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植2025 作品

第50章 黑袍人阴谋和张海燕谋划

夜幕沉沉,如墨般晕染开来。

李莲花悄然来到办案台前,修长手指探入怀中,掏出那支陈旧却熟悉的火折子。

他微微俯身,动作轻柔而带着岁月沉淀的娴熟,就像是无数次在黑暗中探寻真相一般,轻轻一吹。“噗”的一声轻响,隐匿在黑暗中的火折子燃起幽微火苗。

这火苗在昏暗中摇曳闪烁,散发出的微弱光芒,恰似寒夜中孤舟上的灯塔,为这死寂之地带来一丝渺茫希望,点亮了这方寸之间的小天地。借着这颤巍的火光,李莲花小心翼翼地将案台上的油灯点燃。

刹那间,昏黄灯光如水般弥漫,照亮了整个办案台,也似乎要将那些被尘封己久的秘密逐一揭露。

李莲花轻轻拉开椅子,缓缓坐下,那动作仿佛生怕惊扰了这满室沉睡的冤魂。

他的目光瞬间被堆满案台的文书吸引。

他伸出手,动作极为轻柔,指尖轻触纸张,仿佛在与历史对话,缓缓翻起案台上的文书。

纸张翻动的“簌簌”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格外清晰,每一页文书都似承载着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而李莲花,正一步步深入这迷雾重重的案件之中,向着真相缓缓靠近 。

在昏黄摇曳的油灯下,李莲花一页页仔细翻阅着文书。

随着视线的移动,他的神色愈发凝重,眉头紧紧拧在一起,好似被命运的丝线死死缠绕。

窗外,夜色浓稠如墨,狂风裹挟着无尽的寒意,呼啸着席卷而过,拍打着窗户纸发出“呼呼”的声响,仿佛是无数冤魂在为这隐藏的秘密悲叹。

偶尔有几道闪电划破夜空,将黑暗瞬间点亮,却又转瞬即逝,只留下震耳欲聋的雷声在耳畔回荡,仿佛是对这世间罪恶的愤怒咆哮,也为李莲花的探寻之路增添了几分紧张与压迫 。

看完文书,李莲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胸腔剧烈起伏,神色凝重,眼中却满是愤怒与忧虑交织的复杂神情。原来,黑袍人早就在熙陵犯下了累累罪行。

回想起张大胆、蓝小抠和卢闷棍与他第一次相遇时,他们所讲述的熙陵鬼怪传说,那些恐怖离奇的故事背后,竟是如此令人发指的真相。

那些所谓的鬼怪,不过是黑袍人在实验中产生的失败品。

这些失败品被故意放出来,在熙陵附近游荡,制造出各种诡异恐怖的景象,让附近的百姓对熙陵心生畏惧,谈之色变。

而与此同时,这些鬼怪传说又如同神秘的诱饵,成功吸引了各路江湖人的好奇心理。

那些江湖人怀着对未知的探索欲望,或是为了扬名立万,纷纷踏入熙陵,想要探个究竟。

而这,恰恰中了黑袍人的圈套,使得他们的邪恶实验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下去,无辜之人不断沦为牺牲品 。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江湖人进入熙陵,又离奇失踪或死亡,熙陵的志怪传言也愈发荒诞离奇,像瘟疫一般在江湖中蔓延开来。

每一个新的传说都如同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人们的心头,让整个江湖都笼罩在一片恐惧与不安的阴影之中。

而黑袍人却在这黑暗的角落里,继续着他们那丧心病狂的实验,丝毫不在意他们所引发的混乱与悲剧,人性的丑恶在这黑暗中暴露无遗 。

李莲花握紧了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揭开黑袍人的真面目,阻止他们的恶行,还江湖一个太平。

他的脑海中闪过过往那些被罪恶吞噬的生命,那些求助无门的眼神,这一切都坚定着他的决心。

然而,此时窗外的夜色依旧深沉,仿佛这黑暗永远无法被驱散,前路充满了未知与危险,但他的眼神却无比坚定,如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绝不向这黑暗屈服,在这混沌的江湖中,他就是那道即将破晓的曙光 。

