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上猪猪 作品

第200章 难分对错(上)

第200章 难分对错(上)

任谁听到张九江笑闹之时来上这么一句,都会觉得莫名其妙。

但张贵早就想去瞧瞧‘元山’这片,孕育出铁木长生这位今世传奇帝王的大草原上的风物,反而很是认同的一拍巴掌,

“张九江,你可真是哥哥我肚子里的蛔虫,竟然又能与我想到一块。

不过我是想去元山看看目前可知的最大对手,统治的‘基本盘’是个什么情况。

你去那里想干什么?

又是跟着书院的同窗一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游历,那你们可就真是胆肥了。”

张九江没有直接回答张贵的问题,脸色变得暗淡了下来,

“我会在现在这时节回平阳镇是因为,‘青斗书院’关闭山门了。

至于何时重开,恐怕遥遥无期。

原因是我们的山长淮鹤先生发妻的家乡,西粤行省元浮郡承平县天灾人祸之下,被一伙据说战力无匹的贼兵破了县城。

夫人家满门陷身,无一幸免。

得知此噩耗后,夫人悲愤欲绝,呕血三升而亡。

山长与她最是恩爱,夫人入土为安后不眠不休熬了整整九日。

突然关了书院山门。

说其实夫人之死根源在于元山与明宋的国战,引得南国秩序崩坏。

他要去元山面见铁木长生,痛说厉害,以罢刀兵。”

“不是,你家山长这分明是死了老婆,脑子秀逗了。

铁木长生何等人物,怎么可能…”

“所以我们都认为,山长是打算以陈情之名,假身专诸,行‘鱼肠’故事。”……

专诸者,千年前明宋国前朝的前朝吴郡堂邑人也。

书生出生,却长得目深口大,虎背熊腰,英武有力,精通气血修行,短兵搏杀之术。

乃是百里闻名的孝子、良夫、慈父,亦是乡间义士。

后来吴郡为楚君所侵,专诸阖家皆亡,满乡具死。

只专诸出郡访友侥幸逃过一劫。

得知消息后,他先是花费三载时间遍寻天下铸铁名匠,制出一柄极其锋利,可破罡炁的三寸软剑。

又花了三年时间,遍访天下名厨,学会了一手烧鱼的决定手艺。

之后再花三年时间,在楚君所在的‘龙泽城’开了家名叫,‘鱼肠楼’的酒家。

最终以善制‘活鱼整烩’的名声惊动君王。

在某晚宴会群臣时让专诸献艺,现场烧一道活鱼热烩佐酒。

结果专诸将软剑藏于活鱼肠中,在上菜时近身楚君十步之内!

之后据《史记刺客列传》所载,

“…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近,夹立侍,皆持长铍。

酒既酣,专诸置软剑鱼炙之腹中而进之。

既至王前,擘鱼以剑刺楚君,楚君立死…”

这个传奇故事既然被太史公记录了,那必然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

只是其中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

比如最多就是个‘闻县’甚至‘乡绅’档次世家子弟的专诸,在家破人亡之后,有什么资格去遍访天下名匠。

最后还真搞到了‘鱼肠剑’这样,用途极端特殊的神兵利器。

又比如花了整整九年时间做准备,专诸的行刺计划环环相扣完美无缺,怎么可能是临时起意的行为等等等等。

可这件本来应该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故事,最后却成了真。

由此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

脑袋里闪过‘鱼肠刺君王’的故事,即便是两世为人,极富想象力的张贵也不知道该怎么评判,淮鹤先生的行为。

只能张张嘴巴道:

“九江啊,我只能说淮鹤先生有古人之风。”

“是呀,也就只有古书里有我们山长这样人了。

他九成九还没见到长生铁木就会被人砍掉脑袋。或者在铁木长生好奇之下,真会见见我们山长。

人世间的事只要没发生,其实谁都不能预见。

咱们只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所以你们一群‘青斗’学生想要去元山国,给淮鹤先生收尸?”

“正是如此。

算算时间,山长已经走了十几日。

大家也都不知所措的各自归了家。

但三天前有几个老师兄突然给我飞剑传讯,说要去元山国为山长之行一壮声威。

然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同窗通了通气,都觉得山长可能已经不在了。

那些老学长里有手眼通天的知道了这事,便想去元山接他回祖坟安葬。

总不能让山长埋骨于敌国异邦吧。”

“原来是这样。

那倒是可以一去。

毕竟以长生铁木一代雄主的气度,也许会因为淮鹤先生这样天下闻名的大学者的,鲁莽行为、书生意气将其斩杀。

可对你们这些孙子辈的毛头小子、黄毛丫头,却绝不会痛下杀手。

实在丢不起这人。

最多也就是让人拿放羊的鞭子抽你们几下。

可要是真挨了这样的鞭子,你们在明宋也就名声大噪了。

反倒是件好事。”

张九江闻言一愣,生气的抬手指着张贵道:

“张贵你这是说的什么话,难道觉得我这次去迎接师长尸骸归乡也是心怀不轨,博取声望吗?”

“难道不是吗?

听你以前说的那些求学生涯的趣事里,感觉跟淮鹤先生根本不太熟。

难道还会真心实意的为他远赴万里,冒险跋涉,那不是神经了吗。”

“你,你,你,我自从回了平阳镇日日苦恼,天天想着等你回来能开解、开解。

今天好不容易真逮到了你,结果你就这样的气老子!”

“九江,咱们‘一世人,两兄弟’,对你我不好阿谀奉承的。

你想想其中的逻辑。

你,属于靠姻亲入学青斗书院的插班生,姥姥不疼舅舅不爱。

淮鹤先生乃是书院山长,身份贵重而且见过的传古大族子弟,绝世天才士子不要太多。

要不是有张九庆的这层关系,人家认识你哪位啊。

所以别那么自我感动了好不好。

养成这样的习惯会吃亏的。”

看到小伙伴认真的样子,知道他是真心为了自己好。

张九江胸中的怒意消去,可心中却更莫名其妙得五味杂陈。

“大贵呀大贵,以前家国大事咱们年少无知,大而化之也就算了。

怎么到了现在这样的年纪,你还是,还是如此呢。

难道真把自己当成了蛮族世子不成!

可倸央婶婶家的石尸国不早就名存实亡了吗。

你那点子基业都是明宋朝廷给的,朝廷完了,你不也一无所有了。

就为了这,也得有点忠君爱国之心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