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上猪猪 作品

第186章 出鞘

第186章 出鞘

因为意外在真龙国多留了这许久,现在一切转好,张贵自然不能继续浪费时间。

不过临离开前,他还是特意让秘书官将自己麾下的文武双将,宋文华、桑鬼叫到了跟前,

“这次意外真可谓祸福相依。

莫名其妙的躺倒养了那么久的伤,人受了好些折磨,但也得到了诸多好处。

其他的不讲,只说于邦国有利的一点。

我炼化石尸士的极限由一百零八支千人军,提升到了一百三十六支。

此外冥冥中我还感觉到个体‘石尸士’的能耐,应该也有提升。

但必须通过实战杀戮才能慢慢体现出来。”

“大王,利器藏于鞘中,再锋利也难见锋芒。

这‘石尸军’被您磨砺了这么久,也该显摆显摆了。”

桑鬼闻言沉声说道。

“桑鬼将军,这次咱们的想法却是不谋而合了。

我也觉得是时候让咱们真龙国的职业部队,离开这座蔽塞的外野洋海岛。

去东大陆上给某些传统大国一点点,来自‘蛮夷’的镇惊了。”

张贵笑着道。

本来只是随口说说的桑鬼一下瞪大了眼睛,

“陛下竟然真有此意!

那咱们真龙强兵初次现身东陆,总要豪横些才好。

请大王准我点齐三支‘甲’字千人军…”

“桑鬼大人说的有些兴致太高,过了头了。

三千石尸士能抵数万重甲铁骑,还能随意跃过一般县城的城墙如履平地。

在没有关隘阻拦的情况下,纵横一省也许艰难。

可摧枯拉朽的攻下几座县城,破座郡府却简简单单。

这就不是亮相,而是想要挑起国战了!”

宋文华在人世间摸爬滚打几十年,一路跌跌撞撞之下,机缘巧合也好,气运在身也罢,总之短短两三年间能一步登天,爬上高位。

除了见识广、脑子灵、通实务、天生可谋大局外,还有重要的一条便是知分寸。

所以之前他就极少参合进军事中去,成了宰相后更是听到个‘兵’字就呐口不言。

没想到这次却一反常态的打断了桑鬼的话,极为郑重的肆意指摘,让桑鬼不由一下愣住。

但张贵却理解的笑了起来,

“桑鬼将军你不要误会,宋公这不是对你,而是怕我冲动了。

这么说呢,这次意外我才明白了,宋明开国之君赵朱砂的那句名言:

‘开国之君,身即社稷’,到底讲的有多对了。

明明我一个崇尚天子垂拱而治,宰相调理阴阳,几乎不理细务的开国皇帝。

在国家一无内忧,二无外患的情况下意外扑街,还是搞得举国上下人心惶惶。

不说别人,就你们二位,前段日子哪天不来见我几次。

所以现在身体大好了之后,我的确有些感慨,计划着搞些大动作提振民心。

让大家明白,咱们真龙国不是纸糊泥塑的,一经风雨马上就倒。

而未来通过战争手段,塑造国民坚忍不拔的意志,也的确就是提振民心的计划之一。

但未来不是现在。

我绝不会现在一拍脑袋就轻发大军,打出旗号踏足东陆这块烂泥地。”

“那陛下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先去敲敲闷棍,赚点便宜。

同时在咱们真龙国民心中初步营造出,国家军事势力不弱的印象。

这一点珍王‘行在’做得就很不错。

别管仗是怎么打的,只要有战果,一切都好说。所以老桑鬼,你曾经提出的那个。

以玄芝山脉为依托,攻打临近世家农庄。

并伺机在民穷人贱的西粤海招募义军的计划,现在便启动吧。

记得不管是解救的农奴还是招募的义勇,除了少年、青壮男女外,成亲有孩子的也都迁移到真龙国来吧。”

“放心大王,我知道该将何等样人迁徙到真龙国,何等样人留在东陆当障眼法。”

张贵点点头,“如此甚好。

要迁移到真龙国的人你都送去蘑谷,由我挪移。

咱们出兵东陆的人马,也是如法炮制,总之蘑谷便算是枢纽。

至于其余细节,老桑鬼,就全都由你负责。

只记得一点。

此事从头到尾的幕后首脑,都是平阳张家的张九庆。”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但老桑鬼见张贵没进一步的解释的意思,便一个字也没多问。

只是脸上露出难以抑制兴奋之色的突然跪倒在地,仰首吼道:

“老桑鬼必不让大石金星失望!”

张贵看到桑鬼的表现,这次没有说教,而是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桑鬼,你就那么渴望战争吗?”

“大石金星啊,从我

三岁能拿的动石刀起,阿爹就告诉我。

世上最让人陶醉之事莫过于砍下敌人的头颅,沐浴他的腔中热血。

对此桑鬼直到此刻仍深以为然!”

“这老小子没看出来,完全是超雄基因啊。”

张贵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嘴巴里却‘啧啧’称赞道:

“宋公擅文,老桑鬼你精武,如此何愁我真龙国大事不成。”

吩咐完了正事,张贵本来打算留下老宋跟桑鬼再吃个饭,告别一下子。

但看到两人,一个想着如何调筹军资,为东侵大陆做准备;

一个急着预作计划,编制部队,鼓舞士气,都没应付自己的闲心,就没有勉强。

孤单单一个人吃了顿午饭,施展神权之力,消失在了寝宫之中。

等到傍晚时分。

身影已出现在,东洲明宋南国平阳镇有余坊的石板路上。

看到整个镇子灯火通明,宛如节庆。

他心中有些奇怪,但也没太在意。

反正这次回家也只是为了看一眼阿姆而已,其余杂事与己何干。

但张贵不想多管闲事,却不意味着闲事不来找他。

慢慢悠悠的走过半条街,即便穿的朴朴实实,还戴了顶遮阳的草帽挡住了上张脸。

却还是被一位太阳落山后,做完活,用凉井水洗了把脸,抹过了背,舒舒服服换上件宽松的麻布衣裳。

在门口喝着浓茶,打着芭蕉扇乘凉的老街坊认了出来。

“哎呀,大征讨回来了,见礼、见礼。”

“华子叔,你最早喊我大秀才,然后是校尉、将军,现在又成了大征讨,这可就离蒸包不远了。

能不能消停会,就还是喊我张贵、贵子、贵哥儿呢。”

张贵随口回了一句,继续向前。

接下来的步伐却因为得不断的和老街旧邻闲扯白话,走慢了十倍不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