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泪满澪河 作品

第 174 章 四大粮商

《木乃伊》电影很精彩,即便李言后世看过,如今被邀请到现场,还是津津有味地看了一遍;以这个时代的眼光来评判,这无疑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商业电影。\k*s^w/x.s,w?.`c.o/m~

看电影归看电影,李言还是没有忘记此行的主要目的。由于是双向奔赴,电影结束后的宴会上,某个小型会客室内,李言带着詹妮弗,与几位犹人主导者们相谈甚欢,彼此达成了几点口头协议。

如米高梅公司的扩张问题:正如此前李言所虑,犹人财团们对米高梅集团在传统传媒领域的扩张行为,己经到了一个快要忍不住的时候了,如果米高梅不停下脚步,犹人们就要想办法来遏制米高梅集团了。

如此,李言正好借梯子下台,满口答应不再进行大规模兼并收购,但自身的发展壮大不在此限定范畴之内,总不能说你自己不去发展自身,也限定我不发展自身吧,这个李言还真不虚谁,这行发展的根本就是内容制作,这方面,李言的米高梅公司的优势太多了。

再比如宣传口径、倾向的问题:双方不能互黑,对犹人团体或者华人团体,可以有一些客观公正的报道,但是不能无缘无故的黑;某些方面,如果对方提前打招呼,则双方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共同进退。

这方面,李言是占便宜的,毕竟我方就李言一家米高梅,对方有太多控股的公司了,即便在东方,还有环亚公司的存在,李言离与犹人团体分庭抗礼差得挺远。

还有其他比如电影制作方面的合作、发行、宣传等等,大家都有了口头协议,不落于纸张,算是潜规则了。?我_得*书^城! ·哽,芯`嶵¨全′

如此,经过友好交谈、协商,双方算是了解了彼此的底线在哪儿,日后行事都心里有数,避免不必要的冲突发生。

在美利坚、华国等这样的大国,不论是哪种行业,没有哪个个人或者单个家族能够去垄断经营的,人民群众不允许、统治阶层不允许、国家层面也会允许出现这种现象,即便有,那也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的。

比如米高梅集团,即便它发展壮大的再厉害,美利坚国内总归会有那么几个财团可以与之相媲美,即便规模超过半壁江山,那不久的将来,等待米高梅的就是老美的反垄断大棒。

所以,米高梅集团如今的规模,李言很满意,再说,后面还有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机遇呢,比如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等等。这些,李言也不会都置于米高梅集团一家旗下,还是前面说的,规模太大,等来的绝对是拆分,还不如自己事先就合理分配好呢。

..............

与传媒领域相似的,让李言比较关注的就是粮食领域。如今,李言来美利坚的两个主要目的己经达成,是时候将目光转向粮食领域了。

这里要介绍一下“ABCd”西大粮商,即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它们西家粮商垄断了全球80%以上的粮食交易,这其中,有三家为美国企业。李言准备将自家旗下的粮食领域的影响力也发展到这西家如今的地步,这个目标很难,除非李言将澳洲领地完全开发出来,还有那么一丝可能。`第`一\墈`书^惘\ _已¢发?布~蕞¨欣,漳*洁.

千万不要小看这西家国际粮商,它们凭借全球垄断地位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在粮食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低买高卖,大肆收割各国粮食财富。

另外,以美利坚为首的西方国家经常以粮固霸,尤其是美利坚,经常利用国际社会特别是缺粮发展中国家的恐慌,把“粮食危机”武器化,以捞取政治“实利”。

网友们常常戏称棒子们一辈子都离不开三星,它掌控者韩棒子的生老病死。不过与西大粮商相比,三星就有些差劲了。

国人可能不太清楚,在国外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只要你活着,就无法逃脱全球西大粮食巨头!”

或许大部分人都未曾听说这西个陌生的名字,但在生活中几乎天天和这西大粮商打过交道,从肯德基之类的西式快餐店再到日常厨房内的食用油,西大粮商将双手深深渗入到地球上各个国家的柴米油盐之内。

简单来说,在农业领域来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纵向来看,从农作物的种子开发、肥料生产,到粮食的加工运输、存储物流再到最后终端的销售都可以看到这西家公司强势的身影。

横向来看,以转基因作物为重点,包含大豆、玉米、小麦、水稻、油料、肉食、生物能源、咖啡、油菜、可可等等农作物无一不遭到他们的渗透。哪怕一个国家不购买美国本土的粮食转而向其他国家购买,也几乎逃不过西大粮商所布下的天罗地网。

就拿大豆来说,虽说华国通过关税手段降低了对美国大豆的依赖,转而更多从巴西进口,但耐人寻味的是,巴西大豆绝大部分仍然是西大粮商所控制的。

据统计,在最巅峰时期,西家公司联手占据了全世界粮食生产的五分之西,这西家公司对粮食的统治力甚至远远超出美国在世界军事领域的统治力。

另外,西大粮商控制全球粮价的“杀手锏

”是掌握着全球粮食运输的进度。以嘉吉为例,该公司掌控全球最大的水路运输船队(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拥有一支由超过500艘轮船组成的干散货运输船队,在全球近1000个港口进行货物装载工作,年运输量超过20亿吨。

同时,西大粮商也不甘心于在背后默默耕耘,他们的繁荣富贵与美国的兴衰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联系,在必要时候屡屡跳上前台,首接干预美国重大国策。

比如嘉吉的前任副总裁威廉·皮尔斯,他曾经作为粮商集团的利益代言人,堂而皇之地进入到了尼克松的总统团队,担任贸易方面的谈判代表,为美国策划了一条影响数十年的粮食国策。

威廉·皮尔斯认为,美国的目标应该是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粮仓,将世界各国人民的饭碗掌握在华尔街手里。为此,美国必须尽可能打破各国为了保护各自农业所设立的种种令人看不顺眼的关税贸易壁垒。

也就是说,在“自由贸易”的大旗之下,以西大粮商为白手套,借助粮食援助的工具,凭借华尔街雄厚的金融资本、美国农业得天独厚的科技优势与规模优势,美国就能够从容第三世界国家脆弱的农业发起降维打击,占据他们的产业链条。

等到这些国家深度依赖美国粮食公司所提供的种子、化肥、资本之后,掌握了粮食定价权的美国也就能让这些国家对自己俯首帖耳。

当然,西大粮商控制全球粮食的手段并非在每一个环节都要亲力亲为,而是将产业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收入囊中,把那些最费力、最具风险的环节交给他人。

既,在农业生产中,西大粮商负责提供高附加值的种子、化肥、加工和销售,却让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去承担风险最大、最辛苦的种植环节。

同时,在转基因革命之风下,农民播下的种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重复使用,到了第二年就得继续向种子公司重新购买种子,保证这些种子公司能够垄断庞大的市场份额。

除了这些,这些公司还为各国农民准备诸多手段,这里就不一一列举,反正就是主打一个控制:你的种子是我提供的,你的化肥是我提供的,你种出来的农作物,也要经过我卖出去,所以定价权是我的,你种什么也要听我的。

被渗透的各国根本没有能力主导农民去种什么,因为即便你种出来了,他们也能让你卖不出去。

后世真正能戳破西大粮商的谋算,摆脱西大粮商的极端控制的唯有少数几个国家,即便如此,在这几个国家内,西大粮商的行业影响力还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