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司徽澜的担忧
官道蜿蜒,一支近百人的队伍正缓缓前行。首发免费看书搜:86看书
马蹄声和车轮碾过青石板路的声响交织在一起,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队伍中央,一辆装饰华贵的马车平稳行进,车厢内烛火摇曳。
司徽澜望着窗外掠过的景色,手中的帕子已经被攥得发皱。
她的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峦上,却仿佛穿透了层层迷雾,看到了那座令人心惊的帝都。
“小姐,用些点心吧。”贴身丫鬟小翠端着糕点上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这都三天没好好用膳了。”
司徽澜轻轻摇头,眉宇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愁绪。
寒衣节到了,她想起那件亲手缝制的衣裳,不知他收到了没有。
更让她揪心的是他要前往帝都。
那个权力漩涡的中心,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小翠,你说他这一去......”司徽澜的声音有些发颤:“会不会......”
话未说完,她又摇了摇头。
十五年的临川王府生活,让她对朝堂上的那群老狐狸再了解不过。
即便有着胞弟司风的军方势力支持,对上那些人也是九死一生。
“小姐别担心,”小翠安慰道:“王爷聪明着呢。”
司徽澜苦笑,正因为了解楚临,她才更加担心。
那个单纯的性子,在那些老狐狸面前,恐怕连三招都撑不过。
马车忽然一个颠簸,打断了她的思绪。
“怎么回事?”司徽澜掀开车帘。
“回禀小姐,”一名侍卫策马靠近:“前方有支商队被山匪劫掠,挡住了去路。”
司徽澜蹙眉:“可有伤亡?”
“商队护卫死伤惨重,山匪也在抢掠财物。”
“派人去救......”
话音未落,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十几骑从侧面的小路疾驰而来,为首的骑士身披斗篷,面容隐在阴影中。
“有埋伏!”侍卫们立刻警戒起来。
然而那支骑兵并未停留,直接从队伍旁掠过,朝着前方的战场奔去。
与此同时。
距帝都四十里的驿站内,夜色已深。
院中篝火熊熊,禁军们围坐一圈,觥筹交错。
楚临独自坐在稍远处,正在烤着一只鹿腿。
香气四溢,油脂滴落,发出滋滋的声响。
“王爷!”诸夫子压低声音,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今晚不如把这些人都处理了。除了韩明远,其他人都知道您会武功的事。”
楚临闻言一愣,手中的动作也停了下来。
“为君者,就要心狠手辣。”诸夫子继续道,眼中闪过一丝焦虑:“您的武功是最大的底牌,这事还是别传出去了。这些禁军,人多眼杂。”
篝火映照下,诸夫子的面容显得格外严肃:“今日您出手相救,已是大忌。进京后切记,非到万不得已,不可暴露武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让敌人对您一无所知,他们才会真正畏惧您。”
楚临听着这番话,不禁莞尔。
往日教授圣贤之道的夫子,如今竟也开始讲起帝王心术了。
“多谢老师教诲。”楚临将烤好的鹿腿递给诸夫子:“只是今日若不出手,我们恐怕已经葬身兽腹了。我总不能丢下您独自逃命。”
“糊涂!”诸夫子急道,差点打翻手中的鹿腿:“您是帝王,帝王的性命重于一切。不说我一个教书匠,就算是万千黎民,该舍也要舍。”
他放下鹿腿,神色凝重:“帝王之路,仁慈是大忌。那些老狐狸,可不会跟您讲什么仁义道德。”
就在这时,一个醉醺醺的声音传来:“宁小兄弟!”
韩明远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手里还端着酒碗,脸上泛着不自然的红晕:“今日若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怕是要交代在那凶兽口中了。”
“救命之恩无以为报,以后在帝都但有难处,尽管找我!来,干了这碗!”
他接过酒碗,与韩明远对饮。
酒过三巡,月上中天。
四周响起此起彼伏的鼾声,只有韩明远还清醒着,眼神中带着几分落寞。
他望着天空中的明月,不时叹息。
“韩大哥心里藏着事?”楚临问道。
韩明远叹了口气,目光有些涣散:“实不相瞒,我是禁军统领。本想着能为社稷出份力,却不想......”
他仰头灌了口酒,酒水顺着嘴角流下:“新皇即位,不是那些有为的王爷,偏偏是个纨绔子弟。这让我如何报效朝廷?”
楚临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酒碗。
“韩大哥可曾见过新皇?”
“未曾。”韩明远摇头:“但坊间传闻,新皇荒唐无度,整日与狐朋狗友厮混,对朝政毫无兴趣。”
“那又如何断定他就如传闻中那般不堪?”楚
临眼中闪过一丝金芒:“或许,真相会让你大吃一惊。”
韩明远一怔,随即苦笑:“但愿如此吧。”
夜深了,营地渐渐安静下来。
楚临躺在草堆上,望着星空出神。
诸夫子的话在耳边回响。
他知道夫子说得对,在这个尔虞我诈的朝堂上,任何一个失误都可能致命。
但他不愿意成为那种冷血无情的帝王。
可是,如何在保全本心的同时,又能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存活下来?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心头。
次日午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帝都金陵城。
高大的城墙巍峨耸立,朱红色的城门庄严肃穆。
城门两侧的石狮子威风凛凛,仿佛在默默注视着每一个进城的人。
城门口人来人往,商贾云集。
“宁小兄弟,”韩明远拱了拱手,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舍:“我们就此别过了。”
楚临微微一笑,礼貌地回应道:“韩大哥慢走,后会有期。”
望着走远的队伍,楚临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
【我们很快会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