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俊爱汤圆 作品

第382章 矿业改革之破冰之旅

第382章 矿业改革之破冰之旅

林诗雅抵达矿山时,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粉尘味,隆隆的开采声震耳欲聋。

她看到矿工们衣衫褴褛,面色疲惫,用原始的工具一下一下地凿着坚硬的矿石,效率低下且危险。

矿山上,矿石堆积杂乱,运输方式落后,一片混乱景象。

她注意到,一些矿主远远地观望着她,他们的锦衣华服与矿工们的褴褛衣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更坚定了林诗雅改革的决心。

傍晚,矿主府邸灯火通明。

林诗雅坐在主位,王老板和其他几位矿主分坐两侧。

王老板率先发难:“林大人,这矿业改革,小的们实在难以理解啊!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改了,小的们可怎么活啊!”他装模作样地抹了抹并不存在的眼泪,周围的矿主也纷纷附和。

“王老板,”林诗雅语气沉稳,目光坚定,“我知道改革会触动你们的利益,但长痛不如短痛。如今的开采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十分危险,矿工们每日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新的开采技术能够提高产量,改善矿工的工作环境,最终受益的还是你们。”

“大人说得轻巧,”王老板冷笑一声,“新技术,新设备,这都需要钱!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朝廷会提供一部分资金补贴,”林诗雅早有准备,“此外,我还会安排矿业研究所的专家来指导你们进行技术改进。”

王老板眼珠一转,又说道:“就算有了新技术,矿工们也不一定能学会啊!到时候矿停工了,损失谁来承担?”

林诗雅据理力争,逐一反驳王老板的托词。

双方你来我往,气氛剑拔弩张。

就在这时,一个下人匆匆走进大厅,在王老板耳边低语了几句。

王老板脸色一变,随即换上一副笑脸对林诗雅说道:“林大人,今天天色已晚,不如先休息一晚,我们明天再继续讨论?”

林诗雅察觉到一丝异样,不动声色地说:“也好,那就明天再谈。” 她起身准备离开,却听到王老板对身旁的人低声说道:“去告诉张谋士,计划可以开始了……”

次日清晨,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工部赵侍郎手持笏板,率先发难:“臣启奏陛下,林大人提出的矿业改革,臣以为尚需商榷!此举劳民伤财,恐动摇国本!”

他话音刚落,便有数位官员起身附和,纷纷列举改革的种种弊端,有的说新设备造价昂贵,会掏空国库;有的说矿工们不识字,根本无法掌握新技术;还有的甚至危言耸听,说改革会引发民变。

一时间,反对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压得林诗雅几乎喘不过气。

她身处百官的质疑和不信任中,仿佛置身于四面楚歌的境地。

那些尖锐的质问声,如同利剑般刺向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改革之路布满荆棘,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

退朝后,林诗雅并未返回府邸,而是径直来到了矿业研究所。

这里的陈设略显老旧,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

她翻阅着厚厚的卷宗,眉头紧锁,试图寻找突破口。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纸页上,映照出她眼中的疲惫和焦虑。

她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挫败感,仿佛自己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忽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份不起眼的角落里。

这是一份关于矿石分离技术的早期研究报告,其中提到了一种利用水力冲击进行矿石分离的方法,虽然没有完全成功,但是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林诗雅的心脏猛地一跳,一种久违的兴奋感涌上心头,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她迅速翻阅着报告,每一个字都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

她感到自己的血液都沸腾了起来,一种强大的力量在体内涌动。

她看到了希望,如同一个干渴之人看到了甘泉。

林诗雅匆匆找到了孙研究员,激动地说道:“孙研究员,这份报告,你们为何没有继续深入研究?”

孙研究员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略显无奈地解释道:“林大人,这份报告当时技术不成熟,被搁置了。我们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其他更稳妥的方向上。”

“不,这份报告很有价值!”林诗雅激动地说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改进水力冲击分离技术,这可能就是我们突破难题的关键!”她握紧了手中的报告,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如同一个发现了宝藏的孩子。

林诗雅心中已然有了新的打算,她要亲自去看看,去听听,去感受,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和报告上。

她看着孙研究员,嘴角露出一抹坚定的笑容,轻声说道:“走,我们去矿工宿舍看看。”

林诗雅的到来,让矿工宿舍显得格外安静。

简陋的房间里,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汗水和煤灰的味道。

床铺上铺着单薄的草席,散乱地堆放着几件破旧的衣物。

矿工们或坐或躺,脸上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改革的抵触。

李大哥是其中最沉默的,他黝黑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和不信任,粗糙的手指紧紧地抓着衣角。

“李大哥,”林诗雅放缓了声音,带着一丝真诚,“我知道你们对改革有顾虑,但我想听听你们真实的想法。”

李大哥抬起头,浑浊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戒备。

他打量着眼前的年轻官员,心里充满了疑问。

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真的能理解他们的苦衷吗?

