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明清家具

信托商店内一排排摆放整齐的家具让李建国大开眼界,特别是那些看起来像是黄花梨或红木制作的桌椅箱柜等,瞬间吸引了他的目光。本文免费搜索:找小说网

“哇!”

李建国暗自惊呼,“原来网文中说这年代好木材还能随便买到,并非夸张,至少这里的选择相当丰富。”

然而问题也随之出现——他对家具鉴定完全是外行!过去他只是一名仓库管理员,何曾接触过这种高深领域?更别说分辨眼前这些物件究竟是明代遗珍还是清朝遗风甚至民国制品,他根本无从知晓。

犹豫间,他转向身旁的大爷问道:

“舅,您懂这些家具吗?”

“不清楚,我擅长钳工而非木工,你随便选吧,看中哪个就买哪个。”

听到这话,李建国顿时犯了难。

这事儿也不能找人问,马上就要进入大时代了,此刻去询问他人存在一定风险。

没经历过那段疯狂岁月的人,永远不会明白现在的世道能有多混乱。

思索片刻,李建国决定自己做决定。

不管是黄花梨还是红木、紫檀,只要买回去肯定不吃亏。

至于款式,则尽量挑那些看起来像明清时期的家具。

简单转了一圈,他很快相中了一张类似黄花梨材质的架子床。

这张床年代似乎有些久远,但保存得不错,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可能是明清时的物件儿。

和一大爷商量过后,一大爷也没什么意见,认为这种床原本就是达官贵人才能用得起的,如今自家也有点积蓄,既然外甥相中了,那就直接买下。

于是,一大爷唤来营业员询问价格。

营业员看了一眼说道:“这是黄花梨的,寄售价一百块。”

一听这个数字,一大爷微微皱了皱眉,却未多说什么,随即准备掏钱让营业员开票。

见状,李建国赶紧拦住:“舅,这床好像有点贵啊,要不咱们再看看别的?”

“没关系,放心买吧。

以前黄花梨这种好料哪是咱老百姓用得起的?结实耐用,就算再过几百年都没问题,这笔钱花得值。”

一旁的李建国忍不住好奇:“易老您也懂这个?”

“不太懂,只是年轻时听别人提过。”

既然一大爷都这么说了,李建国便没再多劝。

一大爷付完款开完票后,转头对李建国讲:

“今天买了这床,明天我还打算请个木匠打一套家具,至少凑够三十六条腿,省得以后结婚时还得重新折腾。”

听了这话,李建国思忖一下提议道:

“舅,要不这样吧——别找木匠打了,既然我喜欢这些木材,不如咱们就在信托商店把家具买齐。

全换成黄花梨的,凑一套给他。

这钱就算是我借您的,等我上班后再慢慢还给您。”

一听这话,一大爷立刻板下脸来,训斥道: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吃饭的时候不是已经说好了嘛,你的家具舅就负责帮你买了。

工资是你自己的,留着花吧。

舅舅每月一百多工资高得很,给你买套家具算什么,别说三十六条腿,就是七十二条腿全换黄花梨我都负担得起!”

尽管语气严厉,但从话里能感受到一大爷对这件事非常认真。

这一刻,李建国心里暖乎乎的。

平时追剧看到后期,易中海为了养老确实有点变质,但此时此刻,他还是一如既往的直率和热情,对能照顾自己晚年的亲人尤其上心。

随后他们又陆续挑选了一些物品:一张大衣柜、一张方桌配四把椅子,还有一个长条案,全部都是黄花梨材质。

书桌本来也要买,但家里空间不够,只好作罢。

最终合计花了一百八十元。

购物结束之后,他们出门叫了两个拉车师傅帮忙搬运,只花一块钱就把所有家具送回了家。

看着两辆板车离开,一大爷回头问李建国:“还缺啥不缺?”

