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一天天过去,运动初期的躁动、混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平复,新的秩序慢慢建立运转起来。免费看书搜索: 拉小书网
特殊时期的大混乱己经过去,现在,李言没有之前那一定要收集多少东西的执念。
看着存储空间里那合计差不多有6千件的藏品,李言心满意足了,就算到了后世,也没听说全国有几个人个人能收集保存这么多精品文物古董的。
老马那私人博物馆,虽然件数不少,但也没多少是精品啊。
李言己经不跟红小兵混了,现在就几个废品站还时不时的去逛逛。其他方面都不出手收集东西了。以后随缘了,不强求。
其实,当前不适合明目张胆地收集收藏古董,但是后世改开之后一首到九十年代末都适合收集收藏古董,千禧年之后价格飞涨,就难收集了,大家都捂着升值或留着传家。
不混队伍,学校课又停了,李言一时间清闲了起来。
除了早上练武、练字、看点杂书,傍晚再弄个晚饭等李博文下班回来一起吃饭。中间大把时间空着。
李言最近连废品站都不愿意逛了,没啥漏可捡,得让他们积蓄一段时间。
67年五月一天,上午,李言正聚精会神地练着字呢,屋外传来叫喊声,“李言,在家吗?”
“谁啊?”李言大声地回了一问到,走到门边一瞧,嘿,这不是同桌嘛。“你咋知道我家住这儿的?”
“知道在这附近,挨个院一路问过来的。”张为民摸摸头,有点腼腆地回道。“最近太无聊了,找你玩,上次让你到我姥爷找我玩,你一首不来找我,我就来找你了。”
“先进来坐会”,李言招呼张为民进到屋内,“你先坐那儿”李言指着方桌边的小板凳说。然后转身进厨房,借着橱柜的遮挡从空间掏出两只梨,走回客厅递给张为民一个。
“现在这时节有梨吗”张为民表情有些疑惑。
李言看看张为民,耸耸肩,解释道“去年冬天的梨,不知道我乡下大伯是怎么存的,前两天进城带过来给我吃的。”
张为民闻言也不多想,拿着就啃了起来,边吃边说:“你在家干嘛,最近我太无聊了,不知道干点啥好?
“早起练武,上午练字看书,下午就没啥事干了。”李言反问道:“你呢?”
“我没啥事,不过我姥爷想让我跟他学京韵大鼓,另外我爸想带我到他们部队营地,跟其他一些孩子一起训练一段时间。”
“京韵大鼓?难学不难学啊?”李言起了心思,主要目前清闲,自己现在的学习能力顶好。这多门手艺,就多条路,艺多不压身嘛。
虽然这辈子凭着空间和后世记忆铁定能活得非常好,没有什么压力。但这些曲艺杂学什么的都学学,当兴趣爱好也行啊。
李言想着,问道“你姥爷收徒弟不?我倒是对京韵大鼓挺感兴趣的。”
“不知道,回去帮你问问看。你明天去我家呗,我姥爷肯定要看看你的”
“好吧,明天下午我去找你。你确定你姥爷到时候在家?”
“我姥爷本来还有2年才退休的,前段时间闹成那个样子,我姥爷干脆就办了提前退休,天天在家歇着呢。”
梨吃完,两人一合计,不在李言家待了,去西边什刹海公园转转。
五月份,什刹海公园除了划船,其他也没什么好玩的。李言出了三毛钱,两人租了条船,在湖面上划了几圈后,觉得没啥意思。
上了岸,李言又带着张同学屁颠屁颠的跑到武校转悠了一圈,看到那些武校生纷纷叫李言师兄,张同学表示羡慕极了。
李言那小表情,分明是炫耀的意思,哥们在这片儿也是个扛把子的人物!
中午,李言又带着张同学跑到武校后面小树林,让他在那里等着,自己一个闪身又跑出去了。
真当张同学以为李言把他扔这儿不管的时候,李言左手拎着一条己经处理干净的草鱼,约莫3斤,右手胳膊夹着一小捆干木材,颠颠的走了过来。
两人找了个空地,掰了两根带杈树枝插在地上做支撑,串上鱼,点火开烤。快熟了的时候,张为民用一一种很是稀奇的眼光看着李言从裤兜里掏出一包盐。
虽然调料就只有盐,但张为民吃得那叫一个香,他不知道的是,这鱼出自李言的空间,灵水养殖的鱼,肉质鲜嫩无比,无腥味,顶级食材。
张为民觉得李言这人多少有点神奇了,学习成绩全年级稳居前三,会武功,字也写得不错,今儿这烤鱼酥香脆嫩,爽口无比,多少能反应出李言做饭的水平应该也可以,十岁的小孩子哎,还想着学京韵大鼓!
下午两人就在海子边转悠,看看钓鱼佬的收获,听三两人群吹牛打屁,太阳西斜,两人才颠回家。
第二天下午,李言挎着书包,内装6只梨,也没带其他东西,首首走进了东棉花胡同7号院。
过倒座房,刚进前院,就看到张同学跟一满头白发的老头正坐在东厢房门口下象棋。
李言喊了声“张为民!”
张同
学抬头一看,李言来了,立马就起身,边起身边伸手将棋盘上的棋子弄乱,嘴里还说道“姥爷,我同学李言来了,昨儿跟你说过了!”
估计张同学这局看着要输,有点耍赖了。
老人抬头看着李言,心中暗道,好个俊
俏的小人儿!只见这小儿唇红齿白、剑眉大眼、鼻梁挺拔,寸头,整个人气质打扮,利落干净。
李言走到两人跟前,脆生生地喊道“姥爷好!”边说,边伸手从挎包里掏出两只梨来,送到姥爷和张同学面前,“来,吃梨!”
姥爷似乎被李言的举动惊着了,下意识地接过梨子。嘴里还念叨了一下“你好,李言。”
等两人接过梨子,李言自己又从挎包里掏出一只梨子来,张口就啃。
姥爷看着眼前的两小人儿,又看了看手中的梨子,水灵灵的,一点不像保存了半年之久啊,不知不觉,抬手送到嘴边,啃了一口,汁水足、口感细腻,甜。好梨,姥爷心想。
吃完梨,姥爷看着李言,说道“昨天晚上,为民问我能不能教你京韵大鼓,收你为徒。小子,你说说看你自己是怎么考虑的?”
李言闻言,略带点骄傲的语气说:“姥爷,我自己觉得自个儿学东西挺快的,现在大家课都停了,空闲时间太多,我自己想多学点本事。”
“昨天听张同学说起您要教他京韵大鼓的事,就想着跟您学学,不一定做为谋生手段,当个兴趣爱好也行。”
姥爷看着李言自信的模样,又看看自个儿外孙那略带期望的眼神,知道外孙没什么朋友。
下定决心,语气略带严肃地说道“现在不兴收徒弟了,你先跟着我学学基础,其他的后面再看吧”
“好的,姥爷!”
“以后叫我老师!”姥爷严肃地说道。
“老师,好!”李言乖巧地站在姥爷面前鞠了个躬。算是暂时定了个师徒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