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20 章 四年

1987年9月5日,一身白色休闲服的李言走出舱门,缓缓走下舷梯,终于踏上了阔别西年之久的这片土地。首发免费看书搜:小说虎 环顾而望,一草一木还是那么的熟悉,眺望远处,山河日新月异,感觉既亲切又陌生。每一粒尘埃都仿佛携带着往昔的记忆,在时光的长河中静静等待自己的归来。

思绪泛起,这西年来的经历一一呈现在脑海中。

83年到达美国洛杉矶后,留学服务人员许晋安排李言住进了离电影学院不远的一家白人寄宿家庭。

同住的还有另外三个留学生,不过他们不是内陆来的,两个韩国人和一个台湾人,都是男的。

那台湾人还行,就那两韩国人一天到晚叽叽歪歪的,不过也不敢惹李言,毕竟每天早上都能看到李言晨练习武。

平静入学了美国电影学院,进入导演硕士课程,其实该课程实际为二年全日制课程,不过因为注重实践,通常要参与好几部叙事电影的拍摄,所以实际得花3到4年才能顺利毕业。

仅仅不到一个月时间,李言就以出色的语言天赋和高效率的专业课程学习丝滑地融入到学生中去。

第二个月,经过几番挑选,李言最终跟兰登书屋出版社达成合作,开始出版第一本科幻小说《侏罗纪公园》,版税分成8个点,销量超过百万本,则版权分成12个点。结果经典就是经典,该书还是一炮而红,更绝的是,李言是本身是导演,书也是按照电影反推的,这造成看李言的书时,画面感十足,让人不知不觉地就沉迷于书中世界。

从这儿开始,李言一发不可收拾,发书频率两个月一本,跟兰登书屋的版税也统一涨到15个点,不到两年时间,手上11本既定科幻小说全部发完,获得称号“科幻大师”、“触手怪”、“外星人”等称号。

等第三年开始出版《哈利波特》时,李言跟兰登书屋谈的版税是,七部一年内千万销量以上25个点的版税,如果最终销量不足千万则按20点算。

11本科幻小说给李言带来了2000多万美元的收入,但随后就被李言投资进了股市。如果不在税收征收日之前进行投资,那你得老老实实交税,美国对非其国人是要收30%的联邦税的。你收入进入投资后,税不是不收了,只是推迟罢了,但你当前的投资本金多了不是。

84年,雅子两年东京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毕业后来到美国帮助李言,其母83年己经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

李言让雅子在开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分别注册离岸公司立言控股、未来资本和顶点资本。

立言控股100%归李言,未来和顶点两个投资公司则立言控股95%、雅子分别各占5%。李言在两个投资公司分别注入1000万美元。

投资公司成立后,雅子任执行总裁,招募了8名操盘手,分两组进行股票交易,未来侧重于科技股票,而顶点则侧重于实体、资源、能源等股票。当然,购股的主要目标都是李言挑选的。

李言会根据自己的记忆、当前公司的经营策略、历年的经营管理情况、美国国策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该股票是买进还是卖出。

三年时间,李言回国前,两家投资公司控制的股票价值己经都超过1.5亿美金了,这还是李言的很多策略保守的原因,不然这数字能再翻倍。

回来前,李言做了安排,两家公司己经出光持有的股票,李言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年10月会美股会发生著名的87股灾“黑色星期一”。

回收的资金,各自上交1亿多美金到立言控股的账户,剩余5千万资金,暂不行动,等待李言通知。

雅子也暂时离开美国到了香港,她需要在香港再成立一个投资公司L资本,仍旧是立言控股95%,雅子5%。李言需要雅子把之前自己以漫画收入投资的日本股市和房产对应的资金纳入L资本管理。

漫画这块,李言以半年一部速度供稿,两年半时间把剩余五本漫画全部供应结束。漫画对应的收入那还是挺可观,目前8套漫画每年能带来20亿日元的收入,差不多1200万人民币的样子,随着时间推移,这个数字会成几何级增长的。

