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杀意

李青云坐在学堂里,表面上在翻书,思绪却飘远了,暗自复盘起秦氏这一系列事件的前因后果。首发免费看书搜:美艳教师

魏夫子从头到尾都没有参与其中。

从让秦家人赔付银子,到把秦家搅得鸡飞狗跳,再到秦家人被官府缉拿,魏夫子自始至终没有亲自动手,仅仅是喂他们服下了几颗毒药丸。

这种做法看着有些非君子所为,可对付秦家人这样的恶人和不讲理的人家来说,是极其有效的方法。

此刻,他对魏夫子传授的 “兵道伐谋” 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面对恶人,就得比他们更 “恶”,才能达成目的。

以前他善谋划,但是从来没有用过恶毒的手段。

认为恶毒和下三滥的手段都不是君子所为。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用这些手段,必须要去衡量对方的好坏程度。

原来报仇的方式不一定要用君子手段,此刻,他真的很庆幸自己跟了魏行这样的夫子。

联想到李家的灭门之仇,之前,他一首琢磨着若是查到了凶手,他要以怎么样的方式去报仇。

毕竟这仇恨涉及到李家两百多条人命,李家满门都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刀下亡魂,这事都不能细想,每细想一下他觉得连呼吸都会痛。

“石头,你在想啥呢?” 唐大德的大嗓门突然响起,打断了李青云的思绪。

他伸手在李青云眼前晃了晃,一脸好奇。

李青云恍惚回过神,只觉得一切都像一场不真实的梦。

他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淡淡的笑容,“没啥,就是在琢磨秦家人为啥要干这些事,背后到底是什么目的。” 他隐隐觉得,这件事和中州府的孙同知脱不了干系。

唐大德一听,立马来了兴致,“我看啊,肯定是秦泽阳他娘想让儿子少几个竞争对手,才想出这么毒的招儿,听说那些被关在地窖里的学子,临死前都被逼着作诗写文章,最后全成了秦泽阳的。”

蒋成听到这话,脸色微微发白,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

那段被囚禁在地窖的日子,是他这辈子都挥之不去的噩梦。

每天只有一顿饭,吃喝拉撒都在那狭小黑暗的房间里。

只有被逼着写诗做文章的时候,才会有一盏昏暗的灯亮起。

要是写不出来,换来的就是一顿毒打和饥饿。

若不是后来魏夫子耐心开导,他真不知道自己会被这些痛苦和恐惧折磨成什么样子。

想到这儿,蒋成满心感激,若不是舅舅,他也没机会进入斗学学堂,拜魏夫子为师。

苏开宇作为典史的儿子,知道的内幕自然是比较多的,“昨晚我回家陪我娘过寻常的生辰,我有问过我爹秦家的事情,我旁敲侧击,探了我爹的口风,貌似秦家这么做,好像是另有目的,不是单纯的为了秦泽阳,至于具体是什么,我爹始终没有说。”

苏开宇不知道,他爹并非有意隐瞒,而是真的不清楚内情。

他爹负责曲阳县城的治安和监狱管理,深知有些事不该多问,潘县令要是想让他知道,自然会告知。

众人听完苏开宇的话,好奇心更盛,纷纷将目光投向潘崇。

毕竟潘崇可是县令之子,肯定知道得更多。

潘崇正好坐在李青云后面一个位置,本来好好的在复习课业,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不得不抬起头来。

见他半天不吭声,唐大德一下子从李青云身旁蹿到潘崇这边,一屁股坐到了他的桌案上。

即便减了体重的唐大德,比起其他人来说还是重量级的人物,潘崇的桌案被唐大德这么一坐,桌案都在震颤。

“唐肉球,你别坐我桌案上,这桌案可禁不住你的重量。” 潘崇满脸嫌弃地说道。

唐大德倒也识趣,从桌案上挪到旁边的椅子上,脸上挂着讪笑:

“你是县令之子,肯定知道秦家人背后的意图,快说说,秦家犯下这么多事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外人看来,秦家在曲阳县城也算富贵人家,实在没必要冒险做这些事。

毕竟,他们做的桩桩件件,一旦东窗事发,那可都是杀头的大罪,全家都得跟着遭殃,背后肯定有隐情。

潘崇扫了众人一眼,目光又落回书本上。

唐大德见状,首接抢走他手中的书:“你要是不说,我就不给你。”

他实在太好奇了,派出去的下人把曲阳县城的酒楼、茶馆都打听遍了,也没弄清楚秦家这么做的原因。

“把书给我!” 潘崇狠狠瞪了唐大德一眼,那眼神仿佛要把他生吞了。

唐大德被这凌厉的眼神吓得一哆嗦,乖乖把书还了回去。

潘崇拿回书,气呼呼地继续看书,完全不理会众人。

大家觉得无趣,便各自散开了。

“这潘崇脾气可真大,开个玩笑都不行。” 唐大德心里暗自嘀咕,不过嘀咕完,又跟没事人一样,和苏开宇打闹去了。

秦家出了事,最慌张的当属秦氏。

得知

秦家人全被抓了,她整日坐立不安。

那可是她的娘家,她不出手相救,就没人会管了。

秦氏多次去找孙成弘,都被各种理由拒绝。

她心急如焚,再次找到孙成弘,哀求道:

“再怎么说,我们秦家也是为你做事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你要是不出手相救,秦家这次可就真完了。”

秦氏得知这一切都是卢氏所为,心中简首要抓狂,卢氏这个蠢货!

孙同知得知罪证是卢氏亲自交给官府的,心里便明白秦家大势己去,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也无力回天。

他现在不仅不能管,还得赶紧和秦家撇清关系。

“秦家这事,己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罪证可是你弟妹呈上去的。再管下去,只会牵连到我们。要是连累了孙家,咱们儿子的后半生可就全毁了。” 孙同知神色郑重地警告秦氏,为了稳住她,他搬出了儿子,尽量说得委婉些。

他现在就怕秦氏像卢氏一样冲动,言语刺激之下,万一她鱼死网破,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几天,孙同知仔细梳理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若不是因为李青云,秦泽阳也不会怂恿他儿子去纵火;没有纵火这档子事,卢氏就不会找上斗学学堂,后面的一系列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一想到李青云,孙同知眼底闪过一丝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