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奇情太子佩(一)
京兆府后衙里温香帐暖,府尹周大人与美人儿拥衾而眠。?\小;e#说}宅¢?= ]-=最.新a,章(节§更¤新^=?快2
今天他收到了刑部的通告,济王正式接管刑部,令他将近期内所有死罪的卷宗都报上去,济王要亲自重新核查,这让他有些头疼,睡得很不塌实。
牢里成亲的那个傻蛋果然不是凡人,幸好没有贸然将他与卖棺材的女子一同给斩了,否则济王这一关他恐怕过不去。
“嗯?”忽地,他坐了起来,自语道,“我想起来了,原来是他。怪不得本官看他总觉得眼熟。”
美人儿娇嗔道:“大人,您这是梦见哪位美人啦?一惊一乍的。”
“美人就在身边,还做什么梦?”周大人醒了醒神,笑眯眯地搂着美人儿躺了下去,美人发出“嗤嗤”的娇笑。
“嗯?”刚刚静下来,周大人又猛地坐了起来。
“大人?”美人儿不高兴了,欲拉着周大人躺下。
周大人撂开了美人儿,披衣起床奔至案前,拿起了那块玉佩,对着灯盏翻来覆去地照看。
两截玉佩合二为一成为月牙形状,纹饰并不完整,但可以看出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太阳,先前他在牢里的时候就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在脑子里呼之欲出,却又死活出不来。
帐中美人儿娇羞地呼唤着,抱怨道,“老爷,白天查案还不够,这夜半三更的,还不好好睡觉嘛。这也只是京兆府,若是神捕司,岂不夜夜无眠?”
周大人只得放下玉佩,回到床上拥着美人儿又睡下了。
刚躺下,又坐起。
“嗯,你说什么,神捕司?”
他一拍脑袋,“我想起在哪里见过了。精武晓说旺 更芯醉筷”
兴冲冲地立即起床更衣,也不带随从,连夜奔出府衙,敲开了神捕司陆掌司的府邸。
陆鹰鸣翘腿居高临下。
他对京兆府尹周文浩的深夜到访十分不满,做为京兆神捕司的掌司,夜闯朝中任何一位官员的私宅是他的权利,从来不曾有别的官员胆敢半夜三更将他从睡梦中叫醒的。
先是因为桃庄的案子久久未破,他被免官不免职,后又因为容将军的事,他受到圣上的严厉训斥,差点连职也没了。
正是心头火大之时,这周文浩是找不痛快来了?就算比他官阶高的也没这个胆量。
当他看到周大人双手捧到他跟前来的玉佩,心头猛地一跳。
“他回来了?”
“谁,谁回来了?”周大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没谁,本司没睡醒,脑子迷糊了。”陆掌司镇定下来,沉声说道。
周大人抚着下巴的一撮短须嘿嘿笑。
他能稳坐京兆府尹这个位置,也不是个泛泛之辈,自然是个老谋深算之人,一眼就瞧出陆掌司对这个玉佩的反应不一般。
“老夫见这个东西有点特别,觉得陆掌司可能会喜欢,所以就拿来给您掌掌眼。”
“深更半夜拿两截断玉来给本司掌眼?周大人好兴致。”陆掌司斜乜着周大人。
“陆掌司若是喜欢,只管拿去便是,老夫也不过是举手之劳,只求在陆掌司眼里打个水花,留个印象罢了。”
陆掌司没有回答,凝望着玉佩,久远的记忆沉渣泛起。
那一年的冬天没有现在这么冷,皇宫里更是温暖如春,耗费数十年的天下第一高楼揽星阁终于宣告竣工,老皇帝召集群臣齐聚一堂纵情欢庆。?d+i!n¢g·d*i′a?n^t¢x′t\.′c!o!m-
宫女翩翩起舞,丝竹管乐齐鸣,老皇帝与群臣开怀畅饮,听不见无数为建楼而死的冤魂的哀鸣,更听不见天下不断揭竿而起的战鼓之声。
君臣们的欢笑声在揽星阁上飘荡。
唯有少年太子闷闷不乐。
忽地,震耳的杀声四起,刀剑落处鲜血横飞,不断有人惨叫着从揽星阁上坠落下去。
旌旗于寒风中烈烈飘扬。
老皇帝懦弱无能,被逼到绝境时竟跪倒在新主面前祈求放他一条生路。
怎奈新主是个干脆利落之人,毫不犹豫地手起刀落便结果了他的性命。
皇城易主,揽星阁换帜,改朝换代只在朝夕之间。
少年太子在十多名侍卫的护卫之下,杀出了一条血路逃之夭夭。