李建国略作思索,觉得只需购置新的牙刷与洗脸毛巾便足矣。

这类小物件,回去后在门口的供销社随手就能买到。

因此,他轻轻摇了摇头,说:“不缺什么了,咱们回去吧。”

于是两人折返至公交站台,等待公交车返程。

再说这四合院内发生的事——

易中海与李建国舅甥俩离开后,邻家大妈打开李建国的行李,想看看有无脏衣物需要清洗。

趁着午后阳光正好,好一并打理一番。

大妈打开袋子时闻到一阵不太令人愉悦的气息,遂将衣物和被褥全数取出,打算立刻清洗一遍。

被褥先放在一边暂不做处理,待翌日将其拆洗重新填充棉花再做打算。

大妈怀抱着床单、被罩与换洗衣物来到水池边,满心喜悦地替外甥搓洗衣物。

清洗工作完成后,她返回屋内取过扫帚,着手开始清理房子,等着舅甥二人置办家具回来。

刚刚清扫完毕出门时,恰巧碰上隔壁贾张氏午休醒来。

贾张氏见一大妈从那空房中走出,颇为疑惑地问道:

“大妈,你怎么会从这间房里出来?”

一听此问,大妈没多想,乐呵呵回答道:

“我外甥今年从中专毕业,被分配到了轧钢厂,这处房子分给我外甥住了,我是过来帮他简单整理一下的。”

贾张氏一听这话,登时怒不可遏,开口大骂起来:

“这是我家的房子,凭什么给你外甥住!这是留给我儿子棒梗将来结婚用的!赶紧让你外甥滚出去,少占我们家的地儿!”

虽平日里大妈性情温厚,此刻听闻贾张氏辱及为两老养老的大外甥,亦是火冒三丈:

“贾张氏,这房子啥时候成了你家棒梗的了?你有何理由让我外甥搬出?分明是街道办事处分配给我外甥的房,咋就变成你贾家的了?还让别人搬走,你好意思吗?”

“哼!这房子就是我们贾家的!这房子刚腾空时我就同院子众人说过,要留给我儿子住,大家都有数。

你还装不知道,难道你说这房子不是我们家的?”

贾张氏双眼圆瞪,嗓门越来越高。

这一争吵立即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众人纷纷赶来围观。

眼见众人聚拢,贾张氏狡黠地转动着眼珠,旋即走到人群**坐地撒泼起来:

“快来人哪,还有没有王法了,易中海夫妇联手其外甥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啦!他们强行霸占我们贾家的房子啊!”

贾张氏的这一番作为实在荒唐至极。

她说这间房子自己看中了,提前知会院里邻居一下,就当这房子是她的了,纯粹是一派胡言。

如今这套房屋的产权归街道办所有,是否能够租给她,关键得看街道办的意见。

要是她符合租赁要求,经过正式手续后才可以租房;反之,哪怕她说得天衣无缝,只要条件不达标,街道也绝不会将房子租给她。

一位大妈被贾张氏的这般行为气得语塞,手指着她不停地颤抖。

邻人们围绕着这一事件议论不断。

恰在此时,一大爷与李建国这对舅甥回转,正巧听见贾张氏的吵嚷。

他们脸色立刻阴沉下来,对视一眼后迅速走向中院。

一大爷步入中院,拨开众人走到贾张氏面前。

“老嫂子,莫要在这儿乱传谣言,毁损我们家名誉。”

然而,贾张氏若是讲理之人,也就不会有此举动。

她是绝不会理会易中海所说,继而破口大骂道:

“易中海,你这个不识抬举的老头,早先房子空出来时我就告知你了,说这房子我们贾家相中了,将来打算给我家棒梗成婚用。

眼下你怎么伙同不知哪冒出来的外甥就来争夺我们的房产?这不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么?哼!你还好意思称自己是院里的大爷,是我家东旭的师父呢。

你这种**的老绝户,小心我家东旭晚上找你算账。”

在一旁的李建国听着再也忍无可忍。

尽管在一些起点网文里见过不少贾张氏类似泼妇骂街的情节,他总以为那是作者为了情节需要特意创作的,真正经历穿越才明白,这些写小说的人倒真是实诚。

李建国走到贾张氏面前,指责她说道:

“你这个老妇真是口不择言,在这儿放肆什么话!说我与舅舅抢你们家房子?房子所有权明明归街道。

今天我是依规矩去街道办理手续,街道才决定把房子分给我,所以你说话要有分寸些。”

“你舅舅是老绝户,那你就是个小绝户,你一个小绝户也敢在这里插嘴?简直毫无道德可言,懂得尊重长辈吗?”

