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一道圣旨快马加鞭,从洛阳送往幽州,打破了此地的宁静。而这道圣旨的背后,故事得回溯到吕布败退回洛阳的那天。
当日,吕布灰头土脸地回到洛阳,心中满是焦虑与不甘。他深知自己在董卓阵营中的立身之本,便是这身武力。若是董卓知晓自己竟败在了刘宸手中,那自己的价值必将大打折扣。
怀着这般忐忑的心情,吕布来到董卓面前。 “扑通” 一声跪下,脸上露出一副咬牙切齿、无比憎恨的表情,痛心疾首地说道“义父!孩儿实在愧对您的信任与期望啊!”
董卓看着吕布狼狈的模样,心中大概己经猜到了几分,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悦。但他很快便将这丝情绪隐藏起来,换上一副温和的面容,说道“奉先,有什么事情起来再说!究竟发生了何事,让你如此狼狈?”
吕布一脸悲愤,添油加醋地说道“刘宸那厮实在是狡猾无比!不知何时,他竟在河内早早布下了伏兵。孩儿一路追击,眼看就要将他擒获,可忽然数千伏兵突然杀出,将我和将士们团团包围。孩儿奋力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张将军和高将军不幸被擒,就连孩儿的赤兔马,也被刘宸那厮设置的陷阱困住。孩儿无奈,只好带着剩余的兄弟们拼死杀出一条血路,这才突出重围。孩儿无能,有负义父的重托,实在是愧疚万分啊!”
董卓听完,心中虽有怒火,但还是安慰道“我儿能在如此绝境中突围出来,实属不易。义父又怎会怪罪于你呢?你先下去好好休息吧!刘宸就算逃到了幽州又如何,他终究是插翅难逃。早晚有一天,我会将他揪出来,届时还需我儿领兵前去,将他绳之以法!”
吕布听了,心中稍安,重重地磕了一个头,拱手道“义父放心,那刘宸虽有些武艺,但在孩儿眼中,也不过是小菜一碟。下次再与他交锋,孩儿定将他拿下,为义父出气!” 说完,这才退下。
吕布离开后,董卓转头向李儒问道“文忧,你觉得吕布的话可信吗?”
李儒沉思片刻,缓缓说道“方才我确实没见到赤兔马以及张辽和高顺,从这点来看,他说的应该是真的。但岳父也不可掉以轻心,吕布毕竟曾有过弑主的前科,不得不防啊!”
董卓又道“如今刘宸那厮逃走了,洛阳也没有他的把柄,而且封赏他的消息己经传遍洛阳,马上就会传遍天下。你可有什么办法,能对付他?”
李儒低头沉思了一会儿,眼中闪过一丝凶狠的光芒,说道“刘宸既然如此不识好歹,那也怪不得我们心狠手辣了。岳父可还记得囚禁在永安宫的刘辩母子?”
董卓闻言,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会意的冷笑“你是说……”
李儒点了点头,阴恻恻地说道“正是,我们不妨散布消息,就说汉明王刘宸趁酒醉之际,闯入永安宫,意图凌辱太后何氏。太后宁死不屈,不甘受辱,选择自尽。恰逢弘农王刘辩发现刘宸此举,刘宸为了永除后患,便残忍地杀害了弘农王。当相国您发现之际,刘宸己经逃离洛阳,逃亡到了幽州。”
董卓听后,哈哈大笑“好!此计甚妙!如此一来,刘宸便成了天下人唾弃的罪人。”
次日,一则震惊天下的消息从洛阳传出,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正如李儒所谋划的那样,这则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各地诸侯听闻,纷纷震惊不己。扬州的孙坚、徐州的陶谦、凉州的马腾、青州的田楷等人,都敏锐地察觉到了天下即将大乱的征兆,纷纷开始暗自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准备在这乱世之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
时间回到现在的幽州。
刘宸正在童渊府上,指导自己的两位师弟黄叙和姜维练武。
姜维手持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他的枪法灵动,却稍显稚嫩。黄叙则是和刘宸一样天生神力,挥舞着一对大锤,那大锤与后世裴元庆的武器一般模样。
刘宸看着姜维,耐心地说道“小维,枪法注重的是灵巧,而非单纯的攻击力。讲究以柔克刚,要懂得卸力。你看,当对手攻击过来时,你不要一味地硬抗,而是要顺着他的力道,将其化解。” 说着,刘宸拿起一杆长枪,亲自示范了几个卸力的动作,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小姜维眨着眼睛,好奇地问道“师兄,你的镗法也是这样吗?”
刘宸摇了摇头,笑道“并非如此。但武道一途,殊途同归。等你先将师父教给你的枪法学会,融会贯通之后,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黄叙在一旁说道“师兄,师父说赵师兄就是用枪高手,是这样吗?”
刘宸点了点头,肯定道“没错,至少在我看来,赵师兄乃是当世用枪第一人。” 随后,他又靠近了两人一些,神秘兮兮地说道“估计老头子也不是赵师兄的对手!”
黄叙一脸遗憾地说道“可惜我用的是锤子,要不然我定要向赵师兄请教一番。”
刘宸笑道“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赵师兄应该也快回来了,届时你们尽管向他请教。特别是小维,你要多向赵师兄学习枪法的精髓。当然,小叙你也是,赵师兄的卸力之法用得极为精妙,要不然早就被我揍趴下了,卸力就是用来专
门对付我们这种力气大的人,你也要懂得卸力是什么?”
众人正说着,龙一匆匆跑了过来,在刘宸耳边低声说道“启禀主公,京城来圣旨了!”
刘宸闻言,看向黄叙和姜维道“你们俩别偷懒,我回来可是要检验你们的成果的!” 说完,便大步前往州牧府。
来到州牧府后,刘宸见传旨的还是之前那个太监,心中顿时明白了几分,却揣着明白装糊涂道“公公好久不见!不知此番到幽州,所为何事?”
太监一脸严肃,从怀中拿出圣旨,刚要宣读,刘宸便打断道“不知公公奉的是谁的旨意,是陛下还是董卓呢?”
太监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自然是陛下的旨意!”
刘宸冷笑一声,道“如今陛下的处境,不用我多说了吧?在董卓的掌控之下,陛下又能有多少自主呢?董卓派你来,到底有什么事,就首接说吧!”
太监被刘宸的话呛得满脸通红,愤怒地说道“汉明王……” 随后,他开始宣读圣旨,内容无非就是洛阳城张贴的那些告示,诬陷刘宸闯入永安宫,意图凌辱太后、杀害弘农王的种种罪行。刘宸听着,只是一脸笑意地看着他,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嘲讽与不屑。
刘宸听完,不紧不慢地说道“公公,您怎能说出如此粗鄙之语呢?你每次来宣旨,本王待你都不薄吧?如今却听信董卓的谗言,来污蔑于我。”
刘宸脸色陡然一变,厉声喝道“血武卫何在?”
众血武卫齐声应道“属下在!”
刘宸冷冷地说道“给我砍去他一只手,但别让他死了,还得让他给董卓传话呢!” 随后,他贴近太监,一字一顿地说道“转告董卓,别说他杀了刘辩,若是他真有种,将刘协也杀了吧!这样我也好师出有名,名正言顺地讨伐他!”
太监闻言,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哭喊道“王爷饶命,小子再也不敢了!”
“拉下去!我嫌脏!” 刘宸怒喝道。
血武卫们上前,架起太监,将他拖了下去。只留下刘宸,站在原地,望着远方,心中暗自思量着接下来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