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176 章 粮食领域(二)

前文说到粮食领域的存储和流通环节,这方面,李言旗下企业可不是零基础,甚至可以说根基深厚,仅次于西大粮商。/k?a*n^s`h-u_y.e~.¢c*o?m_

无论是早期的多尔食品公司,还是后来收购的嘉能可公司,都有相当规模的起步基础。

前者在原有仓储和销售基础上,经过这么多年的资金投入和发展,仓库和渠道遍布南北美洲大陆。

后者,在李言收购之初,其仓储和销售网络就己经遍布欧洲各国,同时涉及中亚、中东、美洲等地。嘉能可公司现在是能源矿产企业,但是它起家的拿手本事却是粮食贸易。

后来,李言收购嘉能可公司后,支持公司转型向能源矿产行业,原本之前的粮食领域相关业务都合并到了多尔公司。

此举,让多尔公司一举成为西大粮商之下的粮食贸易商,销售网络遍布世界各地。

只是多尔公司的销售网络是粗狂的,只有主干,没有多少细枝,但细枝涉及面更广,影响力更甚。

同时,多尔公司的过半粮食货物是收购而来,不比西大粮商的自种自卖,多了环节,多了损耗,单就加工销售这两个环节来讲,获利比西大粮商差了不少。

另外,在运输环节,末端运输这块,多尔公司也要再多支出部分运费,这也是一部分利润损失。′咸,鱼+墈·书+ \毋^错.内!容?

存储和运输环节,李言旗下公司,环球港务和环球海运的规模己经不比西大粮商自有的体系规模差了,甚至还要超出不少。

不过在内河港口和内河航运这块,即前文所述的“干”和“枝”中的“枝”这一方面,李言旗下十分缺乏,可以说是零基础,唯独欧洲有一些早期嘉能可公司遗留下来的基础。

现如今李言要加强的就是内河这块的投入。

……

总体来讲,除了种子和内河仓储运输这两方面,差不多是从零开始,李言旗下在粮食领域的基础条件、规模效应等方面,影响力己经不是萌新,算初见成效了。

不过为了防止后期的尾大不掉,还有老美的所谓长臂管辖,同时也是抱着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想法。李言准备拆分多尔公司,毕竟多尔公司注册地还在美利坚,要受到老美政府的管制。

即便将注册地改到百莫大、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各国政府不可能永远允许这些避税方式的,终有一天,企业还是要回归正途。

李言的拆分方案很简单,首接按照大洲划分。

比如:亚洲公司注册地就放在香江;澳洲公司注册地放在自家领地;非洲同样如此,放到索马里领地去;北美的就不需要改变,多尔公司就可以;

南美则放到巴西,这块算是李言在南美洲的发展要地,毕竟它地大物博,移民政策、土地政策等等方面都比较宽松,适合扎根发展;

欧洲公司就暂时放在瑞士,李言想着是到二毛家那大面积的黑土地上,切下几块蛋糕来,不过顾忌后期大毛二毛的战争争端,还没想好。/微·趣^暁\说.王. .勉\费~悦~黩.

不过要想在粮食领域深入发展,世界三大黑土地区域,李言怎么可能放弃呢。

华国那东北平原是不用想了,土地制度决定了李言不会去掺和的,有点得不偿失的意思。

二毛家的这块东欧平原和阿根廷的潘帕斯平原,这两块黑土地,想想办法,但是可以弄到些土地,只是后期如何保住是个问题。

南美那块还好,自家安保公司发展发展,再加上其他渗透手段,应该不愁。

二毛家的这块,即便拿到手,保不住的可能性挺大,毕竟个人和家族,再怎么厉害,也没法抵挡五大流氓中的第三大流氓的进攻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国家层面的争端,自家可以避让,大不了地荒废几年,怕就怕,来个收回国有,那李言就麻了。

算了,二毛这儿就是欧盟跟大毛的交战前线,个人还是不要掺和的好。李言决定还是一心一意地去南美洲和非洲搞地,比二毛这儿好应付,只要不是国家层面的麻烦,现在的李言基本能搞定,文的武的,都能接下。

……

另外,关于内河仓储和航运这块,李言既不准备放在环球集团名下,也不打算成立新公司,首接归于各大洲公司名下,毕竟内河航运的船只又没法跨海跨洲运营,还是归各自管辖为好。

不过李言还是成立了一个新的公司—大地集团,注册地放在澳洲领地,通过繁复的程序,间接控股各大洲公司,任由多尔公司总裁丽娜继续执掌。

这是丽娜自己争取的结果,原本大地集团这么重要的公司是不可能再让她负责了,李言想让她继续负责北美事务。

不过丽娜带着全家移民到澳洲领地,算是死心塌地地跟随李言了,如此举动,李言当然不能寒了下属的忠心。

对种子的研究,李言避开了西大粮商的传统根据地北美和欧洲,设华国和澳洲两大研究院总部,另外在非洲和南美设分部,专研适合当地种植、养殖的动植物品种

……

对粮食领域长达数年的考虑、纠结,如今种种安排己经定下,发展目标也非常明确了,李言终于放下一块心病,顿时轻松了不少。

人嘛,就怕迷茫,一旦有明确目标,不管能不能实现,至少无需再走岔路弯路了。

就像茜茜小仙女一样,这两天打电话给李言,话里话外离不开电影二字,进而两人聊到了演员这个职业。

李言是没想到,近乎被自己扭转了命运的小仙女,还是产生了当演员的梦想。

后来跟小丽姐聊天,才了解到背后的原因。

首先要讲的是,我们不能把12岁的小仙女还当做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经历了父母离婚、出国、蜗居等等境况,小仙女的思想比同龄人成熟许多。

自移居美利坚以来,小仙女由自己的小名茜茜,喜欢上电影茜茜公主一角,进而爱屋及乌地有了偶像—赫本女士。

时间一长,小仙女就萌发了当演员的理想。

按照小丽姐的说法,茜茜想当演员的目的有两个:

首先就是喜欢,喜欢这种表演他人的方式,也喜欢这种人前的光丽;

其次,就是赚钱,赚常人赚不到的、足够多的钱,茜茜不希望妈妈以后再辛苦了。

说到这里,李言还是有些心塞的,常理是女儿花爸爸的钱,天经地义;茜茜有挣钱的想法,一方面是心疼妈妈,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她潜意识里还是李言的身份到底跟她自己的亲爸有差别的。

如此,也说明虽然目前看着李言和茜茜两人挺合得来,也亲近,但还没达到无间隙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