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探春敏锐地察觉到贾母语气中的失落与索然,不禁惊疑,究竟发生了何事,竟能让贾母如此?
她从贾母手中接过贾琏的信,急忙一目十行地看了起来,没过一会儿,神色变得微妙。
“三妹妹,究竟是何事?”薛宝钗款步来到她跟前,轻声询问。
贾迎春与贾惜春也看着她,等待着她的解释。
贾探春缓缓回道:“琏二哥信上说,林姐姐要订婚了,男方是医治好林姑父的那位沈公子。”
说罢,便将贾琏的信递给她们几个传阅。
此前贾琏已有信来,她们都知晓林如海已被沈蕴治愈,此时提及沈公子,倒也不觉得陌生。
然而,这个消息还是让她们颇为惊讶,薛宝钗接过信后,便与贾迎春、贾惜春一同观看起来。
就在这时,只听贾母不满地冷哼一声:
“糊涂!不过是将他的病治好罢了,竟连自己女儿都搭进去了。”
“这么大个事儿,也不派人送信来商量商量,就这么擅自定下,真是枉费我这么多年疼爱她。”
听闻此言,薛宝钗四人皆愣住了,一时间不知如何接话,听不出贾母这究竟是在责怪林如海,还是在埋怨林黛玉。
府里众人皆知,贾母对林黛玉疼爱有加,视如嫡亲孙女。
如今听闻林黛玉要订婚,自己却事先毫不知情,心中自然满是不满。
可话又说回来,林黛玉的婚事,终究还是得由她父亲林如海做主,贾母此刻也只能发发牢骚罢了。
过了好一会儿,薛宝钗率先劝慰道:
“老太太,您消消气,我想定是林姑老爷和林妹妹一时疏忽了,非是故意如此,既然林姑老爷选定了沈蕴,想必也是对他十分满意的。”
“前头琏二哥回信也说,沈蕴不仅医术高超,品行更是不错呢。”
贾母听后,淡淡回应:“什么医术高明、品行不错?再怎么着,也不过是个小小的医徒罢了,又怎能让玉儿下嫁给这样的穷酸小子?”
这话一出,薛宝钗顿时语塞,一旁的贾探春赶忙帮腔道:
“老祖宗,孙女觉得,林姐姐肯定是想跟您商议的,只是京城与扬州相隔千里之远,哪能及时与您通气呢?您瞧,这不是林姑父的信也到了嘛。”
贾母随手将林如海的信撇到一旁,又斜躺了下去,缓缓摆了摆手:
“他都已经定下来了,还有什么可商议的,罢了,女大不中留,就当我这些年,从未见过他女儿便是了。”
话语之中满是失望,听着让人觉得有些心酸。
薛宝钗四人相互对视一眼,皆不敢再贸然接话。
她们都知道,林黛玉六岁便入了荣国府,贾母待她与贾宝玉一般无二,视同嫡亲孙女。
如今,林黛玉回了南边,突然听闻林黛玉订婚的消息,薛宝钗等人倒也能够理解贾母此刻的失落。
她们也都明白,怕是从今日起,贾母很难再像从前那般疼爱林黛玉了。
想到此处,薛宝钗杏眸微微闪动,贾探春秀眸中则闪过一抹忧愁,而贾迎春和贾惜春神色平静,似乎对此并不太在意。
“老祖宗!”
就在这时,只见一个年轻公子急匆匆地从外头小跑进来,隔着老远便大声呼喊。
贾母一听,再次坐直身子,望向来人,苍老的面庞上瞬间绽放出慈祥的笑容:
“宝玉,这么急急忙忙的做什么,小心别摔着了!”
听到贾母这般宠溺的话语,薛宝钗心想,宝玉如今都十三岁了,可在老太太眼中,却依旧如同孩童一般,还担心他摔了磕了。
这个匆匆赶来的年轻公子正是贾宝玉,只见他脚下生风,从外头疾步迈进厅来。
“给老祖宗请安。”一到贾母跟前,他便有模有样地行礼问安。
贾母见状,伸出手来,一把将他揽入怀中,笑道:
“好,我的宝玉如今越发知礼了,我一切都安好,你这又是从哪儿回来的?”
贾宝玉顺势依偎在贾母怀里,笑容满面,回道:
“刚在东府里见过客人,又去凤姐姐那儿玩了一阵,后来还和丫头们嬉闹了一会儿,心里头想念老祖宗了,便赶忙回来见您。”
贾母一边听他说着,一边轻轻摩挲着他的额头,待他说完,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好,好哇,不枉我这么心疼你,不过,你可别老是去打扰你凤姐姐,她正帮着东府料理丧事,莫要扰乱了她的事情。”
贾宝玉乖巧地笑着应道:“知道啦。”
说话间,祖孙二人又亲近地聊起一些温馨的家常。
聊了一会后,贾母轻叹一声:“还是我的宝玉贴心,哪像你林妹妹,真是白白疼她一场了。”
听到贾母提及林黛玉,贾宝玉眼神霎时闪亮,赶忙追问道:
“老祖宗,是不是南边又有消息传来?林妹妹什么时候回京啊?”
虽说林黛玉重生之后,有意回避与贾宝玉有所交集,但因贾母有心撮合,加之又同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使得贾宝玉对林黛玉依旧颇为在意。
哪怕林黛玉对他表现得疏远高冷,他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觉得林黛玉孤高清傲,与其他姐姐妹妹截然不同。
见他如此兴奋,贾母却无奈地说道:“她怕是回不来京城了,你林姑父要给她订婚了。”
听闻此言,贾宝玉瞬间痴呆了,目光涣散,整个人僵直当场。
贾母见状,心中暗叫不好,赶忙接着说道:
“不过,她订了亲事后,还是会回来的。”
话刚出口,只见贾宝玉猛地站起身来,如疯了一般,将挂在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把摘下,狠狠砸在地上,怒道:
“什么劳什子宝玉!这么好的妹妹,竟然要嫁给那些须眉浊物,我也不用戴它了,现在就出家当和尚去!”
贾母见他痴愣住,便知大事不妙,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贾宝玉已然砸玉,当下脸色瞬间大变,急忙起身劝阻:
“哎呦,宝玉啊,我的儿啊,你要是有什么不满的,直说便是,何苦砸了你这命更子啊!”
薛宝钗与三春姐妹皆是一惊,赶忙上前来一同劝说。
周围一众丫鬟纷纷去拾玉,又恭恭敬敬地交到贾母手中,看她们的样子,并不惊慌,显然也不是头一回见了。
贾母拉着贾宝玉重新坐下,一边亲自给他将玉重新扣好在项圈上,一边又好言相劝:
“你若实在不想你林妹妹嫁人,我去帮你说便是,眼下你林姑父也只是打算定下这事儿,我去说情,一定让他改了这主意!”
贾宝玉下意识反问:“老祖宗,果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