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16 章 南行

这年头的道路状况还不是太完善,指示牌也不多,好在几年前二师弟他们跟师父到他老家去了一趟,不然这趟旅程可就波折了。

104国道,虽然是国道,但也就靠近几大城市区域是柏油路面或水泥路面,其余好多路段仍是砂石路,不过也比许多路强上不少。一路经过廊坊、天津武清、沧州,到达德州,转道105国道,八、九十公里就进入茌平县。

茌平县是个好地方,因建城在茌山平陆处,故而得名茌平。其历史悠久,境内有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址,是黄河流域古文明发源地之一。

李言开车跟在二师弟的车后面前行,回想着以前看到的茌平县资料,颇有些感叹,师父老家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难怪想着回来养老,除了亲情因素外,这好山好水也是原因之一吧。

杨庄,师父老家村子,李言他们两辆车子在村外老远处就引起了村口一群正在晒太阳、闲聊的大爷大妈们的注意。

李言眼神好,老远就望见了人群中的师父,等到车子抵近,人群中的师父也站了起来,显然看到了前车正把头伸出窗外喊着的三师弟。

人群中有声响起:“三爷,这是你那群京城的徒弟来了?问问狗剩他们几个是啥情况呢,跟着出去一年了,连个信儿都没回。”

“嗯,回头我问问,等会儿都来喝茶,你自己问也行。”

杨东海说完,便前头领着,往家走去。

村子中间,三间大瓦房,门口的地虽是泥地,但却夯得非常结实。

下车,李言从后备箱里拿出两个挺大的檀木盒子,这是李言特地做出来装人参的,里面有五个隔层,各装一只人参。示意师弟师妹们把酒坛、茶叶、鹿肉搬下来,众人拥着师父就往堂屋走去。

进了堂屋,李言立刻就把手中的檀木盒子递给了杨东海:“师父,您先把这个收起来,这里头是10根人参,药效不错!”

杨东海接过盒子,也没多言,转身进了里屋。

等再出来,李言又介绍起药酒:“这酒,您也喝过,劲儿大,您可别贪杯咯!”

听着李言有些俏皮的话,杨东海伸手在他肩膀上狠狠拍了两下,没好气地说道:“你要么不来,来了还调侃师父是吧!“

”师父,我这是关心您!您呐,得好好保养身体,将来还能看到玄孙出世,五世同堂!”李言边说边拉着雅子和李若彤上前,“看看,我给您带来的两位徒弟媳妇,还有两儿子!”

“媳妇,喊师父!儿子,喊爷爷!”

“师父!” 、”师父!“、“爷爷!”、“耶...耶!”。最后那声是铁蛋的,吐词还有些不清晰。

“好!好!好!”杨东海颇为欣慰的看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徒弟媳妇,还有两个露出懵懂无知神态的小屁孩,首点头。这会儿他也不谈什么党纪国法了,到了这个年纪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唯有后代传承才能引起心绪波动。

师父、徒弟一顿问候寒暄。

正说着话时,门外涌进一拨人来,为首的正是村口出言问询的那位大爷。

进门就冲着二师弟问道:“周小兄弟,我那孙儿狗剩他们几个过年咋没有回来,连个信都没有。”

二师弟闻言,抬手抱拳,有些讪讪说道:“大爷,真对不住了,去年人手少,事情多,忙不过来,大家都没有休息的时间。您放心,今年我到香江后就给他们放个假,让他们回来看看!”

“哦哦,忙点好,没其他事发生,我就放心了,不用特意给他们放假,让他们空闲的时候回来就行!”

“好的!好的!”

“三爷,没事那我们回了。”

说着,一群人又一股脑地出去了,恰似一阵风,打了个旋儿,就消失了,李言还没来得及打招呼,看看杨东海的表情,似乎见怪不怪,习惯了这帮人的行事作风。

.......

晚饭,就师父徒弟几人一起吃的,也没外人,关于师父的那些后辈的情况,李言也没多问,看看师父的境况,不像有特别的事发生,以后再说吧。

李言他们人多,还有女人孩子,师父家里住不下,村里也不方便借宿。于是李言干脆跟师父道别,一行人去往县城找宾馆住宿。

不过在县城还是没能住下,仅有的一家招待所、一家宾馆竟然都要单位介绍信。没办法李言一行只能往东开了百十多公里,赶到济南才寻得酒店住了下来。

次日,早起继续南行,道路好了不少,经过徐州,下车稍作休息,接着继续赶路,一口开到南京才停下住宿休息。

这时候的南京存在感还是挺强的,不像后世被手下十二个小弟调侃为“徽京”。

不赶时间,又刚好到了南京地界,于是众人商议后就在南京游玩了两天,去了总统府、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明孝陵玄武湖公园、夫子庙等地。

游玩后,李言发现雅子有些沉默,略作思索,就明白为何如此。李言也没多说什么,只是拥抱以作安慰。心想:唾弃小鬼子的兽行是应该的,但不必太难过,如今你己经在给过去的那些

畜生赎罪了。以父系论,之前是美国人,如今是华国香江人,给华国人生孩子,盯着日本经济薅羊毛,以后还要继续努力盯着日本薅各种羊毛!好好干!

或许以前自己霍霍雅子,也有这方面的一丝阴暗想法也说不定,李言摩挲着下巴,想到。

......

既然当做游玩之旅,众人到达苏州后也停了下来,参观了不少景点,比如拙政园、狮子林、留园、寒山寺、虎丘山、山塘街等。

与南京相比,虽然都是同处江南,但人文景观各有不同,在南京感受到的是历史的厚重,而苏州则是水乡的温婉绵柔。

次日继续东行,终于到达了此次自驾行的终点--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