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云要去京城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整个太山村。
在村里,本就是没有什么秘密可言,谁家的母猪生了几只猪仔,谁家的狗生了几只小狗,很快全村都知道。
何况李青云这是要去京城做官。
那可是京城里的官,对太山村里的人来说,他们也不懂几品官职,就知道能在京城做官的人定然是了不得。
村里的人听到李家的傻小子,才上了两年学,不仅考中了举人,还能去京城做官,一个个都羡慕的不行。
纷纷前来祝贺。
这可是官老爷,今后肯定更是有大出息的。
七大姑八大姨,叔伯兄弟听到消息,立马赶到了李家,带着心意纷纷前来祝贺。
这京官可不比小地方的官,那是在天子脚下,日后定然是能飞黄腾达的。
到了李家,不管和李家有没有沾亲带故,都绞尽脑汁地凑上前,想跟李青云说上几句。
“石头这孩子,真是出息了!”
“石头这孩子,我可是看着长大的。小时候瞧着有点傻,没想到长大了这么聪明,看来之前那是在攒劲儿长脑子呢!”
“就是就是,不像我家二狗,小时候看着机灵,现在连家里的狗都嫌他笨。”
……
李青云听着村里的婶婆们絮絮叨叨说个没完,脑袋都快被吵得嗡嗡响了。
关键是还没法脱身,从早上开始,他走到哪儿,这些人就跟到哪儿。
不管他做什么,婶婆们总能逮着他唠上几句。
他觉得应付这些叔伯婶婆,比读书还累人。
还没等他缓过神回应,叔伯婶婆们的话题又转到了他的婚事上。
“石头,你过了年就十岁了吧,也不算小啦。婶子娘家有个侄女,今年十二岁,模样长得那叫一个俊俏,还识得几个字呢。”
“得了吧,你家侄女就认识个一二三,也好意思说识字。再说了,比石头大三岁,一听就不合适。要我说,我姐姐家的小女儿,今年九岁,跟石头年龄正相当。”
“石头,女大三抱金砖哩。”
“石头,我觉得她们说的都配不上你。我亲自给你介绍个世家姑娘,她爹可是隔壁县的县丞,今年十岁,长得白白净净,模样跟画里的仙女似的,你见了肯定喜欢。”
“王婆子,你看过仙女吗?还跟仙女似的。我看到时候别长得跟翠花似的。”
“石头,要我说,他们说的都不靠谱,我给你介绍一个,那姑娘是曲阳县的官家小姐,你要是见了肯定会喜欢。”张婶子见那些婆子,一个个铆足了劲,她作为专业的媒婆绝对不甘示弱。
李青云脑子更加嗡嗡作响起来。
他如今才九岁,过完年才十岁,怎么这些婶婆就把话题扯到他的婚事上去了呢。
他现在还是个孩子,谈这些未免也太早了。
再说在李家的仇恨没有报之前,他是不可能成亲的,这以后的事情,指不定有多凶险,他可不能祸害了人家姑娘。
“各位叔伯婶婆,我想起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有做,先回房了,你们聊。”李青云说完,像逃命似的赶紧从人群中挤了出去。
回到自己的房间,锁上房门,他感觉空气都清新了不少。
实在是太可怕了!
最让他崩溃的事,那些婶婆今日说完,第二日还把他们口中所说的姑娘给带上了门。
他一早是被他阿婆的一阵敲门声吵醒的。
李青云一开始还不知道是为了这个事情,首到阿婆说了这事,他才知那些婶婆的行动能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强。
“石头,你好好穿戴一下,等下去堂屋去看看那些姑娘。”老王氏吩咐完,脸上的笑意怎么都藏不住。
那么多小姑娘上赶着来看他们家石头,这本是件极有面子的事儿。
李青云瞧着阿婆那满脸的高兴劲儿,嘴角忍不住抽了抽。
难道阿婆忘了,他今年才九岁,压根就没到议亲的年纪。
他赶忙把娘叫进屋子,焦急地说道:
“娘,你跟阿婆讲讲,我还小呢,根本没到时候。你让那些婶婆把姑娘们都带走吧。”
林氏刚刚就劝过家婆了,可家婆根本不听,她也实在没辙。
家婆还一个劲儿地说:
“现在相看相看也没啥,要是有合适的,先定亲,等过几年年纪到了,再成婚。”
“娘,石头眼看就要去京城了,往后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万一石头有更大的出息,能娶个京城里的姑娘,不比咱们这儿的强?” 林氏作为李青云的亲娘,自然是从儿子的实际情况考虑。
现在就把婚事定下来,对石头来说,总归是太早了些。
没想到老王氏不知听了谁的话,反驳林氏道:
“你懂啥,石头娶妻,肯定还是咱本地的姑娘好。那些外地姑娘,跟咱们一般相处不来。”
林氏听了,心里首翻白眼,心想石头娶妻,只要两人合得来不就行了。
她本打算去找李西说说这事,如今知道儿子根本没这心思,心里总
算舒坦了些。
堂屋里那几个小姑娘,她也瞧过了,模样确实如那些婶婆夸的那般。
起初,她还真担心石头见了会心动,现在好了,完全不用操心了。
林氏自然是站在儿子这边,不过她觉得这事儿还得去找李西,让他去劝劝老王氏。
李青云见娘支持自己,顿时轻松了不少。
要是娘和阿婆想法一致,他可就真没地方喘口气了。
林氏最后找到了李西,李西了解他娘的脾气,知道这事儿还得去找爹李铁头。
只有李铁头出面,才能说服他娘。
最终,李西找到李铁头,把事儿说了。
李铁头也觉得现在谈李青云的婚事,实在太早了。
于是,他把老王氏从堂屋里叫了出来。
“老婆子,你真是没事找事,石头的婚事哪轮得到你做主。你赶紧让那些人走,别招人嫌。” 李铁头觉得如今己经分家,他们老两口,手不能伸得太长。
老王氏听了李铁头的话,心里有些委屈:
“我为自己孙子着想,怎么就招人嫌了?”
“你问过石头的意见吗?他都不同意,你在这儿瞎忙活,不是讨人嫌是什么?赶紧把人从家里弄走。” 李铁头心里也不赞同老王氏的做法。
他家孙子过几天就要进京了,往后会不会有变数,谁也说不准。
再说,孙子这年龄,谈亲事确实太早。
对于李铁头这番话,老王氏还是听进去了一些。
“就这么把人赶走,不太好吧。到时候那些婶婆指不定在外面说些难听的话,编排咱们李家如今眼高于顶,这也不合适。” 老王氏心里到底还是顾忌李家的名声。
李铁头叹了口气,心想还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大房的石蛋,如今也到了议亲的年纪,咋没见村里那些婆子这么上心呢。
“你就说石头还小,再把石蛋的情况跟她们说说。要是行,让石蛋来相看。” 李铁头也只能想出这么个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