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10 章 春日暇记

短片《调音师》的事暂告一段落,凯子哥他们又去闭关搞自己的短片剧本了,这段时间大家经常交流,都说有灵感了。首发免费看书搜:e小说

李言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下,终于舒了口气,轻松了。其实李言是个懒散的人,能躺着绝对不站着,可惜人生在世,总有些事情推着你前进。想要长久躺平,当前还是要多做一些事情的。

3月底,当代杂志龙编辑带来两麻袋读者来信,顺便跟李言再约稿。李言的《无悔追踪》带动两期当代杂志销量上涨效果非常明显,编辑部开会决定加大对李言的拉拢。

李言同意了尽快创作下一部作品,不过下一部作品登刊的稿费就变成千字12块了。

……

李言带着大妹拆读者来信。

大妹拆,李言看,大妹时不时的惊呼一下,因为许多信封里不单单有信纸,还有钱票。

这年头的读者非常关心作家的生活,很多人把自己省吃俭用下来的钱票寄给作家用以改善生活。不开玩笑,很多作家生活那叫一个穷困潦倒,想写出好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

李言在想,以后是否有必要打些檀木架子,把这些读者来信收藏起来做纪念。时间长了、作品多了以后,估计一个院放不下,还得学习童话大王老郑的做法。

想到院子,李言心思泛起。

那些买的胡家的院子还是要尽快大修一下,一个是保护建筑物,第二个是当前好些个规定还没有出台,这些西合院无论是维修还是改建都好弄,往后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

想到这儿,李言都有些坐不住了。不过还是耐着性子把信拆完看完,有些需要回复的做个记录。

晚上,一家人围桌吃饭时,李言告知了家人自己买了十几院子的事。

“哥,我家发达了?!”大妹激动地问道。

“也不算是发达吧,就你哥我出版了几本书和漫画,挣了些钱。”李言淡定的说道。

“爸,林姨,这些院子我打算近期维修改造一下,后海北沿的那三套院我们自家住,海子对面的那16套留着出租,这国家都说改革了,我估摸着后面做生意的人不会少。”

“回头我找人来看看怎么修缮和改造,回头开始改造的时候,您下班去转转,帮我看着点,我这还得忙学校的事,走不开。”李言对着李博文说道。

李言差点就想说:要不老爸你就提前退休得了。

“行,回头我和你爸都去看看。”林姨知道李言是个大气的人,买了院子肯定要拉着全家一起住,也就没推辞。

李博文现在多少有点妻管严的意思,林姨这么说了,他也就没再说什么。

“哦!哦!有大院子住了!”小妹和小弟还小,听到现在也终于反应过来,挺欢乐的。

“你那什么漫画挺赚钱啊,能买这么多院子!”林姨有些疑惑,又不是个藏事的人,忍不住问了出来。

“他那漫画挣的是日本人的钱,挺多!”李博文也忍不住了,这事当时大儿子跟他说的时候没说能不能跟家里讲,他就一首憋在心里。

接着又对李言说道“我有个战友在市建筑单位,我去找他来看看院子怎么修。”

“好的,那麻烦您了,就跟他约下周末来看看,我到时候回来跟他商量。”李言本来就嫌麻烦,李博文把事接过去了,他就开心。

……

次日,李言拎着大包小包的去看望师父刘姥爷,闲聊了一通,老同学张为民现在驻守在南边,还算安全,不过这都好多年没回来了。

下午又哼哧哼哧地拎着一大堆肉食跑到什刹海武校看师父杨东海和亲师弟师妹们。

闲聊中得知,小李子李联杰还是因为伤病的原因退役了,前几天刚被一香港导演请去河南拍电影了。看来自己的中医本领加灵水也没能改变小李子的命运。

师弟师妹们都14、5岁了,一晃几年过去就都成年了,文化水平都不太高,身手倒是不错,长得还都一般,这成年以后干啥好呢,李言有点发愁,师父到时候怕是管不了太多,自己得看着点,毕竟从小亲厚到大。

其实等成年后送到香江的剧组锻炼锻炼,日后做武术指导、做着幕后工作也可以,李言心里盘算着。

晚上,李言又回到了学校,给这群难兄难弟们改善伙食来了。凯子哥、老谋子他们对李言时不时的带回一大堆吃的己经见怪不怪了,也知道李言也是好心好意。帮助别人不怕,就怕别人不领情,目前看来李言的做法还是很有成效的,大部分人都承他的情。

无事,闲得蛋痛,李言说是喜好清闲,但游手好闲了几天后,觉得是时候找点事情做做。想到答应当代杂志龙编辑的第二部小说,于是就开始了新的创作。

如果说第一部《无悔追踪》刻画了动荡的北京城,展现了重大历史事件对普通人和知识分子命运的影响,高度还原了历史。

那么李言准备写的第二部谍战小说《黎明之前》,其电视剧采取了类似美剧的拍摄模式,情节紧张刺激。李言把画面改成文字,得保留剧情快速的节奏

,篇篇要有爆点,结尾得留悬念,才能引人入胜。

李言写了大概2万字的大纲,之后就按照每天1万5千字左右的速度赶稿。

周末,赶回家的李言见到了老李的战友周叔,周叔他们单位最近也接过不少西合院维护改建的活,有经验。

李言带着一家子和周叔一起查看了所有的西合院。后海这边的三套院子,状况还不错,后面就是水、电、暖气、排水等基础设施升级,14号和16号院因为要住人,厨房、卫生间都要改建、另加现代化的设备等等。14号院李言自住,二进院,后院住人,要住得舒服;前院要改得更现代化一点,李言打算做工作室用。

15号院,主要就是维护修缮、加建消防设施,加高院墙、做好防护措施,以后就做个高档木制品展览馆之类。空间里那么多好木料,不用来diy,搞搞艺术品,太可惜了。

对面前海北沿的16个院子,大同小异,考虑到后期基本都是商用,把院里正房部分都抬高,做成二层建筑,其余暂时不变,当然,要升级改造水电等基础。

李言提了一大堆要求,周叔表示这些要求都能达成,需要跟街道办等部门对接的,也由他们单位去对接。

李言心想,这个好!啥事都不需要操心了,单纯出钱就好。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那就不是个事儿,爽!

李言就把房子的事都交给李博文和林姨了,等签好合同,李言打钱开工!

忙活完这些,李言又屁颠屁颠地回到学校闭关写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