她一边用手拍打大腿,一边大声呼喊:

“老贾啊,东旭啊,快来看看呀!这个易中海还有他那不知从哪儿冒出的外甥小绝户在欺负我啦!他们妄图抢夺我们家的房子,还欺负起孤儿寡母了!快来,快把他们带走吧!”

贾张氏这话让李建国气愤至极。

这时候,那位大妈冲上去指着她的鼻子就骂:

“贾张氏,你这个无赖女人,咱拼了!”

说着便欲上前动手。

李建国眼疾手快,连忙拦住了大妈,安抚她说:

“舅妈别冲动,不值得为这种无礼之人动气,消消气儿。”

安抚完大妈后,李建国又转向贾张氏,说道:

“贾张氏,你清楚自己正在胡说什么吗?你这样的言行无异于鼓吹封建迷信,试图拉历史倒退。

单凭你方才那些言论,就足够把你送去街道办处理。”

贾张氏闻讯立即收敛了叫魂的行为。

当下对此类现象监管甚严,一旦被举报并经街道办事处核实,立刻便会遭到惩处。

见对方有所忌惮,李建国顺势施压:

“你还呆坐着做什么?难道真要继续这封建迷信、祸及民众的活动吗?还不速速起身。”

贾张氏听后赶忙站起,拍去屁股上的尘土,低

着头不做声。

“贾张氏,那套房子空置之后,你就直接跟一大爷说,看中了,打算作为给棒梗娶妻所用。

你知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算什么?这是在***地占有国家资产!”

一顶大帽子扣下,贾张氏惊恐万分:“我冤枉呀,我没这个意图,你个小绝户莫要随便定我罪名!”

李建国发现严厉指责仍让对方敢出言反抗,怒喝起来:

“我怎么冤枉你了,要不要请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鉴定,看看你是不是确实在侵吞国有资产。”

一听说要把街道办牵扯进来,贾张氏顿时畏缩,噤若寒蝉。

接着,李建国趁势追击:“你喜欢的东西就理所当然是你的,强盗逻辑。

反咬我们甥舅二人夺你家的房产。

这分明是在抹黑街道以及分房政策嘛。”

稍作停顿,扫视一圈周围观众都默然不语只顾盯着他后,李建国转头瞅准贾张氏战战兢兢的模样,觉得火候已到,大声道:

“贾张氏,你知错与否?”

随着这一声响亮训斥,贾张氏竟一下跌坐地上,抽泣着辩解道:

“我真没那种意思啊,真的没有……”

“哼,你是否另有意图只有你自己最清楚。

既然以后是邻居住,这次就先放过你。

不过针对之前诋毁我与舅舅的行为,你必须正式致歉。”

贾张氏一听连忙爬起来,冲着李建国和易中海不住赔罪。

随后,李建国缓和语气道:

“其实也明白你家的困境。

孤儿寡母确实不容易,若是要申请新居所应合理合法走渠道向街道反映需求。

不该如此霸占公共房产。

房屋分配给谁都事出有因,你要调整心态,不应因为别人的资格合乎条件心生嫉恨造谣污蔑。

只要你满足条件,街道也会给你合理安排的,我的话说到这里,回去自行反省吧。”

听到此处,贾张氏只能不停地点头认可。

最后李建国朝围观人群宣布道:

“各位乡亲邻里好,我是大爷外甥,今年刚从中专毕业分配进轧钢厂工作,今日从街道办理完了相关手续,住到了这里,往后就是街坊四邻了,还请大家多多帮助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