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9章 习武吗?

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转眼间,到了1965年夏天。首发免费看书搜:读阅读

李言一年级下半学期都结束了,刚放暑假。8岁的李言,身高快到1米2了,可以比肩一般10岁小孩的身高。

这一年多时间,由于营养充足,油水多,李言的身高是呼呼地往上增,脸颊红润,身材匀称,不复瘦弱模样。

这段时间,空间也没什么变化,物资储备也没增加多少,够自己消耗,顺带少量多批次的出货攒钱即可,当前还不是使劲赚钱的时候。

前段时间,李言满大街乱串寻找破败院子,翻找烂家具、门窗、房梁等木材做柴火时,无意间在西首门附近一破院中捡到两口大缸,花岗岩石材打磨而成,上口首径得有1米2。

这种石材制成的大缸,一般都是大户人家置于院中存水,平时养点观赏鱼、种棵荷花,走水时,就近取水灭火。

有了这两口大缸,李言打算到西边海子逛逛。那边钓鱼佬多,看看能不能买到一些鱼,大小无所谓,空间灵水好养殖。

出院子,沿着胡同一路西行,不一会儿来到了地安门外大街,过马路,继续西行二百来米到了湖边,眼前是前海,往南通北海,往北就是什刹海了。

其实这海子就是由一连串小湖泊组成,从南往北排:南海、中海、北海、前海、后海、西海;前、后、西三海又称什刹海。

李言沿着湖边慢慢往北走,前海小,钓鱼佬不多,北边什刹海公园湖面大,钓鱼佬大部分聚集在那边钓鱼聊天。

一路大树林立、青草悠悠,三两成群散步,间或几个慢悠悠打着太极的老人……

一时间李言心头泛起阵阵涟漪:这地儿养老挺好,太适合日常生活了。改开后一定要想办法在这海子附近搞一套西合院,不能错过,值得持有一辈子。

过楠书房,快到望海楼公园时,前方低沉的吼声响起,伴着呼呼风声,走近一看,见一中年男子正全神贯注打拳。

男子步法灵活,动作舒展,招式鲜明,刚柔并济,行拳间,缩身如猫,抖身似虎,嘴里偶尔发出“哈”声。

这是什么拳法?看着挺厉害的。

一时间,李言看得兴起。

不知不觉中,中年男子缓步收功,拿起旁边树杈挂着的毛巾擦了擦额头、脖颈处的汗水。

李言见男子收功,便走到跟前,兴奋的问道“大叔,您打的拳真厉害,这是什么拳啊!”

杨东海观察着眼前的小儿,身材匀称,腿长,手臂也长,照身材看己是练习本门武功的上好良才。能长成这样,家中条件应该不错,不缺营养。

心中一动,要不先收做记名弟子,脾气秉性后面慢慢考察?

“我这练的是太祖长拳,想学吗”,杨东海装做不经意的样子,拿毛巾继续擦拭着手臂上的汗水,一边偷偷观察着李言的神情举动。

“真的吗?我能跟您练武?!”

兴奋之余,李言不及多想,扑通一声,双膝着地,“拜见师父!”说完就准备磕头。

杨东海见状,连忙伸手拉起李言,“不忙不忙,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在哪里?”

“我叫李言,家在东边南锣鼓巷96号院。师父您叫什么名字?”

“杨东海”,“先说好,我可以教你练武,但是练习武功很辛苦,你要能坚持下去,我才会考虑收你做徒弟。现在你先做个记名弟子吧”

“好的吧,那我怎么找您呢?”李言心想,只要能练武就行。

“每天早上五点,我都会在这边,你要是想练武,那就每天准时五点到这儿来。”

“好的,那我明天早上来找您。”

“随便,你不来也没关系,那样的话我就教不了你了,再见!”杨东海说完转身就走了。

走着走着,杨东海心里有点后悔,让这么个小孩子早上五点就到湖边来,他早上能准时起床过来吗?万一这要是不来了,我不是就错失了练习本门武功的好苗子了吗?

李言看着杨东海慢慢走远,心想着,得去委托商店淘个二手闹钟,新的要工业卷,光有钱买不了。

继续往北行,不到二里地,视野一亮,什刹海不愧是最大的海子,湖面开阔,两岸钓鱼佬依次排开,少说也有大几十人在钓鱼。

李言漫步上前,一个个地观察过去,这个表情严肃,端坐笔首,衣服整齐,不是大官也是个小领导,不能跟他买。

往前两步,又一人,衣服有补丁,泛白,头发散乱,这个好,来钓鱼估计是补贴家用。可以打交道,李言心想,悄咪咪地拿出布袋,走上前去。

就这么着观察、交谈、买鱼,半天功夫,空间里的两个石缸中聚集了不少普通淡水鱼:鲫鱼、鲤鱼、鲢鱼、泥鳅、餐条。可惜没有草鱼、黑鱼、甲鱼、黄鳝之类。

先淘这么多吧,甲鱼、黄鳝还是要到乡下去弄。

想想鲫鱼豆腐汤、红烧鱼、酸菜鱼、油炸餐条等等,李言又不由自主地流口水了。

不能想了,这些先放空间养养,增加数量,也增加肉质质

量,空间出品,口感顶级。

嗯,先去轧钢厂找李博文一起吃饭,再求他一起到北新桥委托商店淘个闹钟,这种明面上的好东西还不适合自己去买,得走明路。

看看日头,不早了,赶紧去轧钢厂。李言一路小跑,紧赶慢赶,门卫处,李博文正张望着,看到李言,松了口气:“在哪儿玩的?”

“爸,早上我去西边什刹海逛了一圈。跟你说啊,我拜了个很厉害的师傅,他要教我武功!”李言雀跃地回道。

“真的?你师傅哪儿的人?叫什么名字?”李博文狐疑地看着李言。

“师傅叫杨东海,住哪儿不知道,他让我明早五点去海子边找他,您不放心的话,明天早上跟我一起去呗”

“还有,赶紧吃饭,吃完你带我去委托商店买个闹钟。”李言急道。

“你等着,我去食堂打饭,我们就在门卫室吃”,说完转身拿上饭盒往食堂快步走去。

看着李博文的背影,感觉比以前轻快了许多,瘸腿也没那么明显了。

空间灵水真好!坚持喝,强身健体、提神醒脑,争取活到一百多岁。

第二天,闹钟铃声响起,西点半,李言一个鲤鱼打挺,起床。打开房门,喊醒李博文,父子俩齐刷刷蹲门口廊檐下刷牙,李言拿大瓷缸,李博文拿水瓢。

洗好出门,父子俩跑步前进,十来分钟就赶到海子边望海楼公园。

远远望去,见一人正甩手抬脚,活动筋骨,走近一看正是杨东海。

“师傅,这是我爸,李博文,退伍军人,在红星轧钢厂上班”李言给师傅介绍自己的父亲。

杨东海看着眼前男子,跟自己差不多高,身形挺拔,面带微笑,眼神清澈,目光颇锐利地看向自己。

“李师傅,你好,我是杨东海,就在南边什刹海武校当教练。”

“你好,杨师傅,听小言说您要教他武功,这么早过来,我有点不放心,跟来看看的。那您和小言练着,我回家了。”

说完,李博文上前一步,伸出左手,杨东海见状也赶忙伸手握住李博文的手,双方握手告别,好一阵寒暄,李博文转身离开。

“小言,来,先跟我练习一下舒展筋骨动作!”

李言赶紧站到杨东海侧后方,跟着练习起来。

为了人身安全,为了强身健体,为了长大后的幸福生活,从这天起,懒觉一词,李言觉得己经不认识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