是为了保证在远海的风浪中船能平稳,不至于翻在海里。
近海船的特点,与河道其实差不远。
为什么近海船不也改成吃水深的船呢?
难道魏国人是傻子,不知道吃水深船更稳吗?
魏国人当然不是傻子,没有人是真正的傻子,只有人想要节约成本而已。
人类大部分商品的逻辑导向之一是降低成本。
河船的模具固定了那么多年,有现成的图纸和工匠,只需要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够在近海航行。
要推动魏人往远洋海船去改造也不是不可以,除非海洋贸易的利润足够大,大到有人愿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创新。
所以人类的创新动力只有一个:足够利润。
那么,魏人的船近海航行,自然就可以顺利进入罗水,而不需要重新造船。
这为崔岩提供了便利,却同时也让崔岩提前知道了夏军已经封锁罗水。
崔岩干了一件什么事呢?
他二话不说,就向夏军宣战了。
没错,就是直接干的那种。
毕竟在魏军眼里,夏军还是拿不上台面来的。
崔岩的战术是什么呢?
抛石机加弩箭。
抛石机在船上,是那种小型抛石机,魏军与近海的海盗作战的时候的标配武器。
抛石机配上弩箭,大约百米攻击一波,打乱敌人的士气,然后快速冲过去登船近距离搏杀。
可这抛石机在现在的夏军面前,就完全不够看了。
当虎蹲炮响起来的那一刻,无数密集的铁雨冲击过来,撕碎船舷,冲击船上的魏军的时候,魏军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直到夏军的虎蹲炮展开了饱和式的进攻,打懵了魏军,崔岩趴在甲板上抱着头大声哭喊道:“快撤退!快撤退!”
最后,魏军骂骂咧咧离开了罗水一带,并头也不回地撤回了海面。
夕阳西下,在近海的海面上,崔岩召集
在短暂的一人一句话后,魏军高层就集体达成了共识:高丽这个地方,敌情不明,现在又是孤悬海外,咱还是先撤。
于是,魏军在三月二十七日这一天,撤到了高丽西北部的一座小岛上,并派遣人回去禀明情况,将一切交给梁京裁夺。
在魏军狼狈撤走的时候,辽东的契丹人也在密切监视着高丽一举一动。
“你说什么!”耶律仁令霍然站起,震惊地看着严严韦,“高丽的开京已经被夏军控制?”
“是的,大王,高丽国主王恺已经不知所踪,他的儿子继位,金仕荣家族被灭,崔元佑掌权了。”
耶律仁令来回走动起来,他心中翻江倒海。
“这才半年时间,夏军就攻破了高丽国都,换了高丽国主,夏军的战力竟如此强大!”
“夏国与魏国争霸二十几年,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我们卖给他们多少战马了?”
“目前运过去的有三万匹。”
“夏军如此强悍,我们不能卖给他们战马了!”耶律仁令突然说道。
“但我们与夏军现在不是单方面的交易,而是双向,我们卖给夏军战马,夏军卖给我们布匹和丝绸。难道大王不想要丝绸了吗?”
耶律仁令立刻为难起来。
布匹和丝绸他当然要,那些商品是他现在在辽国进一步巩固自己权力的基础。
“大王,下官觉得目前的局势应该是这样的。”严韦说道,“夏军战力不俗,高丽被夏军夺去,并非什么大事,反而对我们有好处。”
“你此话怎讲?”
“我们现在最缺的是什么呢?”严韦道,“我们缺的其实是粮食,如果有更多的粮食,我们就可以在不伤害民力、农耕的基础上,发动对魏国的兵事。以前高丽在魏国手中,高丽不愿意卖给我们粮食。但现在高丽在夏国手里,我们可以跟夏国谈。”
耶律仁令愣了一下,忍不住点头:“有道理。”
“而且夏国战力如此强悍,魏国肯定比我们更清楚,那么夏国存在对魏国的威胁,在魏崇延看来,肯定比我们更大。魏崇延这两年一直想要缓和与我们的关系,不停卖给梁王丝绸和布匹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耶律仁令继续点头:“说下去。”
“我们卖给夏国战马,魏崇延肯定已经知道,要不然梁王怎么会三番五次皆就此事在陛下那里嚼舌头。这进一步证明魏崇延感受到了夏国的威胁。夏国越强大,魏崇延越睡不着觉,夏魏之间的战争,越会提前到来。”
严韦侃侃而谈。
“夏主肯定希望支持大王这种对魏国的强硬派,让辽魏之间打仗,坐收渔翁。我们为何不能如此呢?”
“你是说,让夏魏之间打,到时候我们再出手灭夏吞魏?”
“下官却有此意。”
“可那要等到猴年马月,本王的兵权来源,就是对魏国的征战,联合魏国是梁王的意图,若本王的意图与梁王一致,本王答应,陛下也不会答应。”
“的确如此,陛下锐意改制,想要入主中州,大辽正在日渐强大。下官并没有让大王提出与魏国议和,而是在接下来幽州一带,一边挑起事端,制造紧张,一边不战只掠夺人口和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