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到京城

马车离城门口越来越近,李西心情激动,转身掀开车帘,朝里头兴奋的喊了一句:

“快到城门口了。”

马车里的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探出头去。

虽说天气严寒,天上海下着雪,可京城的城门口还是排满了要进城的马车。

李青云赶忙从袖口掏出一条红绳,然后挂在了马车外头。

这是魏夫子交代的,快到城门口的时候,把红绳挂在车厢外,来接应的人,就能更快的认出他们。

此时,户部尚书季斯年冒着风雪,在城门口等候多时。

“老爷,要不你先回马车里,等人到了我在叫您。”

季斯年坚持再等等,“这是魏公交代给我的事情,我自然是要办好。”

他之所以如此坚持,是听说这次前来的可是魏行的学生。

魏行作为帝师,又是皇上亲封的国师,以前皇上掌朝的时候,许多事情,都会问过他。

如今皇上再次掌管朝政,魏行就把自己的学生安排入了京,还亲自写了举荐信。

他总觉得这事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京城的天只怕是又要变了。

季斯年身披大氅,肩头己经积了不少的雪。

“可老爷,就算来人是魏老的学生,即便有他的举荐信,总归也是个小官,哪里能让你一个二品大臣在这候着。”身旁伺候的小厮还是很心疼的。

老爷毕竟是个二品大臣,在这亲自等一个还没有任职的人,这算是怎么一回事。

就算上任了也是小官,哪里就能让他老爷等候那么久。

再说老夫人也吩咐了,这么冷的天,要照顾好老爷,不能让老爷冻着,若是染上了风寒,他们伺候的人难辞其咎。

“说到底,没有魏公,我也没有今日,既然他亲自跟我开了口,想必他这个学生,肯定是他得意门生,不然也不可能跟我开这个口。”

季斯年分析的道。

魏行这个人,性格可不是一般的古怪,一般人根本入不了他的眼,想要巴结他都巴结不来,他主动找上自己,那自己肯定要想尽办法,把事情做到最好。

正说着话,一旁的小厮终于看到不远处,车厢外头挂着红绳的马车,“老爷,你看,终于到了。”

季斯年拍了拍大氅上的雪,对着身边小厮道:“你去把人给引过来。”

小厮“诶”了一声,赶紧迎了上去。

“请问魏夫子的学生李公子是否在马车里头?”

李西正西处张望寻找接他们的人,就看到有小厮主动上前问话。

“对对,你是来接我们的吧,还劳烦你带路。”李西兴奋的回答。

小厮瞧了一眼那车夫,暗道:这下人也太不懂规矩了吧,竟然不通知一下主人,就自己应话了。

小厮还是保持微笑的道:“请跟我们来。”

李西下车,牵马跟了上去。

等到了季斯年面前,李青云几人依次从马车里下来。

季斯年今日是来接人的,所以并没有穿上官服。

他打量了一下从马车里走出来的人,心里暗自揣测到底哪个才是魏公的学生。

那两个老的明显不是,那妇人和小姑娘也不是,就剩下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和一个八九岁的孩子。

听说那人可是举人,那眼前的两个孩子,看着都如此的年轻,觉得又不可能。

最后他还是把视线落到了李西身上。

这个年纪是对上了,可身上却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样子。

季斯年在几人身上游走,都怪他没有让人问清楚。

最终,他把目光定在了李青云的身上,这个小娃子,身上的书卷气倒是挺浓厚,举手投足之间气度不凡。

倒像是个读书人,可跟举人的年纪不太符合,一时之间他也是犯了难。

本该不能怠慢人家,可他现在完全拿捏不准哪个是魏公的学生。

不过,为了避免尴尬,他还是朝着那最年长的李铁头拱手一拜,“季某受魏公所托,在此等候多时,大家一路劳顿,都受累了,这大冷天的,季某己安排好了住处,快随我进城。”

话音刚落,一阵寒风吹来,吹得他的大氅烈烈作响,却丝毫未能撼动他分毫。

周身散发着一种长期身居高位的自信与威严,没有数十载官场生涯,压根就历练不出这样的气度。

虽说季斯年穿着寻常衣服,可李青云一眼就瞧出了他的不凡。

见他阿翁愣在原地,不知道作何回复,只好上前,朝着季斯年拱手作揖道:

“我是魏夫子的学生李逸之,有劳季大人了。”

季斯年听着李青云说他是魏公的弟子,眼睛不禁颤了颤,这孩子都还不满十岁吧!就成举人了?!

李青云考中举人的消息,在整个靖安州还是挺出名的,可这里到底是京城,离靖安州十万八千里远,没有听闻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虽说季斯年心里头大为震惊,可转念一想,这是魏公的学生,心中到底平复了一些,“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相互寒暄了几句,季斯年便带着李青云一家进了城。

此时的尚书府。

“你是说,是老爷亲自接的人?!”尚书府当家主母何氏简首难以置信。

随之而来的是愤怒与委屈,“我跟了他几十年,竟然还是比不上一个外室。”

“夫人,你也别生气,老爷当时不也是被那女人算计的,而且老夫人说了,那女的生下的孩子以后也是要过继到你的名下的。”身边婢女安抚道。

一说到孩子,何氏眼神黯淡了下去,同时气愤也消了几分。

说到底就是没有儿子,不然也没有必要接那外室进京。

她摸了摸肚子,若是她有自己的孩子,完全可以不让外面的女人进门。

“不是说,还要过几日才到吗,怎么提前了?”何氏烦闷的端起桌上的茶盏,大口喝了半盏下去。

“这个奴婢不知,兴许急着来京城,所以提前了几日。”

何氏继续问道:“那为什么这么久了,还没见老爷带人回来?”

“奴婢打听得来的消息是,老爷把人安排在了外面的宅子里。”

何氏眸色一沉,沉吟了片刻后对着身边的婢女道:

“你去打听一下,老爷把他们安顿在哪了,明日我去瞧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