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一度陷入尴尬,皇太后看不下去,主动出来打圆场。
“楚王忠心可鉴,既然国库艰难,哀家私库中还有些东西,赐予楚王,添进聘礼给你的未婚妻,不能亏待了她不是。”
这话提到了木香,她就不能再在边上吃瓜了,快速走到穆熙煜身边,一起行礼谢恩。
这个礼,木香倒是行的心甘情愿。因为太后给的东西可不少,什么玉石摆件、传世瓷器、一堆的头面首饰,不仅能抬门面,换成银子也是挺值钱的。
而且,皇太后这么一来,皇后、贵妃等人也只能按着位份,咬牙赏了一份厚礼。
至于皇帝嘛,脸皮还是挺厚的。见到老娘妻妾纷纷贡献,自己倒是一毛不拔,直接给了一道赐婚圣旨了事。
于是,千秋宴上的各个世家贵族,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穆熙煜两口子,一尊银镀金的佛像,不仅换了一纸赐婚圣旨,更拉回了几车的赏赐。
这俩人,这生意做的,手段实在是高!
关键别人学也学不来,因为人家楚王爷理直气壮着呢,几年没用朝廷一分钱,要不是楚王府家底厚,早就崩了。
当然也有人,瞅着木香身上价值不菲的首饰,还有楚王爷头上明晃晃的金冠,眼里都是深意。
如果可以,他们真的是很想问问,这随便取一件都能买一样好东西,怎么就非得送那个不值钱的呢?
算了,楚王爷高兴了,皇上也没说啥,他们干嘛生这个气呢?
穆熙煜拉着木香的小手,端着他的冰块脸,回了自家席位。
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木香偷偷朝穆熙煜竖了个大拇指,干得漂亮!
穆熙煜脸上不显,心里却很雀跃,他不缺这点东西,但是,不能让皇家揣着明白装糊涂。
这些东西就该摊开来,让大家都知道才行,穆家没有对不起朝廷,反而是皇室,在苛待穆家。
要知道,穆家可是用自家的银子守着东朝的边境。现在让事情大白于天下,以后就算发生点什么,穆熙煜也算师出有名。
是朝廷不仁在先,是皇帝不仁在前,怪不得穆家军头上。穆熙煜老谋深算,走一步看十步,有机会当然得给自家铺路喽!
接下来,那些怀着心思的人,根本就不敢找楚王府的麻烦,生怕被穆熙煜给讹上,一个个的可规矩了。
皇帝可能觉着失了面子,且身子也确实撑不住,收了一圈礼物,看了一会表演,就草草结束了宴会。
出宫的时候,在宫门口碰到了玉娘师姐他们,回来接妻儿,顺便参加千秋宴的章国公,拍了拍穆熙煜,“王爷,要是实在支应不开就说话,这边多少能帮衬看些。”
知道一些杨家情况的张玉娘,实在不想承认,这货居然是自家相公。
他都不想想,木香家给自家送的那些节礼、土仪,哪一样是普通货?也不看看人家楚王爷身上的穿戴,那整个就是一个低调奢华,哪里有寒酸样了?
“木香啊,出了正月我们就要走了,还有几天,你有空多过来家里坐坐。”张玉娘根本不理自家糟心货,亲切的拉着木香的手叮嘱。
“玉娘姐,这么快就要走了吗?全家人都一块去吗?”
“本来想把公公也一起带过去,可是……”张玉娘叹了口气,“公公说上了年纪不愿动弹,让我们带着两个小子走。”
都知道留在京都,就等于是武将放在皇帝手里的人质,张玉娘两口子本想把两个孩子留一个下来,把公公接走。
可是章老国公不同意,孩子们正是成长的关键时期,得到战场上历练,要是一直留在京都,以后怎么接班?
