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9月10日,李言着一身藏青色中山装,步履稳健地走进了电影学院阶梯教室,今儿大课,87级几个系的学生都集中在一起上《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首发免费看书搜:顶点小说网
座位上,表演系的同学们最为活跃。
张嘉译对着张子健和刘奕君就是一通输出:“知道以前咱们电影史课是分开上的吗?”
张子健捧哏:“不知道,为啥?今儿看这情况好像是一起上的吧?”
旁边刘奕君冒了一句:“为啥?”
张嘉译得意洋洋地说道:“这也就是哥们打听的好,听着啊。”
接着摇头晃脑地说起来:“以前分开上呢,你们知道的,都是年纪挺大的老教授给学生讲课,声音不够大,后面听不到,没办法只能采取小班讲课的方式;今儿这课主讲的老师可不一般。”
说着说着,张嘉译竟然有意卖起了关子,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两人,等着两人捧哏,见两人不识逗的样子,正准备接着说时,无意瞥了一眼,顿时合不拢嘴,喃喃地说道:“来了来了,果然没错!”
这时,教室里的嘈杂声渐渐平息,学生们都齐刷刷地望着讲台上那道挺拔的身影。
好些个女生都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果然,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李言西年不在学校,但学校至今流传着他的美名。
讲台上,李言摆好讲义,虽然他用不着,但仪式感是必须的。
抬手在黑板上用楷书写下“李言”二字,转过身,微微一笑,露出8颗亮白牙齿,显得忒职业化了,开口说道:“同学们好,我叫李言,从今天起,由我来给大家讲《中国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这两门课。”
......
自从李言回国在电影学院重新开课之后,西土城路4号的校园内外一日比一日热闹,各大院校的女生是一批接着一批地到电影学院来晃悠,不择手段地混进校园,实在混不进去的就在大门口晃荡着,只为看一眼传说中的“赛潘安”到底有多俊美。就连那中戏85届有“五朵金花”之称的巩俐、史可、伍宇娟等也组队来瞧热闹。
李言见到巩俐的时候还很纳闷,不是说她正在跟老谋子拍《红高粱》吗?这么闲!
巩俐呢,倒不是对“赛潘安”这个绰号代表的人感兴趣,只是听老谋子和顾长卫谈论过这么一个同届同学,话里话外,这是一位惊才绝艳的人物。所以回校处理事情时听其他几人谈论,一合计五人组就过来瞧瞧热闹了。
李言这段时间是身陷花丛中,见了太多这个时代的美女,不过基本都不是李言的菜,只能自做柳下惠,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说到老谋子,李言还真有点想他,老谋子既有老实本分的一面,又有狡黠之处,典型的西北黄土高原农民。你可以不耻他的花边新闻,但你不能否定他对中国电影发展所做的贡献。再说了,这花边新闻对电影学院出身的导演们是问题吗?是传统!大家都削尖脑袋往导演这行当里钻,为啥,不就是为了男女那点事?
当然了,李言老二不说老大,他自己也想这么干,只是他中意的花儿要不就还是幼齿,要不就可能才刚刚从妈妈房子里出来。
......
周末,老马来访,带来一件稀罕玩意。
14号院前院茶室,李言看了看桌上的金蚕,又看了看马未都脸上那有些得意的笑容,撇了撇嘴,说道:“好玩意,找我来出手?”
老马笑脸一收,淡淡地说道:“看不准,找你交流交流嘛。”
“找我看,看得着嘛,你不是跟王士襄老爷子认识吗?放着大师不找,找我这个二把刀。我看你纯粹就是来炫耀的!”李言假装气愤地说道。
老马不语,笑眯眯地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茶。
李言见状,心里顿时一阵嘀咕,让你炫耀,回头我就放些精品到收藏室里,让你流口水,让你羡慕嫉妒恨!
“我来找你约稿的。”老马见李言做咬牙切齿状,赶忙又说道:“上回那《情书》反响太热烈了,李还有十几袋读者来信在我们仓库呢,这我弄不来,回头你自己去拉。还有,这回你得帮帮忙,出个新稿。”
“行吧,等着,我去拿给你。”李言起身去了书房。
李言把《花束般的恋爱》的稿件交给了马未都,老马兴高采烈地走了,今儿不但买了件稀罕物件,还薅到了羊毛!
李言看到老马那神采飞扬的样子,颇为无语。
送走老马,回到院子里,李言收拾了一下,想了想,又拿出《北平无战事》的稿子出门了。
......
《当代》杂志编辑部,李言跟龙编辑相对而坐,李言喝茶,龙编辑正在翻看稿件,边看还边说道:“你的书跟别人的就不一样,画面感特强,得劲!”不一会儿龙编辑就沉浸了下去,李言又等了会儿,见龙编辑正全神贯注地看着书稿,摇了摇头,便起身离开了,稿费的事再说吧,反正少不了自己的。
回去路上,李言盘算着,还有《人
鬼情未了》和《泰坦尼克号》没有出版,泰坦好说,离电影拍摄上映时间还早着,《人鬼情未了》记忆中好像在90年上映的,那拍摄时间就这两年了,可能这会儿人家导演的想法或者剧本都出现了。算了,不冒险,人鬼废掉了,不出版,尽快找兰登书屋把《泰坦尼克号》出版掉才是正事。
想到这儿,李言拐了个弯往邮电局去,在邮电局打了个电话给待在香江的雅子,让她联系兰登书屋那边派人来内地。
......
14号院,李言在躺椅上闭目养神,心里盘算着最近要不要再开些新书,国内国外都要薅一些,要想以后躺平,现在就得把底子打厚实点,但是李言又不太愿意薅国内那些作家的书不,给人留些饭碗。
后世的影视圈大热作品基本都是改编自几大网文网站上的热门ip,要不国内的就这么着吧,不薅了,等到了新世界首接收购或者参股几大网站即可。
想了又想,得薅韩国影视圈的羊毛,不谈给它掘了根,狠狠砍一刀,让它成不了大气候应该不成问题吧。就这么办,干脆连香江后世的一些经典之作一起薅了。首接写成剧本,让雅子派律师在韩国、香江进行注册,自己拍不拍再说,先断了它的根!
李言一砸手,就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