鸿福客栈的三楼,静谧得仿佛时间都己停滞,只能听见时光流淌的细微声响。

昏黄的灯光在木质的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是岁月留下的神秘符号。

窗外,夜色如墨,偶尔有几缕微风轻轻拂过,吹得窗棂微微作响,给这寂静的氛围增添了一丝灵动。

张海燕端坐在桌前,面前摊放着这些天红老他们在熙城收集的资料和买卖账本。

她神情专注,目光在账本的字里行间穿梭,时而微微皱眉,时而轻轻点头,仿佛在与账本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张海燕轻轻合上账本,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向站在一旁的小木,缓缓说道:“小木做的不错,我们不能把所有海货运到青州地界再卖出去。这一路,只要有商家愿意从我们这里进货购买,就卖出去。你吩咐下去,若购买我们海货的商家愿意长期与我们合作,我不介意把我们所运来的海货再降价百分之十给他们拿货。”

她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在这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小木听闻,微愣,脸上露出担忧的神色,忍不住说道:“姑娘,这样做,我们所得利润所剩无几了。”他的目光中满是不解,实在不明白姑娘为何要做出这样看似亏本的决定。

张海燕轻轻叹了口气,起身走到窗边,

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思绪飘回到在海县提出购买海货的那天。她缓缓说道:“我当初在海县那里提出购买海货时,就没有想过靠它来做女宅日后的进项。你也知道,我们所处的青州地界,山高林茂,食盐特别昂贵,可我们青州人又不能不吃盐。”

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窗外的风轻轻吹起她的发丝,更显她的愁绪。

顿了顿,张海燕转过身,继续说道:“可要贩卖盐,就得有盐引,这盐引这东西,我们不在朝廷那里有人脉,是很难拿到手的。况且每年的盐引有限,早就被那些有钱有势的势力给划分了。我们底子薄,女宅又不稳定,目前还是不要沾染这些东西。海货在我们青州地界也可以勉强当盐使用,价格也订得低,就是要卖到穷苦百姓家,做准备!海货这条渠道对我们收集东海那边的信息也方便。我们家在青州,总得打下好名声。”

她的话语坚定而有力,仿佛在黑暗中为女宅找到了一条光明的道路。此时,窗外的风似乎也变得轻柔起来,像是在为她的决定而赞叹。

小木听着张海燕的解释,眼中忧虑之色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敬佩与释然。

他微微低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姑娘,您考虑得如此长远,小木实在佩服。只是这降价让利,短期内怕是会让大家有些疑虑。不过您放心,我会将您的意思清楚传达下去,让大家明白咱们女宅此举的深意。”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张海燕,继续说道:“穷苦百姓在青州占了大多数,若咱们能把价格实惠的海货送到他们手中,确实能在青州百姓心中留下好名声。只是这收集东海信息一事,还需细细谋划,不知姑娘可有具体打算?”

小木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张海燕的神色,等待着她的回应。

窗外,风势渐缓,月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下,给屋内增添了几分柔和的光亮。

张海燕走回桌前,重新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片刻后说道:“东海一带势力错综复杂,消息流通也颇为繁杂。我们要借助海货生意搭建起的人脉与渠道,不动声色地收集信息。与那些长期合作的商家打交道时,多留意他们口中有关东海的风吹草动。另外,让底下的人在送货途中,也多和沿途的百姓、商贩交流,说不定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有用的线索。”

小木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将张海燕的话一一记在心中。

他说道:“姑娘此计甚妙,咱们以海货生意为幌子,暗中收集信息,既能避免引起他人怀疑,又能为女宅的发展多做谋划。只是这一切都需小心行事,不能操之过急,以免打草惊蛇。”

张海燕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正是此理。咱们女宅如今根基尚浅,行事需格外谨慎。你平日里多费些心思,密切关注此事进展,有任何风吹草动,都及时向我汇报。”

小木抱拳应道:“是,姑娘放心,小木定不辱使命。”

此时,月光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仿佛也在为他们的谋划增添一份神秘而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