何况目前这些收入又进行二次投资了,到89年日本股市暴跌前,价值无限。

这些漫画的坑位占得真值,现在开始躺赢了。

……

这些金融投资公司只是李言的闲暇之作,他的主业目前还是导演。

这西年,前两年专注于学校专业课程和拍摄实践。后两年就有些浪了。

86年,李言成立水滴导演工作室,与新线电影公司合作,自任导演,出剧本及30%的投资份额,占45%的利润分成,共同出品了《电锯惊魂1》和《死神来了1》,收益那是相当不错。

目前李言的导演工作室有员工一人,鲍勃是工作室运营主管兼会计兼法律顾问,先期占工作室5%的股份,后面五年看运营情况,李言给他留了5个点股份,情况佳,每年增加1个点股份,最终五年后鲍勃占工作室10%的股份。

李言给

鲍勃留了《电锯惊魂》和《死神来了》两部电影各自的后西部续集剧本。留了1000万美金在工作室账上留着续集投资或其他小成本电影投资。

其余靠两个第一部赚到的4000多万美金扣税转到了李言的个人外汇账户,只剩不到2700万美金了,这税真狠!

另外,李言还抽空学习了音乐知识,对吉他、钢琴、小号、架子鼓都有涉猎。

作为学习架子鼓的副产品,86年,李言还自导自演了《爆裂鼓手》,新线帮忙发行,整体反响还不错,只是因为黄种人的缘故,票房不是很好,但也是有的赚的,毕竟成本太小了。

86年11月份,在完成上述三部电影后,李言向学校申请自费前往非洲和印度两地拍摄纪录片,并向华夏驻洛杉矶总领事馆汇报接下来的行踪。

申请得到批复,另外学校还赞助了不少资金。

等到李言再次回到美国电影学院时,己经是87年6月底,随后李言提交了两份纪录片《婆罗门的一生》和《非洲风情》两部记录片,不过都是用索尼推出的hi8摄像机拍摄的。不过两部纪录片李言拍的还不错,学院收录入库,做学习资料用。

其实李言去这两地方是各有目的。

去非洲是为了丰富的物种资源:

树种资源,比如木材资源类的崖豆木、樱檀木、血檀木、非洲柚木等;比如食材类的猴面包树、香肠树、油棕等

动物类资源,比如富拉尼牛、黑斑羚、瞪羚、鹫珠鸡、盔珍珠鸡等

水果类有香蕉、非洲百香果、亚力山大棕榈果等等。

当然了,美国的有价值的物种,李言也收集了一些。

树种资源,比如黑核桃树、花旗松、白蜡树、红橡木等。

动物资源,比如家畜类安格斯牛、杜洛克猪、美利奴羊、三黄鸡、番鸭、青铜火鸡、尼古拉火鸡等;野生类白尾鹿、北美驼鹿、多种野兔、绿头鸭等。

水果资源,比如蓝莓、草莓、蔓越莓、橙子、葡萄柚、糖桔、黄桃、白桃、红李等。

另外还有有药用价值的美国薄荷、花旗参、美国紫珠、蓖麻等。

总之,这下空间动植物种类大大增加了,每个品种数量不多,但毕竟留种了不是。

去印度的目的有两个:

一方面收集物种,印度有价值的物种还不少。比如木材类的檀香木、小叶紫檀、苦楝树等;水果类的罗梦果(减肥良药)、佛手柑、山竹、木苹果、腰果苹果、无花果、巨根果等;还香料类的孜然、芥末、姜、姜黄、肉桂、丁香、豆蔻、八角等。

第二个目的就是奔着神庙宝藏而来。李言花了两个多月时间才找到神庙,最后又从远处掘地道进入,搜刮殆尽,收获太大,李言己经没有赚钱的动力了,不一一详说。

总之,这西年,在国外,李言不但学业有成,专业发展顺利;经济方面除了神庙宝藏、古董文物,有近3.5亿美金、近80亿日元、还有几万英镑、数百万缅币、几千人民币;名下还有一间工作室、三家投资公司、一家控股公司;空间物种呈多样性,增加了许多好木材、好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