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朱允熥听到里面传来朱标的惨叫声,也是没忍住嘿嘿笑了起来。
这就对了。
没有什么矛盾,是一顿打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就打一晚上。
常氏一直都没打朱标,但是根据朱允熥的经验,这顿打必不可少。
毕竟,这一家人,每次都是一顿打,矛盾就没了。
不然老朱能挨那么多打?
不然朱标能挨那么多打?
就常氏没打朱标,也就差这一顿打了!
……
这一夜,朱标也算是彻底,为自已当年对朱允熥不好,把朱允熥交给吕氏而不管不顾,付出了彻底的代价!
……
第二天。
朱允熥起床后,发现朱标和常氏都不在东宫。
于是他也立马去了永寿宫,没想到朱标和常氏一大早,居然跑这里来蹭早饭来了。
今天的朱标虽然脸上的伤还没好,但是明显春风满面,得意洋洋,非常开心。
可能是因为,常氏坐在他身边的,很明显,常氏和他之间的隔阂,彻底消除了。
永寿宫的老人们倒是也乐见其成,毕竟,都是自已后人,朱标也为自已的错,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这事儿,也该过去了。
陈二娘见朱允熥来了,给他盛了一碗热腾腾的稀饭,说:
“允熥,正好吃饱了再去早朝!”
朱允熥点头接过来,就着咸菜大口吃起来,同时,脑海里,系统的声音也响起:
“叮,恭喜主人完成任务,已经成功复活一人!”
朱允熥吃饱喝足,对此刻腻歪在常氏身边的朱标说:
“差不多得了,还得去早朝呢,完事儿接着看奏折!”
朱标闻言叹了口气:“命苦啊……爹当皇帝,我看奏折,儿子当皇帝,我还看奏折!”
常氏:“自已家儿子的事儿,你都不想管?”
“管,必须管,嘿嘿嘿……”
朱标立马起身,跟朱允熥去了奉天殿。
朱元璋吃饱喝足,百无聊赖,也跟上,想去看看。
每天的早朝,其实就那么点破事儿。
主要是六部把最近的活儿进度汇报,说一些突发情况,对一些事儿进行讨论。
如今的大明,没啥大事儿,无论是土改还是税改,都已经全面推行。
户部对商户的鼓励经商政策,工部在沿海的大船监造,兵部对草原的卫所设立,吏部对高丽、东岛、草原各地的官员驻派。
刑部汇报一点最近的大案处理,礼部谈论一下年关将至的各种准备。
听了一圈,也就草原之事,朱允熥觉得有点说头。
毕竟收了草原,可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相对野蛮,如今属于大明,对他们的教化,以及让他们融入大明,是重点。
好在,有王保保,他的复活,消息已经传到草原。
一些投降的部落首领都在赶来要见王保保。
只要他们确定,这位草原第一猛人真的复活了,并且他都愿意归顺大明,那么草原上的人,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动乱和后顾之忧。
再加上朱允熥为了草原和中原融合,而定下的开放政策,对草原人好处多多,随着时间,他们就会明白,融入大明的好处。
起码,他们所必须的盐茶以及各种工具,就不会缺了。
生活在草原,他们养牛羊马,是他们的优势。
可是除了这些,生活中很多用品甚至必需品,他们都几乎没有,茫茫无际的草原上是没有那些必需品的。
而融入大明,他们就可以合法的,光明正大的,卖他们的牛羊马,大量购买必需品物资。
这无疑就是好处。
而草原同样对大明有用,可以把大量马匹弄到草原上,这样一来马的口粮问题解决,还能养的膘肥体壮。
朱允熥就对王保保说:“相信,王侍郎也应该明白,草原人成为我大明的一个民族之一,只有好处。
从此是友非敌,对谁都好。故而,在这件事情上,你还是要多出面,从中安抚草原人,让他们尽量融合!”
王保保拱手:“臣明白!”
随后,朱允熥问:“各位臣工,可还有事?”
刚说完,人群里,新任户部侍郎张士诚出列:
“陛下,经过臣的了解,江浙一带,在赋税这一块,百姓们不是很积极。
朝廷对士绅地主们,有强硬措施,可对普通百姓则没有,导致税收困难。”
没有人比张士诚,更了解江浙江南一带。
朱允熥说:“税收方面,从他们的角度看,认为出现了不公,江浙一带富足,其他地方就穷一些。
于是乎,江浙一带百姓们都觉得,他们的税交上来,在朝廷的各种改革制度下,就便宜了其他贫困地区。
因为,很多贫困地区,有一些免税政策嘛。所以在他们认为不公平的情况下,抵制交税也正常。”
张士诚说:“可从朝廷的角度出发,天下是一家,贫穷的地方再收税,他们就得饿死。
江南一带富得流油,收他们的税不过是九牛一毛。这份认为的不公,角度不同,各有难处!”
朱允熥点头:“张爱卿,你熟悉江南,不如想办法解决此事。”
张士诚说:“是,臣到时候拿一个章程出来,让江南之地的税户们,能够心甘情愿的纳税。
这一碗水不好端平,地分南北,民分富穷,政策偏向谁都不好……
臣以为,还是要以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发展政策为准,方为上策!”
朱允熥点头:“发展需要时间,短期内只能帮扶贫穷的地方。”
朱允熥又说了一些,总的来说,朝廷安宁,天下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这也让朱元璋忍不住点头,他不得不承认,朱允熥这个皇帝当的没毛病。
本来事儿说完,就要退朝了。
可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岁一身龙袍的青年,昂着头颅走进奉天殿。
他一脸的傲气,带着些桀骜不驯和玩世不恭,此刻扫视众朝臣,随后看向了坐在上面的朱允熥。
而同时,大家也都看着这个青年男人。
他身上穿的龙袍,是大明风格的,所以证明他也是大明皇帝,但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时期的。
那么只有一个可能,这个青年,极有可能是明朝后期的天子!
大家都疑惑是谁,那青年倒是先开口了。
“爷这是来哪儿了?你们,都是什么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