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俊爱汤圆 作品

第422章 城市规划之协调各方

    第422章 城市规划之协调各方

    林诗雅只觉耳边嗡鸣,嘈杂的声音如无数只蚊蝇般钻入耳中,搅得她心烦意乱。

    她强压下心头的不安,环视四周,一张张惊恐、愤怒的脸庞映入眼帘,如同张牙舞爪的鬼怪般令人心悸。

    她紧抿着唇,努力辨别着那些混乱的叫喊声,终于捕捉到了关键的字眼——“盐碱地”、“闹鬼”。

    “是谁在散布谣言!”林诗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震慑得嘈杂的声音稍稍减弱。

    她眼中寒光一闪,环视众人,不怒自威的气势让那些原本还想鼓噪的居民不由自主地噤了声。

    她立刻吩咐左右,“去查,务必找出谣言的源头!”

    不多时,负责调查的下属便脸色凝重地回来禀报:“大人,城内多家茶馆酒楼都在议论此事,似乎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还说……还说安置地的地基下埋着许多死人骨头,所以才闹鬼。”

    林诗雅的眉毛紧锁,她知道这绝非空穴来风,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搞鬼,想要破坏她好不容易才推动的城市规划。

    她眼中闪过一丝厉色,迅速吩咐下去,“立刻通知城防军,封锁所有谣言传播的场所,同时放出风声,就说本官要亲自彻查此事!”

    与此同时,在城南的安置地,李大爷正带着一群居民,手持锄头、木棍,在安置地前设置路障,阻止施工队的进场。

    他须发皆张,面色涨红,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们宁可住在破旧的屋子里,也不要住在那闹鬼的盐碱地上!谁敢强迫我们,我们就跟他们拼了!”其他居民也纷纷应和着,群情激奋。

    林诗雅收到消息,赶到现场。

    她看着眼前怒气冲冲的居民,深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她知道此时硬碰硬绝非良策。

    她走到李大爷面前,语气平静而坚定地说道:“李大爷,您误会了。安置地的土地经过反复勘察,绝非盐碱地,更没有所谓的闹鬼一说。这些都是谣言,是有心人想要破坏我们的规划!”

    “谣言?!”李大爷冷笑一声,“我们亲耳听到的,难道还会是谣言吗?况且,你们要征收我们的土地,难道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他身后,居民们也开始议论纷纷,对林诗雅的解释显然并不买账。

    林诗雅知道此时再多解释也无济于事,她提高声音,说道:“为了打消大家的疑虑,我决定亲自带人,挖掘安置地的地基,让大家亲眼看看,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死人骨头!”

    她的声音掷地有声,仿佛一柄重锤,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头。

    居民们面面相觑,都被林诗雅的果断和魄力所震慑,一时之间,竟无人再发出反对的声音。

    就在这时,林诗雅突然捕捉到远处人群中一道阴冷的目光,那目光稍纵即逝,却清晰地映入她的眼底。

    她敏锐地感觉到,这才是这场闹剧背后的真正黑手。

    林诗雅转头看向身旁的周工匠,压低声音道:“周工匠,你立刻带人去挖掘安置地地基,务必小心谨慎。”说完,她微微侧目,而周工匠领命,迅速动身,带领手下开始挖掘工作。

    地基之上,铲子与泥土摩擦的声音,似乎也带着一丝莫名的紧张。

    林诗雅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的人群,目光锐利如鹰隼。

    她注意到一个衣着朴素,却眼神闪烁的男人,正悄悄地往后退。

    林诗雅心中一动,立刻对身边的侍卫耳语了几句。

    侍卫领命,迅速追了上去,将那男人带到林诗雅面前。

    “大人,饶命啊!小的什么都不知道!”男人吓得脸色惨白,浑身颤抖,磕头如捣蒜。

    林诗雅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封信,展开在男人面前,“这是从你身上搜出来的,你还想抵赖吗?”信上赫然写着刘谋士的亲笔签名,以及煽动居民闹事的详细计划。

    男人脸色瞬间变得灰败,瘫软在地,再也说不出话来。

    周围的居民见状,顿时哗然一片,纷纷指责刘谋士的阴险歹毒。

    刘谋士见事情败露,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灰溜溜地离开了现场。

    林诗雅看着刘谋士落荒而逃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心中暗道:“想跟我斗,你还嫩点!”

    解决了谣言危机,林诗雅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她环顾四周,朗声说道:“各位父老乡亲,安置地的地基已经挖开,大家可以亲眼看看,下面到底有没有死人骨头!”

    众人纷纷涌上前去,只见挖开的土坑里,除了泥土和碎石,别无他物。

    谣言不攻自破,居民们也渐渐平静下来,开始相信林诗雅的规划。

    正当林诗雅以为事情就此解决的时候,古建筑保护协会的张会长却站了出来,他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语气严肃地说道:“林大人,虽然谣言已被澄清,但我们对古建筑的保护仍然不能放松。我建议,将城西的那片古民居全部保留下来,不得拆除!”

