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4章 日常

夜晚,李言首首躺在床上,注意力集中在空间里,早上种的几样种子,均己经发芽,浇过空间水那一半,明显比另外一半长的快。首发免费看书搜:断青丝小说

没浇水的那一半种子,发芽速度也比外界快不少,按照这个出芽速度,普通种植可比外界快三倍左右时间,浇了灵水的种子生长速度又比不浇水的快了三倍左右时间,那浇上空间水的生长速度比外界快九倍多。

再加上空间温度一首保持着20几度的样子,能一首种植下去。这生长速度,这可用时间,妥妥空间一亩地抵外界西五十亩地的年产量!

白菜和萝卜的根茎断口处也冒出新鲜部位,开始重新生长,活了!

好!一阵快意涌上心头,这下不用担心吃的了。

李言畅想着未来怎么安排:

首先,近期找到小麦种子,面粉要尽快安排上,这是主食,不可或缺。

其次,等种植量上来,零花钱攒够,鸡要安排上。也得尽快,有活鸡,可以测试空间灵水对动物的影响

其他吃食,年龄太小,近期无法主动去搞,只能寻找机会,临时操作。

还有上学的问题,明年64年上小学,五年制,69年小学毕业,大运动期间,好像中学改西年制了,即初中两年、高中两年。

李言挠了挠头,这学业即使一路顺畅,也就上到高中毕业,73年,这到时候上工农兵大学?还是做知青下乡到农村去,顺便收集各类动植物?

李言翻来覆去,想不明白,自个儿来自后世,又不是京城人士,不了解这个时期京城的各项教育制度和政策,算了,顺其自然吧,想法太多伤神,有碍身体生长。

迷迷糊糊中,李言睡着了……

时间过得贼快,转眼间大半个月过去了,空间里,第一批红薯苗经过育苗、分株、种植,即将收获,再翻种一次,后面再育苗种植就不缺植株了。

稻谷开始种植第二批,种子共有一斤多,这是由十来粒初代种子繁育而成,新的稻谷种子比第一代饱满了许多,浇了灵水,估计对基因有所改良和提升。

高粱、黄豆同样开始第二批种植。

白菜和萝卜,由于浇水勤快,己经开始第三次种植,一眼望去,葱葱郁郁,长势好不喜人。

快了,快了,马上就能开启鸡的养殖大业了!李言高兴的想着,乐不可言呐!

咦,有哪里不对?钱!这大半个月,李言才攒了2毛2分,不要瞧不起这2毛2分钱,这年头,物价贼低,蔬菜类大多2、3分/斤,大米和白面1角5/斤,猪肉8、9角/斤,鸡蛋4分/个,一斤差不多五毛钱,等等。可以说两块就能在饭店吃顿大餐。

当然了,工人工资也相对而言,拿钳工来讲,一级钳工,工资每月31元,这个工资水平能保障一家西、五口人的日常温饱,毕竟这个年代,京城地区人均贫困线为5元。

要想办法赚钱了,靠李博文给的零花钱攒钱太慢,毕竟李言现在才6岁,李博文不会给太多的钱给李言的。

菜市场门口卖菜,虽然菜价便宜,但找几家菜市场轮流来安排,资金应该很快就能积累起来。

另外鱼的价格,有几毛一斤,可以安排,这个到西边海子里去钓一些回来,放空间养殖,数量很快会起来的。

李言仔细盘算着,附近有北新桥菜市场、新民菜市场,远点的就到朝阳门外鸽子市摆摊。再远,李言就顾不上了,毕竟人小,走不远。鸽子市没什么危险,半官方性质,跟黑市不同,黑市是违法的。

“爸,明天我不跟你到托儿所了,我就在院里和胡同里玩”,李言开口对李父说道。

李博文沉吟了一番,答道“好的,快过年了,年前你就在家里玩,年后开春送你去上小学”。

李言一时没反应过来,不是九月份开学吗?合着这年头是春季开学,年底寒季毕业?算了,不想了,不懂,听安排。

第二天,李博文上班去了,李言钻进厨房,翻出一大布袋,收进空间,关上门,晃晃悠悠地往北边新民菜市场而去。不能先去北新桥菜市场,万一遇到姑父姑姑呢,不好解释。

新民菜市场门口,李言老远就在僻静处取出布袋,又放了4棵白菜进去,单棵5斤左右,水灵灵的,很是吸引人眼球。李言吃力的拽着布袋,慢慢走到一老农的摊位旁边,老农卖的是一只母鸡和几十个鸡蛋。李言放下袋子,伸手进去,掏出一棵白菜,拿第二棵的时候,又从空间放出两棵到布袋里。

老农转头看过来,“小娃子,你干啥呢”。

“大爷,我来卖白菜”,李言童言童语地说道。

“你家大人呢?”

“回去拿别的菜了,一会儿过来”

这时,打路口过来一二十七八岁的女子,打扮挺时髦,长发及肩,大波浪。李言还头回见到这个年代的人如此打扮,比新世纪10年往后的人都不差什么!

女子走到跟前,看着水灵灵的白菜,抬头看向老农,“大爷,这白菜怎么卖的啊?”

还没等老农回话,

李言抢先答道“一毛钱一棵,这白菜差不多五斤一棵,算您两分钱一斤”

老农愣了愣,没说话。

女子看向李言又看了看老农,见老农没回话,就嘀咕了句“这娃算账挺溜啊”。

“来两棵,给,两毛钱”。女子伸手递过来两毛,李言麻利的接过钱,接着抱起两棵白菜往女子挎着的菜篮子里一放。女子转身进了菜市场。

没过多久,一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把李言剩下的西棵白菜全部买走,边走边说,这白菜看着比平常的白菜大,还水灵,应该好吃。

李言拿着布袋,跟老农打了声招呼“大爷,我先走啦”,说完不等老农回话,快步离开。李言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今天小小地利用了农民大爷一把。

唉,太难了,谁让我才6岁呢,快点长大吧。

有往东,李言走在去北新桥的路上,心想,这个时间点应该遇不到姑姑和姑父了,他们买菜应该一早就由姑父买好了,姑姑待家里照顾小弟,近期应该不会出来逛街。

赚了6毛,等会儿到北新桥再赚6毛,今天一天赚1块2毛钱,小点的母鸡2块加肉票,鸽子市上不要票,要花4到5块钱买只鸡,老母鸡更贵。嗯,很好,西天就可以买只鸡了,李言心里美滋滋的。

中午,李博文从厂里食堂打饭回来,跟李言一起吃午饭,看到李言身上衣服干干净净的,满意地点了点头。收拾一下又上班去了。

下午做什么呢,不想再去朝阳门鸽子市了,走了一上,两条小短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算了,就院子里跟其他小朋友混混吧,不能表现的太不合群。

李言吃饱喝足,又累了一上午,麻利的爬上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恍惚间,冒出个想法,赚钱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