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上猪猪 作品

第217章 半真半假

第217章 半真半假

清晨尚早。

太阳也只是在远方地平线上露出鸡蛋黄似的半圆。

可大龙都内城的街上已经聚起了人流。

该做工的去做工,该开店的去开店。

还有赶着成群牲畜入城的羊倌、猪倌,把最新鲜的活肉送去集市。

真正是车市马龙,川流不息。

根据昨晚黑毛鹦鹉提供情报,虽然元山帝国的皇宫建在‘大龙都’内城中轴线的中央。

但因为长生铁木久居天元山脚下的‘怯薛御林大营’大帐。

所以事实上越是靠近天元山越是贵人汇聚。

淮鹤先生新开的书斋最可能造在这里。

于是张贵在街边的烧羊汤摊子上,吃了顿别具风味的早餐。

又在街头走走停停,找了家成衣铺子,换上了一身轻薄凉快的麻布衣衫,薄底快靴。

出门招手拦下一辆车厢刷成纯白的两辕出租马车,

“把式,去天元的山脚。”

赶马车的中年车夫低头看了看他腰间的腰牌,五指一伸,

“那可远了,一来一去,我得明晚才能赶回来这里,得五十两狗头金的车钱。”

这钱明显要的多了。

张贵倒不是不舍得给,而是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大大咧咧露富乃是大忌。

别人先前也许只是图财,可见你万事好商量的样子,也许心里边的贪念被引得越来越大,就变成了害命了。

虽然不怕,总是麻烦。

因此摇摇头还价道:

“这价要的狠了些。

这样我给你二十两狗头金。

再管你去时中午、晚上的两顿饭。”

“二十五两就二十五两,我不还价。

但管的两顿饭得是带肉的好吃食。”

“行吧,咱们走。”

意思到了也就是了。

张贵点点头,钻进了车厢。

两辕马车即刻启程。

出租的马车,不可能收拾的多舒服。

车厢里就几张草筋编的蒲团,厢壁上挂着装满清澈井水的皮囊。

张贵屁股底下垫着蒲团坐定,掀开车窗帘子的一角,向外观瞧。

见马车在街上左拐右钻来到了一条宽敞之极,看起来只有马车才能通行的石板路上。

突然加速,朝着巍峨矗立、连绵不绝的天元山脉驶去。

“把式,没想到你们大狼都还有专意让马车走的大道。

那骑马的呢,骑乘异兽的呢,也都有专走的道吗?”

“不管骑的是马、骡子还是异兽,总之都是坐骑。

也有两条在内城专门来回的大道。

还有就是运河里的机关快船,那玩意说起来才最舒服的。

贵人们都更爱坐。”

把式仰着脖子,顶着热风,高声答道。

看他回答的吃力,张贵不好再多问,道声谢沉默了下来。

外面景色已是千篇一律,他无心再去掀车帘。

五心朝元的盘膝而坐,闭上了眼睛。

一入定,时间便跑的飞快。

等感觉马车的速度渐渐变缓,张贵睁开眼睛,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客官该吃午食了,你想用点什么呀?”

“烤羊肉如何,来两只小羔羊,足足的烤包子、大盘拌肉面。”

“客官好大方,那我也跟着解解馋了。”

车夫闻言咽了口吐沫,笑逐颜开的道。

“那麻烦把式去找家老店吧。”

张贵最后吩咐了一句,放下了车帘。

不一会,马车停住。车夫抢先一步下了车,帮张贵掀开了车帘。

“客官请下车。”

张贵客气的笑笑,下了马车。

迎面是一家桌椅都被烟火气熏的发黑,门上高悬‘烤肥羊’三字招牌的老店。

走到里面找张桌子坐下。

马上就有伙计过来麻利的擦了擦桌上并不存在的浮灰。

笑容可掬的脆声招呼道:

“两位客官又来了,今个有上等的一岁口小羊肋条。

还有新增的热油杂碎面,分量是一半杂碎,一半面条,滑口的很。

不知要点什么?”

“两只现烤的羔羊…”,张贵随口开始点菜,却被人突然打断,

“两只羔羊可不行,最少需得十只。

此外那个一岁口的小羊肋条,也给我上一百斤。

热油杂碎面就算了,忒贱,改成二十只烤羊腿。”

老店伙计看到来人一副街面混混的打扮,可拇指上套着的犀牛角扳指却隐晦的表明了,元山老民甚至贵人子弟的身份。

后面还跟着有男有女的七、八名伴当。

登时嘴角的笑容就变得哆嗦起来。

“大少玩笑了,我们这样的小店一天统共卖不到十只羔羊…”

“你给我闭嘴,当我们是来吃白食的吗。”

郑长弓宝音朝老店伙计眼睛一瞪,来到张贵旁边走下,

“西洲人一晚上没见换打扮了啊。

你不是说今天午时想见见我,商量事吗。

现在我来了。

你饭总得管吧。”

“阁下好灵的耳目,看来我真是找对人了。

伙计,就按照我这位朋友点的菜上。”

张贵朝郑长弓宝音一笑,从衣袖取出一只‘当百’的狗头金,丢给了伙计。

“多退少补。”

先拿到了钱,老店伙计的脸色便缓和了下来,干笑着转身先把狗头金存进了柜上,才又跑向了后厨。。

“西洲人,你好豪气的手笔,但来生意做的不小啊。”

“说小也真不算是小生意,可要说做的是大生意,我脸又有点发烫。

不过要说我天生不爱赚‘一锤子买卖’的快钱,专做细水长流的长久生意倒是真的。”

郑长弓宝音皮笑肉不笑的点点头,突然朝坐在对面桌上发楞的车夫道:

“把式老哥,我跟你的客人谈些事情。

你能不能让让,去跟我那些伴当同桌。”

“不用,不用,我拿了吃食去车上吃就行。”

车夫回过神来,被火燎毛似的站了起来,退到了一旁。

郑长弓宝音这才满意的重新望向张贵,

“既然要互相认识,我总不能一直叫你西洲人。

给个称呼吧?”

“你可以叫我,凛冬爵士。”

“凛冬爵士,这花名有些特异。

那你也别‘郑长弓宝音、郑长弓宝音’的喊我了。

就叫我宝音侠士吧。

说吧你想让我们帮什么忙?”

“我在明宋有一位一起做‘细水长流’生意的大人,儿子原来是‘青斗书院’的学生。

跑来了大狼都。

因为元山跟明宋现在互为敌国,那位大人一时之间无法可想。

被我知道了,就自觉自愿的跑了来。

想要把人带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