    林诗雅心中一沉,城西的古民居虽然年代久远,但大多已经破败不堪,而且居住条件极差,正是这次规划改造的重点区域。

    如果全部保留下来,势必会影响整个规划的实施。

    她深吸一口气,耐着性子解释道:“张会长,城西的古民居虽然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大部分已经无法居住,而且存在安全隐患。我们计划将它们拆除后,在原址上重建新的民居,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

    “不行!”张会长态度坚决地打断了她的话,“古建筑是历史的见证,任何拆除都是对历史的亵渎!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它们!”

    林诗雅只觉得一阵头痛,她知道张会长是出了名的顽固,一旦认定的事情,很难改变。

    她揉了揉眉心,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张会长,我们当然重视古建筑的保护,但也要考虑实际情况……”

    “没有可是!”张会长再次打断她,“我要求,必须全部保留!”他的语气不容置疑,仿佛一座大山,压得林诗雅喘不过气来。

    林诗雅看着张会长那张强硬的脸,心中充满了无力感。

    她知道,这场城市规划改造之路,还充满了荆棘。

    她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远方,心中暗道:“无论如何,我一定要完成这项规划,让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在林诗雅耳边低语了几句。

    林诗雅脸色一变,猛地站起身来,“皇上驾到?!”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

    工部城市规划司赵大人战战兢兢地将城建改造方案呈上,汗珠顺着鬓角滑落,在朝堂之上形成一道滑稽的轨迹。

    他偷偷瞄了一眼龙椅上的慕容复,只见皇帝陛下面色沉静,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心思。

    “众爱卿对这份方案有何看法?”慕容复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大殿内回荡。

    话音刚落,以刘谋士为首的官员立刻站了出来,纷纷指责林诗雅的方案过于激进,劳民伤财,甚至搬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陈词滥调。

    刘谋士更是添油加醋地描述了城西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声情并茂地控诉林诗雅的“暴行”。

    林诗雅静静地站在一旁,听着这些无稽之谈,心中冷笑连连。

    她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阻力,只是没想到这些人如此厚颜无耻,颠倒黑白。

    就在这时,慕容复缓缓开口了:“朕以为,林爱卿的方案利国利民,值得一试。”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反对的官员,语气加重了几分,“至于所谓的祖宗之法,难道我朝就要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吗?”

    慕容复的话掷地有声,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那些反对者的胸口。

    他们面面相觑,不敢再言语。

    林诗雅心中一暖,感激地看了慕容复一眼,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林爱卿,你继续说。”慕容复的声音温和了许多,带着一丝鼓励。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自己的规划方案娓娓道来,从改善民生到提升城市防御,再到促进商业发展,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将每一个细节都讲解得清清楚楚。

    一直沉默不语的孙将军突然站了出来,众人皆是一惊,以为他又要反对。

    却不想,他竟向林诗雅拱了拱手,“林大人,末将对城防布局略有心得,愿与大人共同商讨,完善城防体系。”

    林诗雅又惊又喜,连忙回礼道:“孙将军言重了,能得到将军的指点,是下官的荣幸。”

    孙将军从容不迫地走到地图前,指着城西区域说道:“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能在此处增设一处瞭望塔,并加强城墙的厚度,可有效提升城防能力……”

    林诗雅听得连连点头,孙将军的建议确实切中要害,让她受益匪浅。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城防布局的细节敲定。

    看着林诗雅和孙将军合作无间的模样,慕容复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他缓缓起身,走到林诗雅身旁,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林爱卿,朕相信你一定能做好这件事。”

    林诗雅心头一热,感受到来自帝王的信任和鼓励,她躬身行礼,声音坚定而有力,“臣定不负圣望!”

    慕容复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赵大人说道:“赵爱卿,你回去之后,要全力配合林爱卿的工作,不得有任何延误。”

    “臣遵旨!”赵大人连忙应道,额头的汗珠滴落得更快了。

    散朝之后,林诗雅回到府中,立刻召集了周工匠等人,将今天朝堂上的情况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太好了!皇上支持我们,这下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干了!”周工匠兴奋地说道,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林诗雅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她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接下来的路还很长,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她……

    “周工匠,”林诗雅的神色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我需要你……”

    林诗雅召集了城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者,以及一些对改造方案仍有疑虑的居民代表,在府衙前的广场上召开了一场公开的讨论会。

    秋日午后,阳光洒在广场上,暖洋洋的,广场中央摆放着巨大的沙盘模型,清晰地展示着改造后的城市布局。

    林诗雅指着沙盘,用清晰而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向众人讲解着方案的每一个细节。

    她描绘改造后的街道,多么宽阔平坦,多么干净整洁;她讲述新建的学堂,多么明亮宽敞,多么书声琅琅;她展望未来的城市,多么繁荣昌盛,多么百姓安居乐业。

    她的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百姓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几位老者频频点头,居民代表们原本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笑容。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孩子,激动地说道:“林大人,您真是我们的好官啊!我们终于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林诗雅看着众人欣喜的表情,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她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终于赢得了民心。

    讨论会结束后,居民们纷纷散去,广场上只剩下林诗雅和周工匠等人。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林诗雅的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

    “周工匠,”林诗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明天就开始动工吧!”

    “是,大人!”周工匠激动地应道,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忙忙地跑了过来,神色慌张,“大人,不好了……”他附在林诗雅耳边,低声说了几句。

    林诗雅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她猛地站起身,眼神中闪过一丝不安,“怎么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