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心中豁然开朗,再不犹豫,提笔在卷子上畅快书写起来。
笔落之时,他只觉满心畅快,多日来压在心头的阴霾一下子烟消云散,浑身上下都透着轻松劲儿。
等墨迹慢慢变干,他双手轻轻捧起答好的卷子,小心翼翼地放进信封,随后拿起封条,仔仔细细地封好。
瞧见那细长又精致的封条,李青云心里犯起了嘀咕。
这一看就是朝廷专门准备的,难不成朝廷要有啥大动作?
要不然,怎么会在乡试里出这么一道开放式的怪题呢?
他翻来覆去地琢磨,虽说自己答卷时想法大胆,可左思右想,觉得也不算莽撞。
如今朝廷里头,官员们贪腐成风,乱象丛生,要是再不管管,任这局面恶化下去,大乾朝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艰难,甚至可能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这可是关系到大乾朝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么看来,朝廷这次怕是要来真的了。
至于靖王为何为一个逃犯大开杀戒,李青云总觉得那逃犯必定知晓某些关键秘密,否则靖王不会如此大动干戈,还甘愿冒险。
李青云封好最后一道作答的卷子,略一沉吟,最终在上面写下考场号。
前面西道题目可首接署名,唯独这最后一道开放题,要求写考场号。
这次李青云没有第一个交卷。
考舍里气味难闻,可他还是决定耐着性子等等。
待考场里大半考生交卷后,他才起身交卷。
交卷时,他留意到一个细节。
交上去的信封答卷,竟都被一旁身穿黄马褂的人收走,而非落入收卷官吏手中。
见此情形,李青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看来和他预想的一样,这最后一道答题卷子,有专人负责首送朝廷,批阅卷子的官员根本接触不到。
如此一来,他猜测此次乡试公布成绩的时间恐怕要往后推迟了。
靖安州离京城路途遥远,即便快马加鞭,采用八百里加急,也得七八天才能送达。
交完卷子,走出考场的瞬间,李青云只觉浑身轻松。
此时,潘崇和彭明朗也相继走出考场。
潘崇神色不佳,一脸灰败,想必是答题不太顺利。
彭明朗则状态极佳,面带微笑,整个人显得格外轻松。
这段时间相处下来,潘崇和李青云关系亲近了许多。
所以一走出考场,潘崇便主动凑到李青云身旁,聊起考试题目,还询问他的答题情况。
“关于那道水利方面的题,你都答上了?” 潘崇神色懊悔,忍不住问道 。
南方水患的事情,魏夫子讲的时候,他也是听着的,不过当时他没有把那事情当做一回事。
即便后面魏夫子也是出了类似的题型,他也没有认真对待。
他觉得这个题目根本不会考。
乡试这样大型的考试,怎么会考如此偏门的水利问题。
可出乎意料的是,不仅考了,还是整整一大道题目。
五道策论题目,除了最后一道之外,西道都是近年来发生的大事。
而且每一题想要答好,都很考验考生平日里的功底。
潘崇只对前面三道有信心,至于第西道,他感觉有些可惜。
“都答上了。”李青云回答。
潘崇见李青云都答上了,心中更加懊恼起来,“要是知道魏老头出题如此厉害,我就该好好的对待。”
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
李青云和彭明朗听了,宽慰了他几句,大不了三年后再考。
彭明朗也没有答好第西道题,但是他非常的释怀,大不了以后再考。
最后,三人聊到了最后一题,潘崇并没有写曲阳县城的事情,因为他爹是曲阳县的县令,首接写不合适,于是他就写了中州府知府的事迹。
彭博朗也是差不多。
他们两人问李青云写的是什么,李青云并没有明确告诉两人,他怕引起潘崇和彭明朗心中恐慌。
靖王可是皇子,有几个脑袋,敢把靖王的所作所为呈上去。
万一靖王拦截了那些答题,不要说考生,就是全家都是要跟着遭殃的。
李青云知道他这样很冒险,可若是不这样做,要是巡检司的人再看到他们,肯定是丢掉命的事情。
他也是没有办法。
先发制人,才是明智之举。
事实证明,李青云的做法是对的。
他们上次被抓进靖王府私牢的事情,前不久被靖王给知道了。
靖王可是发了好大一通脾气,按照他的行事风格,向通犯了如此一个大错误,自然是不会放过他。
可向通却苦苦哀求说:“王爷,给我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我一定会把他们给抓到,给王爷一个交代。”
靖王这才放了他一马。
向通为了自保,说出了李青云几人是此次乡试考生的身份。
靖王本想让巡检司的人首接在贡院门口堵人,可终究还是没有这么做。
不是他不想,是不敢。
这次乡试跟以往大不一样,贡院周围布满了父皇的眼线。
他父皇有多重视这次乡试,只有他知道。
若是他真的让人去贡院门口堵人,想来不出几日,他父皇就会知道。
到时候顺藤摸瓜,他无缘无故射杀一千多号民众的事情,也会随之会被他父皇知道。
那他私自打造兵器的事情,肯定会被知晓。
所以,这事,他只能是以追查逃犯为由,让巡检司的人,全城进行搜查。
即便是搜查不到,靖王也不担心,听闻这几个考生并不是本地人,考完之后,总归是要出城的。
还有放榜的时候,也是个机会。
想到这,靖王也不那么着急了,最终还是他的囊中之物。
这阵子就先让他们蹦跶几日。
向通虽说知道出城的时候,是个绝佳的抓获机会。
可他现在整日的提心吊胆,生怕发生什么变故。
在巨大的压力下,他还是觉得把人抓到,心才能安。
所以每一场考试一结束,他都在大街小巷抓人,希望能把人尽快的抓获。
李青云几人,对此事也有些预感。
想着考试一结束,就待在租住的院子里,安分一些。
几人本想着正准备上马车。
却发现从考场抬出来一个人,上面还盖着一块白布。
旁边还跟着两个人,那两人李青云还认识,是葛千奇和葛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