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伪装身份来到美利坚,活动时多了不同场景变换身份和样貌的麻烦,但是也仅仅是小麻烦,总比那大麻烦找上门好。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顶点和未来投资的负责人,詹姆斯等人对李言的到来并不意外,过去的10几年里,但凡有影响巨大的金融危机就有自家老板的身影,李言在自家这些从事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眼里,与神等同。
.........
李言以伪装的身份在纽约百老汇马提尼克酒店包了一间套房,基本保持着,2天游玩、1天休息的作息规律。游玩是真的,休息就是假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悄悄潜出酒店,变装前往顶点和未来投资两家公司。
时间一天天过去,不知不觉己是97年年底,12月份过去大半,目前棒子的韩元兑美元汇率己经贬值超过60%,正在向着65%迈进,股市也下跌超过45%,还在继续下行,看不见底;
而小本子此前己经因为经济泡沫破裂而处于低迷状态,这次亚洲金融危机更是使其雪上加霜,陷入了二战之后的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之中,金融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大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亏损、破产等等状况。
虽然以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们还在继续冲锋,但是李言觉得自家己经赚得够多了,再继续下去,风险将剧增,于是乎,顶点和未来两家开始平仓。李言一向稳妥为主,这些方面的最后一分钱,李言是永远都不会去赚的。
等资金回笼后,一部分上交给力言控股,隐藏沉淀下来,作为储备资金;一部分用来抄底一些企业;还有一部分以借款的形式转到L资本账上,用以最后的香江金融市场防御资金。
........
对于两国来说,顶点和未来投资公司都是来自美利坚的资本,对被这样的资本收购和入股倒是不太难受,这也是李言主要动用这两家投资公司来收购的根本原因。
不过,李言也没想这一口吃成个胖子,在两国分别进行了一下一些收购和入股行动:
在棒子国,收购了棒子国第一银行、韩宝钢铁、三美集团和起亚汽车,其中后三家企业在棒子26大工业集团中都排名靠后,此时破产,能被收购,倒是给棒子政府减轻了一些负担;另外还和高盛等几家机构一起入股了三星集团,占股13.7%。
还有些行动,顶点投资暂时没有大动作,还不到时候,等到明年还有一些机会。
而在小本子,则收购了北海道拓殖银行、三洋证券、山一证券等几家金融机构,另外还有mita工业公司;
mita公司以前是一家国际知名品牌的复印机制造商,如今由于经营不善、工厂选址错误等原因,再加上此次金融危机的最后一击,终于破产,未来投资以收破烂的价格收购到手。这是应李言的要求,倒不是李言就真正看上了mita公司,只不过是搂草打兔子,顺手为之。
复印机、打印机等相关产业,从95年现在开始,在华国国内突飞猛进,李言只是想到就凑个热闹罢了,分杯羹,也促进促进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不能让什么钱都给外资赚走,还被嘲笑。
另外,经过两轮谈判,未来投资还收购了日气和日立旗下的drAm业务,也就是半导体业务,本来还想打富士通和东芝旗下相关的半导体业务的,可惜这两家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李言没有达成目的。
李言收购日气和日立旗下半导体业务也是为了澳洲领地将来的产业发展考虑,虽然这两家的技术有些落后,但是好在相关专利还是有一些的,产业链也算相对完整。如此,将这些业务转移到澳洲去,那在李言自家领地里也就算是有了半导体行业的基础了,高端的芯片,李言没有多少想法,且行且看;但是低端一些的,自家必须有,不能将来动不动就被人卡脖子吧。
更何况还有闪存这一应用极广的领域,可以发展,技术要求在芯片领域不算太高,在这块咬一口,李言就心满意足了,也能弥补一下在半导体领域的巨额投入,何况还有那么多低端一些的各类芯片可以搞,利润薄就薄点,但是合起来量大,也能有不少收益。
目前在棒子和本子这块,所有行动算是告一段落,李言也不贪,虽然还有很多很多便宜可以占,但是考虑到其他欧美资本和美利坚国家意志,李言也只能切块肉就撤退,产业这块的大头肥肉是别想了,都己经进入国家政府层面的博弈,相对来说,李言就变成小身板了。
本子这边以后可能还可以占些便宜,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行动,未来投资己经停止;而棒子这边,顶点公司仅仅暂时收手,到明年还有一个便宜可占,那就是大宇集团的破产。这个集团的名气很大,后世的李言没少听过关于它的故事,还算了解,等他破产时,其旗下的不少子公司也是李言的目标。
.........
所有既定目标,算是都己经基本达成,无论是现金,还是一些产业,收获都不小,李言感到非常满足。
这些操作太刺激太容易上瘾了,人很容易就厌恶做实业的那种需要长期、耐心经营
的繁琐,进而沉迷其中,渐渐放弃经营实业。
能轻轻松松就获取巨额利润,何必辛辛苦苦地赚那制造业的微薄利润呢?这也是后世美利坚等国家产业空心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李言不算多聪明,但是后世短视频上看到的相关分析太多了,产业空心化的严重后果,李言是知道的,国家是这样,对一个立志传世的家族来讲,道理同样如此。
这也是李言想着给澳洲领地发展些制造业的根本原因之一,此次收购的企业,李言都是打算明年连同大宇集团旗下一些公司一起搬迁到澳洲领地去再发展的。虽然李言和李家心向华国,但是国家也是由人管理的,谁能保证几十年、几百年后,还能美好如初。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事情常有,李言不得不为家族的后世传承做些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