那些侍卫个个身手不凡,且对太子忠心耿耿,其中便有江湖上人人闻之胆寒的“刀客”。
侍卫们用生命护卫着太子辗转奔逃,人一天天地减少,却从未反悔过,他们守护着皇家仅余的血脉,逃到了海边一个小渔村。
太子刚满十五岁,却是年少老成,面对着父皇母后被诛杀,过着辗转流离的日子,却没有流过一滴眼泪。
有一天,他下令斩杀了劝他留在小渔村安度余生的所有人,将身边剩下的最后三名侍卫召到了跟前,做出来最大胆亦是最冒险的决定,那就是回到京城,去到能够望得见揽星阁的地方。
“揽星阁上洒着我父皇母后的鲜血,我要回到那里去,以重回手里的江山告慰父皇母后在天之灵。”
“是,太子所愿亦是我等所愿,誓死追随,日夜守护。”三名侍卫齐声道。
“不必日夜守护在本王身边。”少年太子沉声道,“各干各的去。”
三名侍卫不明所以。
太子随即将随身的太子佩一分为三,递给了三名侍卫。
“刀客,火烛,书生,从今日起,你们三兄弟回到京城,尽你们所能,到你们该去的地方,占领你们能占的位置,结交所有能为我所用的朋友。给男人金钱、给女人美貌,给读书人名、给商人利,填满他们心中的欲望,让他们心甘情愿成为本王的奴仆,让他们成为砖,成为木,成为泥,本王要用他们将揽星阁砌得更高更壮观。”
“只要你们用心去经营,又何愁天下不能回到本王的手里!”少年太子豪迈地说道。
“是。”
兄弟三人各执一段太子佩,从此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复朝大计。
时光等闲易逝,数十年光阴流转,少年太子在最阴冷的巷陌深处日夜遥望揽星阁,渐渐长成面色阴冷目光阴郁的怪异公子。
他们的初衷始终未曾改变,那就是“厉兵秣马,夺回江山”。
厉的是别人的兵,秣的是别人的马,夺的是自己曾经失去的江山。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满朝的大臣已有大半为他们所用,京城的各行各业中都有他们的人,其势力已日益壮大。
为了给新朝制造混乱,他们破堤毁河制造水灾,然后蛊惑灾民拥往京城。
天灾与人祸并行,新朝欣欣向荣的表面之下,早已是波涛暗涌,当今圣上忧心忡忡,而纵观身边的几位皇子,无一人能够独挡一面为他解忧。
这也是当今圣上将常年在外戍边的济王急召回京的缘故。
济王与前朝太子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陆掌司,陆掌司?”
周大人见陆掌司手拿玉佩久久未有动静,忍不住打破了沉默。
陆掌司从回忆当中被拉了回来,眼前没有腥风血雨,只有一盏灯火闪烁,还有周大人那双盯着他的眼睛令他有点厌烦。
“唔,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陆掌司醒了醒神说道。
“是想起某一年的冬天吧?”周大人笑得有点阴险。
陆掌司猛然间警觉地站了起来,恶狠狠地盯住了周大人。
而周大人却笑道,“当年太子身边大名鼎鼎的一等贴身侍卫火烛,又怎么会记得太子府里一个小小的文书?”
陆掌司舒了一口气。
只道这个周文浩是受他们利用拉拢来的“砖木”,却没想到他原本就是太子府的旧吏。
虽然陆掌司对于这个自称前朝太子府文书的人丝毫没有印象,但只要他是前朝太子的人,一切就都还在他的掌控之中。
“是的,那一年的冬天虽然没有今年这么冷,但却是我陆鹰鸣人生中最寒冷的时光。主人最后看一眼揽星阁黯然离去的情景,至今未敢忘怀。”陆掌司感叹道。
他从怀里掏出了一块玉佩,与周大人送来的玉佩相合,接口之处堪堪吻合,应是中间的一段。
当年侍卫三兄弟以书生为长,刀客次之,火烛为少,太子佩一分为三,取中间一段的,正是刀客。
刀客已多年未见踪迹,突然现身京城,再见玉佩时,却又断成了两截,这其中究竟有何玄机?
陆掌司心头的疑虑又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