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14 章 高考、回京

李言考虑了许久,因为没有想到合适的理由,最终还是没有将高考即将重开的消息告知钱玲玲。免费看书搜索: 一路小说

对此,李言心中充斥着一股很强的内疚感,于是加倍地在其他方面补偿钱玲玲,比如三天两头搞只鸡炖炖,隔两天再换成麻辣兔子肉、红烧竹鼠肉等等,又或者在工作中对小钱嘘寒问暖、有问必答、细声细语的。搞得钱玲玲同志以为李言帅哥最近开窍了,打算追求自己。

三巨头观察到近期李言的反常举动,鬼鬼祟祟地讨论了一番,一致认为李言年龄到了,开始发春了。

李言本人一开始沉浸于愧疚感之中,没有察觉到异样。只是觉得小钱最近有些异常,跟自己说话老是脸红,时不时的还害羞地转身就跑,感觉老莫名其妙的。

后来某次偷听到三巨头的八卦议论,才反应过来自己最近的举动不妥,慢慢恢复了正常对待小钱。为此,钱玲玲还有点生气,好几天对李言爱理不理的。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己进入秋季许久。10月21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为标题报道了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的消息。22日,《人民日报》又发表教育部负责人就高考问题的答记者问,对报考条件等内容进行了补充。自此,高考重开!

那邦镇卫生所,对高考重开的消息,三巨头很淡定,年龄大了,工作还挺满意,不想再折腾了。比较关心李言和钱玲玲的高考诉求。

李言比较淡定,一方面是高考对自己来说没难度,只是选择哪所高校上的问题,二呢,自己打算明年参加高考,这第一次高考就不在意了。

钱玲玲就有些纠结了,12月份开考,就是现在马上准备,也就2个月时间,何况还没有复习资料,自己的知识好多己经还给老师了,这么紧的时间,自己能准备好吗?钱玲玲有心参加此次高考,却不知道如何准备,自从知道消息后,像个没头的苍蝇,烦躁得不行,很是佩服李言的淡定。

李言一看,资料咱有,但不能现在拿出来,解释不了啊。于是就跟小钱商量着去盈江、芒市或昆明找找学习资料,这会儿回京城不太现实。

第二天,两人请假出发去盈江了。

到盈江后,李言又提议,钱玲玲自己在盈江寻找,李言立刻转车去芒市,这样子能节省时间,主要是李言考虑找个合适理由把学习资料从空间取出。两人约定,隔天不管找没找到资料,上午10点,李言准时打招待所前台电话给钱玲玲。

不出意外,第三天李言在电话中告诉钱玲玲学习资料找着了,让钱玲玲先回那邦镇,自己随后就赶回来。

卫生所办公室,钱铃铃看着李言拎着一打书本走了进来,飞快地迎了上去,喜笑颜开地说道:“回来了,辛苦啦!”

李言把资料递给钱铃铃,说道:“资料给你搞回来了,你认真看,这些资料学完,高考就不成问题了。”

“你呢,你就不看了?”钱铃铃有些疑惑地问道。

“看啊,咋不看?咱们共同进步!”李言随口回道。

“这么多,两个月,咋能学得完,就囫囵吞枣似的看一遍都困难!”钱铃铃很是为难地看着这一摞书本。

“年底这次来不及,参加明年夏天的考试呗,只要认真复习,问题都不大。”

钱铃铃倒也是个心大之人,听了李言的话,觉得也对,急也没用,关键得先把复习资料学透学明白。

又过了近二十天,李言和钱铃铃同时收到家里的来信。

李博文在信中除了说说家里的近况外,就是问问李言对高考的打算。

李言回了一封信,聊聊自己的近况,告知家里,打算明年夏天参加高考,今年就不回家过年,要准备高考事宜等等。

钱铃铃也写信回家,告诉家人自己的打算,今年是来不及,明年考。

于是乎,关于复习,钱铃铃也不是那么着急了,慢慢来,不懂的就问李言,她发现,无论自己提什么样的问题,李言都能轻松回答出来。

……

眼瞅着明年夏天就离开云南了,李言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收集新的动植物品种的行动。时不时请个假到其他地市,收集收集空间没有的品种。

云南这地方物产太丰富了,这也就是山多交通不便,不然云南得富成啥样子!

比如关于牛,李言千挑万选也收集两个品种云岭牛和土黄牛,云岭牛可以与日本和牛相媲美,土黄牛肉质带着一股香草味,肉质鲜嫩,口感极佳。

关于水果,又收集了橙子、苹果、梨子、桃子、人参果、羊奶果等等

比如茶叶,品种太多,李言就挑了几个代表性的,比如红茶滇红、绿茶滇池银毫、白茶月光白茶等等。

其他还有各式云南道地药材,还收集到一株龙血树,此树非常古老,在白恶龙时代就己存在,生长缓慢,其汁液是名贵中药,功能去腐生肌。

还有那后世被尊称为“锦绣茶尊”的古茶树,李言偷偷折了根枝条,插种在空间里,浇上灵水,看情形是活了,就是

不知道要多长时间生长。

……

1978年6月初,李言和钱玲玲打算回京城参加高考。跟所长王红梅商议了一下,打报告由所里提交到盈江知青办,获批后,6月10日,两人终于带着相关手续回到了阔别己久的京城,到街道办和知青办报道后就各回各家了。

南锣鼓巷96号院,当李言踏入院子大门的那一刻,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顿时涌上心头:家!我归来了!74年离家,78年归家,整整4年时光!重生者也不容易啊。

“啪”,李言还在伤春悲秋时,肩膀被人从身后拍了一下,转身一看,父亲李博文!

“爸!我回来了!”

“走,回家!”李博文簇拥着李言往后院走去。

一家人终于欢聚一堂。

7月20日,李言跟姑姑家的戴妹妹一同走入同一家考场。

三天考试时间一晃而过,李言很认真的去考试,认真的控制着分数,不能太突出,不然回头出现京城高考第一名不选清北选北影的新闻就不好了,解释不了有好成绩不上清北上北影的行为啊,这年头大家的认知就是必须上清北!

8月初,成绩出来了,402分,大概是京城地区20多名30名的样子,正合心意,整体不太突出,但这高分上北影绝对没有问题。

就是北影的这个志愿不太好选择,78年这会儿,北影刚刚恢复招生,没几个专业科系,只有五个系可选: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和录音。

李言有些懵逼了,他本来想上个戏文系的,记得后世有戏文系啊,那个谁,贾科长不就是戏文系的嘛。不管了,选导演系吧,先这么着!

8月中旬,在家人们等得发慌,院里邻居议论纷纷的情况下,李言的北影通知书姗姗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