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蜀山余孽

    “先生,你觉得这首诗如何?”

    白景满怀期待地问道。

    王亭之不住地点头。

    “嗯,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极好极好,此人现在身在何处?”

    “就在书院之中。”

    “哦?就是先前你救回来那人?”

    “正是。”

    “一个乡野散修竟然有这般诗才。”王亭之皱眉思索。

    “先生,您觉得此人...能否有进入书院学习的资格?”白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王亭之沉默片刻,“能进入书院,可不单单是看这些,出身也是极为重要的。”

    “我明白,只是觉得有些可惜,此人心性也是....极好。”

    白景不由得想起在宴会时面对蓝青刁难之时,对方的表现。

    白景不喜欢蓝青的原因就在此。

    蓝青家世,相貌,修为根底样样都好。

    可惜行事太过幼稚,让白景实在是喜欢不上来。

    王亭之站起身,犹豫了良久。

    “此人与象山书院有缘,你将他带来,做个不记名弟子,考量考量。”

    白景大喜。

    能被象山书院收为不记名弟子,对于外面的散修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恩赐了。

    不记名弟子,便有了资格。

    成为记名弟子,甚至成为亲传弟子。

    虽然以对方散修的身份,以及家世不太可能。

    不过,也不是没有这种案例。

    当年,蜀山一派曾放言天下。

    “人人皆可踏仙路!”

    此语一出,犹如石破天惊,激起千层浪,引得无数人对修仙之道心生向往。

    然而,如今蜀山已然覆灭,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众多势力如饿虎扑食般瓜分中州。

    这些势力之间虽各怀鬼胎、明争暗斗,但在一件事情上却表现出惊人的默契。

    禁止凡人修行。

    这一禁令紧紧地束缚住了凡人追求长生的梦想。

    自此,修仙之路对于凡人来说,变得遥不可及,仿佛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传说。

    拜入儒家书院,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天大好事。

    白景拜别了王亭之后,便迅速找到了李玄霄,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对方。

    本以为对方会欣喜到难以复加。

    然而,李玄霄却异常的淡定。

    甚至,面露几分为难之色。

    “怎么了?”

    白景看着对方那双好看的眼睛,一不小心便要沦陷进去。

    李玄霄道:“多谢你的美意,只是...还是算了..”

    白景满是不解,美眸皱起,不由得靠近了一步。

    “为什么?这可是一个天大的机会,你难道不知道进入象山书院有多难?这个机会别人几辈子都挣不来!”

    “我有我不得说的苦衷,你的好我记得。”

    白景更是不解,想要再追问,李玄霄却已经岔开了话题。

    又过了几日,觉得自己的伤养的差不多了,李玄霄便向白景告辞准备离开书院了。

    “........”

    书院下的渭水河边。

    白马踏碎的晨露正溅上青石台阶。

    清风和熙渭水河畔的晨光中,李玄霄牵着白马驻足,白衣映着粼粼波光

    李玄霄牵着一匹白马,一身白衣,向白景行礼。

    又抬眸,眸光流转看着白景。

    却在视线相触的刹那转眸望向河面。

    白景神色微微一动,胸口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一句话都吐不出来。

    她从未有过这种感觉。

    昨晚得到李玄霄要走的消息后,便一直思绪复杂。

    修行都修不好。

    李玄霄薄唇轻启,然而犹豫了一下又闭上了嘴。

    马蹄声碾碎未尽的话语,白景望着雨幕里渐远的背影。

    白景轻叹一口气,望着那消失的背影许久,许久。

    随后,她才转身。

    这时候她忽然注意到口袋里似乎是有什么东西,她伸手拿出一个白色的手帕。

    上面绣着绿竹。

    在下面是一行小字。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白景抬起头,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

    白景觉得心中空荡荡的。

    只是,那能又如何呢?

    白景将那份情愫埋藏在心中。

    “........”

    白景没有想到会在三月后,再次遇见李玄霄。

    彼时,白景正在外执行任务。

    却不料这时候,闻到了血腥之气。

    白景抬起头,便见一道身影自悬崖中而落。

    那股气息十分熟悉。

    白景持剑而起,接住那道人影。

    竟是李玄霄。

    此刻,李玄霄一身白衣沾血,浑身伤痕累累。

    不等白景询问,又有四道身影先后追来。

    一见白景身着象山书院弟子的服饰,动作不由得停了下来。

    白景冷冷一扫。

    “象山书院弟子?为何要阻拦我等行事?”

    为首的那弟子亮出佩剑。

    白景认出了对方是附近长雷门的弟子,冷声道:

    “此人是我的至交好友,你们为何要对他出手?”

    “至交好友?此人乃是蜀山余孽!”

    蜀山余孽!?

    “全凭你们一张嘴?”

    白景显然不信对方说的话。

    蜀山已灭了三十年,蜀山弟子虽然还有余孽。

    可是却比绝世珍宝,还难以寻见。

    为首的长雷门弟子冷哼一声,“瞧瞧吧,这是蜀山弟子的玉牌。”

    白景认出了那玉牌,确实是蜀山弟子所持之物不假。

    再联想到之前的种种。

    一个山野散修会写出那等诗词?有那般气质?

    以及自己让他拜入象山书院之时,对方却面露难色,最终一口拒绝了自己的好意。

    不久,就跟自己告别离开了书院......

    一下子,白景便全都想明白了。

    “怎么样?难道你还要包庇蜀山余孽不成?”

    白景单手持剑,眸光轻闪。

    下一瞬间,一抹白光抹平了周遭的一切。

    随后几人的脖颈之处出现一条细小的丝线,纷纷从身体上掉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