“林大人,我们这些粗人,只知道挖矿。什么新技术,新设备,我们都不懂。”李大哥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丝无奈,“万一到时候学不会,丢了饭碗,我们可怎么活?”其他矿工也纷纷点头,脸上的担忧之色更浓。

林诗雅没有急于辩解,而是蹲下身子,看着李大哥粗糙的手掌,掌心布满了厚厚的茧子,深深的裂痕纵横交错。

“李大哥,你的手是开采矿石的见证,也是你们为这个国家做出贡献的证明。”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我知道改变需要时间,需要付出。但我们不会让任何一个矿工兄弟丢了饭碗。新的技术,新的设备,是为了让你们不再如此辛苦,为了让你们能更有尊严地活着。”

李大哥的眼神微微动摇,他似乎从林诗雅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丝他从未感受过的尊重。

林诗雅并没有说教,而是用行动和真诚打动了矿工的心。

她的举动,也让在一旁偷偷观察的周御史和其他官员感到十分意外。

夜色深沉,宫灯摇曳。

慕容复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他紧皱的眉头显示出内心的担忧。

他知道改革之路异常艰辛,那些守旧的官员和唯利是图的矿主,是林诗雅最大的阻碍。

“陛下,林大人已入宫求见。”侍卫的声音打断了慕容复的思绪。

林诗雅走进御书房,褪去了白日的疲惫和焦虑,眼神中多了几分坚定和光芒。

慕容复看着她,嘴角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诗雅,你做得很好。”慕容复走到林诗雅身旁,轻轻握住了她冰凉的手。

“不要被那些阻碍吓倒,朕会一直支持你。”

林诗雅感受到他掌心的温暖,一股电流般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

她抬起头,“有陛下支持,我定会全力以赴。”

慕容复看着她,眼眸深邃如星辰,他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着她的手,给予她无声的鼓励。

林诗雅的心中,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力量

林诗雅离开皇宫的时候,夜幕已经完全笼罩了大地。

凉风拂过她的脸颊,她感到自己充满了力量。

她看着前方,她的改革之路,绝不会就此停止。

回到矿业研究所,孙研究员早已等候多时。他看到林诗雅,

研究所深处,灯火通明。

林诗雅和孙研究员围着一张堆满图纸的桌子,讨论得热火朝天。

孙研究员时而指着图纸上的某个部位,时而拿起笔在上面勾画修改,神情专注而认真。

林诗雅则在一旁不时提出自己的想法,两人配合默契,仿佛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经过反复的试验和改进,他们终于初步改良了一种水力冲击分离矿石的技术。

新的技术利用水流的冲击力将矿石从岩石中分离出来,不仅提高了开采效率,还降低了矿工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成了!”孙研究员激动地一拍桌子,桌上的图纸和工具都微微震动了一下。

“林大人,我们成功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眼镜片后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林诗雅看着改进后的设备模型,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伸手轻轻抚摸着模型,感受着金属的冰冷质感,仿佛看到了矿工们轻松开采矿石的场景。

“孙研究员,辛苦你了。”她的声音虽然轻柔,却充满了力量,仿佛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几名矿工代表被邀请到研究所参观新的设备。

他们一开始还有些犹豫,但当看到水流冲击下,矿石轻松地从岩石中分离出来时,他们的眼睛都瞪大了,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这也太神奇了!”李大哥忍不住惊叹,他粗糙的手掌轻轻抚摸着分离出来的矿石,感受着它光滑的表面,仿佛在触摸着未来生活的希望。

其他矿工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脸上充满了兴奋和期待。

林诗雅看着矿工们脸上的笑容,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知道,这只是改革的第一步,但这一步却意义非凡。

她仿佛看到了一条光明大道,正朝着她缓缓展开。

与此同时,在矿主府邸的书房里,张谋士正对着烛光,阴冷地笑着。

他的手中,握着一张图纸,正是林诗雅和孙研究员改进后的设备图纸。

“林诗雅,你以为你赢了吗?好戏才刚刚开始。”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着图纸,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远处灯火通明的研究所,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弧度。

“明天,就是你的末日。”

第二天清晨,林诗雅带着满心的期待,前往矿山,准备进行新技术的试验。

她并不知道,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逼近……

“李大哥,准备好了吗?”林诗雅站在矿山上,看着准备就绪的矿工们,高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