拗不过老爷子,章国公他们也只能带着孩子走,将老国公放在京城。
木香也觉得有些唏嘘,老国公操劳了一辈子,这么大的年纪,还得充当“质子”,就怕被皇家忌惮。
因为惦记着要去逛元宵灯会,穆熙煜是因为他们没有多耽托,上了车就直奔东大街而去。
今天的晚宴,心情不怎么美妙,也没怎么吃东西,木香现在放松下来,顿时觉得饥肠辘辘。
“这种宫宴真是无聊透顶,不知道这些人怎么那么热衷搞宴会?!”木香将披风放在一边,拿出两块点心准备垫垫肚子。
“长面子,搞威风呗,关键是我觉得老头身体确实不行了,怕了,这才搞这种意头。”穆熙煜倒了一杯温水递过来。
木香往穆熙煜嘴里塞了块点心,边吃边含混不清的说道:“身上死气很重,时间不会太长了。”
两个人没在说话,不约而同在想,公主出嫁的日子将近,这一个来月可千万别出事,要不然事情还真有点不好搞。
马车停到东大街口的时候,木香才肉眼可见的高兴起来,期待已久的灯会哎!
迫不及待的跳下马车,看着眼前灯火辉煌的街市,恍然间好像看到了现代灯红酒绿的夜景。
“好热闹呀!比逐州府灯会的规模要大多了!”木香感慨,眼前热闹的集市,怎么看都是一派盛世繁华。
穆熙煜站在木香旁边,牢牢牵住她的小手,“人太多了,要是被人潮挤散,那可就麻烦喽!”
话说楚王爷还是很会找借口的,忽略木香超高的武力值不说,这个情景下,小情侣手牵手逛灯会,确实也不出格。
木香感受着掌心传递过来的温热,高兴的甩了甩手臂,这在现代可是小情侣最基本的相处方式。
只不过古人太矜持,所以木香就算有贼心,也很少在大庭广众之下这么干。
两个人手牵着手,慢慢汇入人流,身后的墨书和风芸他们可就有点悲催了。人太多,东挤一下,西挤一下,眼见得主子们都快看不见了。
没办法,墨书跟风芸打了个手势,尽量不动声色的分开人潮,各自前行,保证将主子锁定在视线范围之内。
京都的元宵灯会,各色买卖人汇集一处,叫卖声不绝于耳。
因为没吃晚饭,所以穆熙煜领着木香,尽量朝着卖小吃时的摊子靠,鸡丝面、小馄饨、元宵、油糕、酥饼等等各色美食,香得让人直迷糊。
木香最后在角落里的一家卖胡辣汤的摊位前停住了脚步,这种美食在这个时代她还是第一次见。
“想吃这个?”穆熙煜看着她狂吞口水的样子,好笑的询问。
木香连连点头:“这个看起来黏黏糊糊的,没吃过,想吃呢!”
胡辣汤的摊主是一对老夫妻,听见木香他们的对话,老头笑着说:“两位贵人,小的这吃食名为胡辣汤,食材丰富,还有舒肝醒脾暖胃的功效,冬日里吃最合适不过。”
看着摊位上人不多,穆熙煜选了一张靠边的桌子,跟木香坐下来。
墨书他们也终于挤了过来,木香招呼他们也找桌子坐下,笑着跟老板说:“老人家,给我们一人上一碗胡辣汤,再配一个油饼吧。”
老夫妻见一下子来了十多人,心中欢喜,他们第一次来这里摆摊,生意不温不火,没想到突然就来了大主顾。
夫妻俩一人舀汤、一人炸油饼,配合默契,一会儿就将热腾腾的吃食放到了木香她们的桌上。
木香她们在宴席上没吃什么东西,跟着的人更是连吃东西的时间都没有,所以大家都有些饥肠辘辘,呼噜呼噜埋头大吃。
而穆家祖坟山那边,茅屋里的人也终于有了动静。临近傍晚,“李大志”俩人这上午天,在山上过得快活似神仙。
可今日是元宵,按理说“李大志”要进宫参加宫宴,不过月娘突然不舒服,吓得他只能陪着。
现在,情况好了些,就赶快用软轿兜住,匆匆下山,今儿要是不露面,家里肯定闹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