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清方向,朱江带着队伍向皎梅城前进。
不管唐林的部队是否已经到达 ,因为皎梅这一带并没有缅甸政府军存在,只有治安警察,凭朱江身边特务连的人,都足以拿下皎梅。
来到皎梅城外,就看到大批的人马,原来唐林的人已经赶到皎梅,刚到皎梅城外。
至此,总算安全了。
唐林向朱江介绍,他已经控制昔卜,并已经安排部队在当地驻扎。
朱江告诉唐林,直接进入皎梅,就按照之前接管昔卜的方式,由唐林自行处理。
于是唐林带着大队人马直接开往皎梅城,朱江的人跟在后面。
只见皎梅城里跑出大批警察,遇到唐林的部队,正在交涉。
显然皎梅并没有得到缅甸政府的消息,也不知道昔卜被唐林的部队接管的消息。
人数众多的革命军士兵将警察团团围住,并用枪对准警察,警察们不敢反抗,只得乖乖交枪。
然后,由这些警察带队,前往警察局和县政府。
皎梅和昔卜、腊戍这一带,因为处于交通要道,当地土司很早就被英国人排挤出城镇,英国人退出后,缅甸政府在这一带设有县级政府。
唐林派人将皎梅所有公职人员全部带到县政府集中,然后宣布,从即日起,皎梅地方政府由掸邦革命军接管,所有皎梅公职人员从即日起被解除职务,所有公共财产全部由掸邦革命军接收。
至于被解除职务的公职人员的去留,革命军不予干涉,由相关人员自行决定。
随即唐林就接管了皎梅县政府和警察局,并安排人员进行管理。
至此,唐林已经先后接管孟甘,果敢,腊戍,昔卜和皎梅,积累了丰富的接管经验。
朱江全程只是旁观,他对唐林的处理非常满意。
当天晚上,朱江一家住在原皎梅县政府里面。
朱江收到陈明礼的电报,是大泰协会转来的消息,缅甸政府军否认谋杀朱江的事实,说是有四名政府军士兵意图报复政府,涉嫌炸毁火车和谷特高架桥,并对涉嫌炸毁谷特高架桥的四人进行通缉。
朱江把陈明礼的电报交给唐林看。
两人分析,缅甸政府现在还没打算和朱江的革命军摊牌。
而朱江现在也还不具备解放整个掸邦的条件。
现在虽然控制了北掸邦和东掸邦,但连政府都还没有成立,对地方的治理根本谈不上。
而要成立政府,则需要大量的干部,需要培养大量的人才。
而在掸邦这个土司割据的地方,建立行政体系,首要的就是废除土司制度 ,实行土地改革,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现代的行政管理系统。
而废除土司制度,现在政府已经和土司签订协议,只等明年一月一日举行交接仪式。
所以朱江决定,等明年政府接管土司权力之后,再考虑解放全掸邦。
但这次已经接管的腊戍昔卜和皎梅,是肯定不会交回去的,哪有吃到嘴里的肉又吐出来的道理?
政府肯定也不会提这个事情,双方心照不宣就行。
于是,第二天,朱江和唐林坐车从皎梅前往腊戍。
皎梅到腊戍有公路,这次从县政府和警察局也缴获有汽车。
一路颠簸,一天就到腊戍。
这一路太辛苦,特别是老婆孩子,朱江决定在腊戍总部多休息几天再动身。
朱江一家安全回到腊戍,但事件的影响还在持续。
这个时代,尽管通讯不便 ,但消息还是会慢慢传播,谷特高架桥火车爆炸的消息还是传到了缅甸各地。
在爆炸事故中死亡的土司家属,逐渐得到了消息。
这次参加土司大会的掸邦土司,大都是和朱江坐的同一趟火车,当然尸骨无存。
这时代的火车票又不是实名制,死者身份是无法确定的。
没有回家的土司只能确定为失踪。
掸邦土司这次差不多团灭。
失踪的土司家属开始来到腊戍打听消息。
现在腊戍城已经被朱江的人接管,和东枝方面没有联系,就是有联系,也不可能有准确的消息。
事故现场的尸体残骸根本无法辨认,这时代又没有dna鉴定,无法确认死者身份。
但尽管不能确定死者身份,推定参加大会的土司已经遇难,是肯定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遇难的可能性就越来越大。
一时间,很多土司辖区开始出现权力真空。
类似当年玉罕父亲去世后,家族内讧的情形,也不排除可能再次出现。
但朱江并不想干预各个土司的家事,甚至乐见土司内斗。
团结、强大的土司不是好土司。
同时,土司家属开始奇怪坐同一列火车的朱江为什么没有出事。
朱江当然无法给外人解释事情的经过,只能含含糊糊说自己稀里糊涂在谷特车站下车后没有赶上
车,正巧避免了车祸。
缅甸政府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意图谋杀朱江,泰国报纸的报道,要传到掸邦 ,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或许永远不会传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只要朱江自己不说,没有人知道事情真相。
这样朱江躲过爆炸事故的原因就成了一个谜。
土司的家属们压根就没有朝谋杀方面想,更不会想到谋杀的对象是朱江。
他们无条件地相信朱江的解释。
土司家属们自发地对朱江的事迹进行了演绎。
他们认为是神灵眷顾朱江,给他启发,让他和他的家人能够逃过灾祸。
他们进一步推理,朱江是现世的神,是天上的神派他来掸邦,造福掸邦的。
他们就没有想到这个说法的漏洞,既然来造福掸邦,为什么没有保护那些失踪的土司。
这种说法开始只在土司家属范围内传播,后来越传越广,越传越神秘,一场自发的造神运动就这样在掸邦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
这种荒诞不经的说法,居然越传越广,只能说掸邦本身就存在神灵崇拜的土壤。
后来,朱江自己也听到了这种说法。
他虽然感到好笑,但也并不想阻止传播。
掸邦民众对他的个人崇拜是有利于他的事业的。
后来,居然有几个土司山寨派人来讨朱江的口气,说有丧夫的土司夫人想改嫁朱江,并让朱江接手土司职位。还有的是估计土司夫人年龄太大,提出将女儿嫁给朱江,同样表示让朱江接手土司职位。
同时他们所提的附加条件,和当年脑昂土司一模一样,都是要求下一任土司,必须是朱江和土司夫人或者公主所生的孩子。
土司家属还并不知道曼德拉协议的内容,不知道不到一年的时间,土司制度就要被废除。
朱江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不行。
喜欢金三角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