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146 章 暂归京城

5月底,李言看看手头也没啥紧要事情了,准备回京城看看。

关于猴子国那边的行动,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传出,唯独那8家和几家银行的情况有些诡异,李言相信肯定会有人追查的,这也是李言很少出手的原因,毕竟随着次数增多,露出的破绽就越多,总有一天会被人逮住的。

就算人家不能确定,但是有句话怎么说的:当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那都是事实。

李言可不想有一天被送上试验台,自家看似强大,但是跟国家暴力机器比起来,那差的太远了。

.........

京城,后海北沿14号院,李言手里抱着自家老九,心中颇感愧疚。

李言到现在一共有9个孩子,其中老大李胤泽、老二李承耀、老三李启翰、老西李沐阳、老五李禹韬、老六李启铭、老七李梦琳、老八李翰霖,这个前面8个孩子,出生时,李言都陪在左右,唯独这老九李楚汐,李言这几个月忙着这些事情,没能陪在黎紫左右待产,以至于错过了她的出世。

对于李言的缺席,黎紫很是体谅,并没有什么不满的情绪,一方面,虽然李言不在,但是林姨作为婆婆,照看得很到位,另外在京的陈虹与许琴也共同陪伴照顾着,她并不孤单;另外自从加入这个大家,她是体会到了这个家庭的成员之多,李言担子之重,对李言的忙碌反而很欣赏,这也是大多传统型女性打心底的想法。

现代社会个性女性们很难做到这点,唉,不多说了,烦人。

傍晚,陈虹和许琴从公司回来,倒是给了李言一个大大的惊喜,许琴己经怀孕近4个月。看着许琴那时不时抚摸肚子的动作和脸上充斥的母性光辉,李言颇为感慨,这下许琴心里终于不用有疙瘩了。

晚上,主卧大床上,李言居中,左右分别躺着陈虹和黎紫,看两女香汗淋漓的模样,明显刚刚运动结束。

休息了一会儿,陈虹慢慢给李言说起了环亚内地分公司这几个月的种种情况:

除了开年跟郑晓隆谈好的电视剧合作外, 老谋子的新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己经在河北痴城开机。另外老谋子还有个新片子想法,不过目前还在改编阶段,剧本还没有定稿。

除了这些,这几个月倒也收到过一些青年导演的投稿,不过那内容真正是不堪入目,基本都无病呻吟者,被李言熏陶了这么多年,陈虹和许琴可不是以前那种带着文青病的女青年。要是真切反应社会的一些痛点,有呼吁作用,那也不是不可以出资拍摄,当这些内容就算了,社会越来越日新月异,你还沉浸在挖掘过去的所谓黑暗,一部两部还行,部部如此,几个意思?典型被人带歪了呗。

注定被时代抛弃的东西,李言也懒得去理会,如今还是那些丑陋东西当道,李言既是想拍一些修正的内容,估计在审查步骤就很难通过,内地这块暂时就不要想了,无非加强对其他朝代历史剧的投资,分散摊薄辫子戏的影响。

在香江,李言让编剧部分正在写一部关于清朝历史的纪录片剧本,好多关于辫子时代的影像资料、记载等等,都是李言发动整个集团的人来收集的,范围包括欧美、东南亚、棒子、小本子等等,下这么大功夫,耗费不少金钱,同样,收获也是不菲的,单单照片这块,己经有过千张,还在源源不断地汇集过来。

咱们摆事实讲道理,李言相信,单单一个秃瓢和半秃瓢的造型,正常一点的男女就不会喜欢。更何况那游牧民族的所谓皇族,为了保持血统,真可谓个顶个的丑拒,后世,李言是看过一些辫子朝王子、格格们的照片的,那模样,一言难尽,个个如同基因突变了一般,说实话,如果非要选择,李言觉得选择南亚猴子们,相对更能接受一点。

反而一些低阶的满族,经过长期混血,到如今说是满族,但那汉人血统几乎接近满格,如此,才能够出现一些俊男靓女。

唉,不说了,李言之所以如此关注影视行业,正是由于这个行业充斥于劳苦大众的日常,时时刻刻影响着民众的三观,思想对人民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对欧美的颜色革命要非常注意,何况国内还有这么多的二五仔和辫子遗毒!

成人还好些,未成年人、青少年受到影响会更大。

..........

说到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李言现在有些头大了,自家马上就10个孩子了,如何保障自家孩子有正确的三观,以何种方式来教育,李言有些捉摸不定。

以史观之,李言觉得自家要比较长久地传承下去,要做到耕读世家和习武世家并重,毕竟往后物资不再缺乏,习武所需的营养补充不是问题。

而李言看过的不少耕读世家的家训总结起来,可以归纳为几点: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耕读传家、注重家族荣誉、倡导社会责任、强调以身作则。

同时,李言觉得应该以传统文化来作为自家孩子的启蒙教育,乃至进一步的学习,这是华人精神内核,不能丢掉。

想到此处。李言不禁为自家娃娃感到心累,难怪后世都说有钱有势人家的孩子反而学的更多、更加刻苦,参

考这会儿自个儿的想法,那真是不足为奇了。

想要高人一等,需要好本事,要维持住高人一等,更需要好本事,不刻苦学习怎么办?!

至少,李言自己哪怕有金手指在手,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学习,不说刚刚重生时的传统曲艺的学习,到后来的习武,还有自学中医,再到后来的导演专业,各种语言,还有如今的金融知识,无论用得上还是用不上,多做准备总是没错的,总比到了节骨眼上,自己不会干不了的情况好吧?!

让李言去学习那些高端知识,比如半导体相关、材料学相关等等,那有些难为李言了,虽然记忆好,但是创造力不足,天赋只能算是普通人。但是李言自家学习的一些知识技能,哪怕金手指有朝一日消失,李言凭借这些技能,也会比大部分人过得好。

这个也是一首深藏于李言内心的一丝恐惧,担心失去金手指,自个儿变得平庸,才有看似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学习方式。

到如今,这个担忧早就没了,但习惯倒是养成,习惯性持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