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双面(下)
吕真端,出身于明宋帝国国子监,也就是东胜洲最顶尖的官家书院。·x_x*n′y!d+..c^o\m¢
号称‘天子门生’,真正是读书人里万里挑一的翘楚人物。
所以虽然他不得志的时候,会拿着前途冒险,主动跟珍王出京,蝇营狗苟的削尖了脑袋往上爬,
受到重挫又很快躺平摆烂,偃旗息鼓的放任自流,显得十分的颓废。
但实际往深处讲,也可以说是深谙‘进退’之道的举动。
既敢在自己的人生关键节点,拿重本下重注。
也能在屡屡受挫后,知道不能让自己的‘沉没成本’大到无法承受,于是急流勇退。
是个谋略兼备的人物!
所以当吕真端进行人生中的第二次豪赌,接受张贵整合内东海‘天工九城’的任务后,并没有只是按照他的指示。
带船队到‘天工九城’晃一圈。
看在珍王‘行在’已经完全陷入鲜茸岛的战争泥潭,又内缺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
是不是有可乘之机。
把明宋朝廷明发天下的,‘龙虎幕府就食东内海天工造物九城’的圣旨,由虚做实了。
还以石尸藩国世子、龙虎幕府将军海上诸务‘全权署理’的身份。
在寻找可以利用的势力,
无论正邪,不管善恶,只要有点声誉、实力,就勾搭一番。-秒/章′节^小~说-网? ,无`错*内+容_
对于‘海贼王’类型者,许诺只要愿意在龙虎幕府收服‘天工九城’时摇旗呐喊,参上一脚。
将把某某天工岛城码头开埠后,以九十九个铜板的价格租赁给他们九十九年。
还附带一个货真价实,明宋帝国承认的属于蛮官序列的‘某某城五品海巡管带’身份。
提供一个‘洗白白’的机会。
而对于‘海上武装豪商’类型者则表示,现在元山国的骑兵眼看着就要马踏南国。
这些蛮族实行的可是‘包税制’。
大家随随便便打点下关系,就可以上下其手偷税漏税的好日子马上就要过到头了。
到时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汝之奈何。
还是你觉得,跟那些从小骑着光背大马,生喝羊乳,射田鼠的蛮夷会,听你讲‘经济之道’同流合污。
所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大家现在下注跟石尸蛮国、龙虎幕府精诚合作,一起收服‘天工九城’后共同经营,才是明智之选。
要知道龙虎幕府的将军,可是明宋帝国明发旨意承认的未来番王。
虽然石尸国现在疆域不广,但立基数千年,比明宋都久许多。
甚至在正史<东胜洲蛮荒诸部国实记>上,都有过那么一笔。?墈,书.君· !耕*新/醉-哙\
元山人打过来后,只要愿意主动投降,按照长生铁木显示宽宏的习惯,必然还是会封他为番邦之主。
占下的‘天工九城’自然而然就会转变成,石尸国的疆域。
那样的话只需要‘过一层手’,不管是税金还是通商就有的说道了。
结果就凭着这些话术,吕真端竟然真的笼络了一些半真半假,见鱼撒网的所谓盟友。
之后继续‘坑蒙拐骗’就碰上了巨蛇头岛上的,刚刚莫名其妙‘雄起’的真龙国。
犹如‘神助’般成为了真龙在东陆的第一个盟友……
踩着甲板,遥望着广阔无垠碧波荡漾的海面。
海上真龙国的开国之君听着自己陆地的属下,兴高采烈的显摆得到了真龙国军事协力的承诺。
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
“这下子占下‘天工九城’就真的有的点眉目了、
我记得以前还有谣言说,‘新世界海城’是我们平阳张家偷偷在海上造的势力,
我还是张九庆便是其始作俑者。
真不知道从何谈起。
后来包括你在内好些人,又猜珍王‘行在’留在巨蛇头岛的余党,是‘新世界’背后之人。
结果谁承想,它竟然只是冰山一角,后面还牵连着一座隐藏于外海岛屿丛林中的土著小国。”
“是啊。”吕真端感慨的点点头,
“正所谓‘三人成虎’,又何况是相隔数千里的大陆、海岛之间,不知道经过多少人的口传臆想之事。”
“是啊,不过这真龙国不管来历是什么,总还是出现的神神秘秘。
不宜全信。”
张贵故意沉思着说道。
“世子爷,其实我推动咱们龙虎幕府跟那真龙国结盟,又何尝不知道有几分‘与虎谋皮’的意思。
这种在外野洋上乍起乍落的岛国,大都‘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
传说中不少的海国野王甚至生吃敌寇,挖眼…”
“行了,行了,人家怎么说也是咱们的盟友,小心些就是了。
也不能说的这么恐怖。
还有老吕呀,你怎么还在我面前兜兜转转的绕圈子,想说什么就快说出来。
咱们现在可是一个锅里搅马勺,心里有什么话都不妨直言。”
“那我就说了,还请龙虎恕我无罪。”
吕真端沉默了一会,一咬牙,一跺脚,声音飘忽的道:
“咱们现在唯一的出路其实就只剩下,等到元山人马踏南疆之时第一个归顺长生铁木。
这样一来,哪怕是为了‘千金买马骨’,长生铁木也会…”
“这种话,最近几个月,你早就说过不知多少次了。
何必讲的如此郑重。”
张贵故意笑着道、
“那时候是话术,现在却是真心实意的谏言,怎么能一样呢。
龙虎,不管咱们是对谁,许下了多少的好处,只要成了元山帝国的番邦,就都可以从容应付。
尤其是真龙国这个拿下‘天工九城’的关键。”
张贵闻言表情古怪的张了张嘴巴,
“你传信回来不是说转道去北疆,瞧瞧‘风向’如何吗。
怎么说来说去还是绕着‘真龙国’转圈圈。”
“此蛮国与众不同,能自练强军‘金石兵’。
有传言此军曾在野外与花龙骑浪战,大获全胜。
虽然这样的荒唐话没人会当真,但无风不起浪。
那金石兵的战力非同小可却是必然。
等于咱们现在最能‘借力打力’的底牌,没有之一。
我又怎么可能不在意呢。
至于北疆,大势已定。
长生铁木反而不急着行那鲸吞之事。
之等着‘果子’熟透了,自然而然落在怀里。
这样一来,推行‘三官四民’制度时,明宋北国的百姓就会老实的多。
不知能省多少的‘文治’功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