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第二日就收到了吏部尚书送来的宣敕。
宣敕是官员任职的关键凭证。
当于和安把宣敕递到他手中的时候,李青云不禁惊叹,办事效率真快。
他明日就能到吏部去报到了。
李铁头拿过李青云手里的宣敕,看了又看,即便他看不懂,他激动的握住李青云的手,说:
“石头,你还真是替我们老李家争气。”
“阿翁,这从五品的官职,在京城不算什么,等来年我去考个状元回来,到时候这官职还能再升一升。”李青云自信的说。
在这卧虎藏龙,权贵满大街的京城,他这从五品的官职,确实不够看。
他还需要继续努力。
李铁头见孙子如此有志向,心中甚是高兴,“你有这个志向,阿翁替你感到高兴。”
老王氏由林氏搀扶着走了过来,“石头,阿婆也替你高兴,也不知道我们老李家哪座祖坟冒青烟,到时候回去的时候,得多添几炷香。”
在老王氏看来,李青云能在京城做官,不管做的什么官,都是非常有造化的。
李西和林氏也为自己儿子高兴。
李青云看着他娘憔悴的脸,心里头到底还是有些心疼的。
他阿婆今日好些才下得来床,于如烟作为伺候的人,到底年纪还太小了些。
这几日都是他娘在照顾。
既然任职书己经下来了,那家中他也该安排一些下人了。
他把这事跟家里人提了提。
不料却遭到了老王氏的反对,“石头,我知道你孝顺,我只闪着腰了,现在好多了,等再过几日就大好了,到时候能干不少活呢。”
“是啊,你阿婆也就这几日不太方便,我们自己的事情都能自己做,以前在太山村的时候,不都这样吗,现在来了京城,哪就这么精贵了。”李铁头也是同样的看法。
李西和林氏倒是没有说话,他们知道,如今儿子大了,又是个有主意的。
只要他决定了的事情,他们也劝不住。
李青云知道他阿翁阿婆是在心疼银子。
在大乾,从五品的官员,每月俸银是35两,禄米是2旦。
“阿翁阿婆,我的宣敕己经下来了,每月有35两俸银,还有2旦的禄米,不必心疼银子。”李青云如是说。
老王氏不可置信的睁圆了眼睛,“你说一个月35两?!”
35两的月银,2旦粮食,是老王氏认知以外的高度。
李青云确定的点了点头。
老王氏紧抓住林氏的手,“咱们石头是真出息了。”
“是啊,娘,所以这添置下人的事情,你们就别操心了,石头向来是有主意,再说现在他也是个官老爷了,家中没有个下人也确实不像话。”
被林氏这么一说,老王氏和李铁头也不好再说什么。
这京城,到底是跟太山村不一样,许多事情,也在他们的认知之外。
李青云见他阿翁阿婆没了意见,便带着于和安出了门,去京城中的牙行。
于和安一路跟着李青云,心中不停的犯嘀咕,“这地图上难不成连牙行在哪都有标?”
牙行地处京城最繁华的朱雀街幽深却热闹非凡的巷子里。
踏入牙行一股混杂着汗味、香料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牙行掌柜看到李青云的到来,很热情的迎了上来。
掌柜身形圆润,一张圆脸总是堆满了笑容,仿佛那笑容是用强力胶粘上去的,怎么也抹不掉。
他先是很自然的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青云,随后满脸热忱的道:
“不知道这位小公子,是需要什么样的人?”
李青云来的时候,就己经想好了需要什么样的下人。
他对着牙行掌柜道:
“我想要一个识字的,能帮我整理书房、抄写文稿的。”
“两个小厮,两个婢女,两个粗使婆子。”
牙行掌柜眼睛瞬间亮得像两盏灯笼,一拍大腿,兴奋地说:“小公子来得巧了,咱这儿刚好有个,原是大户人家的书童,因家道中落才被送来。”
说罢,扯着嗓子朝里屋喊道:“把阿福带过来。”
像这样会识文断字的人,本来就少,可以说可遇不可求。
大多都是家道中落人家送来的。
这样的下人,可以卖个好价钱。
普通的下人一般是5-10两银子不等,像阿福这样能识文断字的可以卖到20两银子的高价。
李青云粗粗的打量了一眼掌柜让人领上来的阿福。
只见他身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但依旧整洁的青色布衫,身形清瘦,个头不算高,却身姿挺拔,透着一股别样的精气神。
李青云走近,阿福微微拱手,行了一个标准的书生礼,动作行云流水。
“你抬头让我看一下。”李青云觉得还不错,不过他总觉得这个人有些熟悉。
阿福应声抬头,李青云瞪大了双眼,死死盯着阿福,那模样,仿佛要将阿福看穿。
他
的嘴唇微微颤抖,似乎想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这人竟是萧凌的书童佑安。
萧凌是他上辈子最好的朋友,他爹是正三品的御史大夫。
“你是说他是因为主家家道中落才被送进来的?”李青云还是不相信萧家会家道中落。
那可是正三品的官员,这才短短两年的时间,怎么可能会家道中落。
牙行掌柜很确定的回答:“是,不瞒你说,他的主家可是京城御史大夫的萧家,三个月前被发落流放了。”
萧家的事情,在京城并不算什么秘密。
李青云心中尤为震惊,心里很想知道为什么,看来还是要先把人买回去再说。
“那就他了。”李青云指了指阿福,跟牙行掌柜说道。
牙行掌柜见李青云对这个阿福貌似很满意,于是趁机报价道:“小公子,这书童20两银子。”
说完他把目光定在李青云的脸上,仔细观察李青云的脸色,如是客人嫌贵,他就得多费点口舌。
好在李青云并没有什么情绪,一脸平淡的样子。
牙行掌柜见李青云没有讨价还价,便带着他去挑其他下人。
宽敞的前院里,数十名下人正整齐排列,等待着被挑选。
李青云看着挑了两个小厮,两个婢女,以及两个粗使婆子。
两个小厮各八两,两个婢女各六两,两个粗使婆子各五两。
一共是五十八两银子,李青云付了银子,便把人快速的领回了家。
然后立马把阿福叫进了自己的书房,问道:“你能跟我说说萧家到底出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