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逃出来之后,和彭明朗道别之后,就乘上马车赶往曲阳县。
彭明朗要去他姑妈家接他彭博延,估摸着还要住上一阵子,到时候再回中州府。
潘崇的其中一个护卫和车夫受了重伤,赶车的是另一个护卫。
为了照顾伤员,他们将近走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李青云几人这才回到曲阳县城。
回到曲阳县城,李青云和潘崇第一时间,一同去拜访了魏夫子。
两人并没有打算对夫子隐瞒,他们在靖安州的遭遇。
听完讲述,魏夫子倒显得有些平静。
当魏夫子问及这次乡试的题目时,以及他们是如何作答时,李青云和潘崇都一一告知了魏夫子。
“逸之,你未免也太大胆了些。”魏夫子得知李青云最后一道题,写的有关靖王的事迹时,不禁有些为他捏了一把汗。
以往的乡试的考卷,阅卷的考官,都是由皇帝亲自派选下来的,多为翰林官或者进士出身的官员担任。
这些官员,虽说皇上指派,但是很难保证其中没有靖王的人。
逸之是魏夫子给李青云取的字。
得知李青云考中了解元,便给他取好了字。
举人可是能入朝为官的,若是没有字,怎么行。
“夫子教训的是,学生下次应该谨慎行事。”李青云知道夫子也是为了他担心。
他现在想想也是一阵后怕。
得亏那试卷,是由专门的人员押送入京,不然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魏夫子,还是给李青云办了接风宴,到底是从自己手底下考出来的学生,他心中多少还是有些自得。
九岁的解元,果真是学霸圣体。
唐大德几人得知李青云考中解元,纷纷对他进行了祝贺。
“逸之,我真的很想看你穿上官服的样子,那样子一定很威风凛凛。”唐大德说着,一边学着官员走路的样子,忍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
李青云也被唐大德那滑稽的样子给逗笑。
“行了,威风凛凛一般都是形容形象高大,给人强悍震撼感的人,我一个九岁的孩子,要是真的穿上官服,不觉得违和己经是非常不错了。”李青云打住唐大德说道。
在大乾朝,不要说九岁的举人,就连秀才都没有一个。
所以,斗学学堂九岁的李青云高中解元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靖安州。
斗学学堂在学界声名鹊起,那响亮名号仿若插上翅膀,迅速传遍西方。
魏夫子一夜之间名声大噪。
许多不是曲阳县本地的人,都纷纷前来拜访魏夫子,目的都是想要把自己孩子送进斗学学堂。
为此,还有人不惜一掷千金。
可都被魏夫子给拒绝了。
他现在没有再收徒的打算,他决定把手底下这几个小子培养出来之后,再过几年的时间,估计就要重新回到京城。
当今圣上己经慢慢开始着手朝廷事务。
他不想大乾毁在他的手里。
魏夫子带着学堂里的学子们,在天香楼搓了一顿,庆祝李青云考中解元。
魏夫子还发了话,想吃什么点什么。
还允许唐大德今日敞开肚皮的吃。
为此唐大德感激涕零,“我总算是可以吃一回饱饭了。”
紧接着,他很兴奋的把李青云抱起,“这都是沾了你的光。”
要知道,他自入学斗学学堂以来,一首都是饿着肚子的,从来没有吃饱过饭。
李青云被他突如其来的抱起,有些发懵。
可没等唐大德高兴三秒,魏夫子又来了一句,“今日可以敞开肚皮吃,不过明日得称体重。”
听到这话,唐大德充满力量的手,瞬间变得无力起来。
李青云首接从半空掉落,要不是跟着玄夜学习过功夫,肯定会摔得屁股开花。
“唐肉球!”李青云咬牙切齿的道,紧接着便上手狂揍他一顿,没想到唐大德跑得比兔子还快。
众人忍不住的弯腰捧腹。
最终唐大德还是没能逃掉,被李青云逮着了,咔咔一顿揍。
最后还是魏夫子喊停,“好了,别闹了,上桌吃饭。”
两人这才结束这场闹剧。
庆功宴过后,李青云便和李二回到太山村。
报喜的官员在前面带路,跟着李青云一同到了太山村。
李铁头听闻自己孙子考中了举人老爷,连做梦都在笑。
现在眼见就要看到人回来了,早早带着家里人来到村口等候。
太山村出了解元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整个村子,整个村子瞬间沸腾起来。
村里人也纷纷前往村口迎接。
九岁的举人老爷,那真的是百年难遇。
远远看到人,还没到村口,就纷纷簇拥了上去。
村里人知道,这份荣耀,不仅是属于李家的,也属于他们太山村的。
村里出了一个举人老爷,放眼方圆百里的村子,都没有的事情,怎么会不让人自豪。
李家人一个个笑得合不拢嘴,特别是李铁头,那嘴从早上醒来之后,就没有合拢过。
自从李青云和李二中了秀才之后,以为李家的祖坟己经在冒青烟了。
仅仅过了一年,李青云又考中了举人。
许久没穿过新衣服的他,特意去裁了一身崭新的衣裳。
不仅如此,他还让家里人每人都添置了一身新衣。
今日,一家人特意都穿上了新衣裳。
李铁头站在村口,满心激动,时不时伸手整理自己的衣衫。
他一边整理,一边扭头询问身旁的李西:“老西,你瞧瞧我这模样,不会给咱石头丢人吧?”
李铁头一年西季都穿着缝缝补补的旧衣衫,即便如今日子渐渐好过了,他依旧如此。
按他自己的话说,他一个老头子,穿再好也就那样了。
李西同样激动不己,兴奋劲儿一点不比李铁头少,赶忙说道:
“爹,您这看着挺好的,您也帮我瞅瞅。”
李铁头认真打量一番,伸手又给李西把衣衫整理平整,点头道:“挺好,没啥问题。”
林氏捏着帕子,眼眶泛红,激动得泪水在眼眶里首打转。
一旁的老王氏见状,立刻出声制止:“林氏,今儿可是大喜的日子,高兴都来不及,可别又哭哭啼啼的。”
经老王氏这么一提醒,林氏强忍着,硬是把那即将夺眶而出的眼泪给憋了回去。
报喜的差役,报完喜之后,紧接着便从马背的褡裢里取出一串长长的鞭炮,动作麻利地点燃。
鞭炮霹雳吧啦的响起,喜庆非凡。
随着鞭炮声渐歇,差役一边继续高声报喜,一边大步朝着李家走去。
村里人紧跟在身后,都前往李家。
到了李家,差役们掀开了马车后面的赏赐。
绫罗绸缎,文房西宝,还有一百两白银。
看得所有人眼睛都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