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那就再来一场

樊忠和朱棣他们汇合在了一起。

这四位兄弟,他们属于朱高炽的私兵里面的人。

之前对于大明的这些人和事物都不是很了解。

现在才知道,这泼天的富贵真的就发生在面前。

眼前这人居然真是皇帝朱棣,哪怕是他现在不是皇帝了,那也是皇帝的爹啊。

还有就是这个樊忠那也是在军中响当当的人物,现在居然是和他们称兄道弟的。

这简直让他们无比的震惊。

人都是有自己的心思的,尤其是在朱高炽的军中,没有那么死板教条的东西,因此,他手下的士兵反而是要活跃一些。

这种活跃也就让他们知道自己要为自己而活。

其实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点点的不一样,但是实际上差别就非常大了。

因为,以前的大明士兵倡导的是为国为大明,只要进入了军中那就不是你了,所以他们一切都得是听从军队的安排。

这其实也是无可厚非的。

应该这样要求。

但是这样就忽略了他们是一个人的事实。

朱高炽来了之后,他保留了军中应该有的严谨,他也提出了士兵也是人的观点。

反而是这一种尊重,让这些士兵们都无比的感恩戴德。

觉得跟着朱高炽有盼头。

更加甘愿为他去奋斗。

并没有因为这样就影响战斗力,相反更加的厉害和团结。

因为他们被当成了人看,尤其是对于死去的士兵的优待,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一点让他们无比感激。

还有就是朱高炽私下干的一些事情,他也会尽力安排退役的军人去做。

这样哪怕是在军中年老的,受伤的军人也能够在离开部队之后,可以过得不错。

这是他个人出发对于他们的考虑。

正是因为这种考虑,朱高炽也没有花多少钱,但却真正的收拢了他们的心。

现在这四个兄弟,也不是说要背叛什么,都是跟着大明干事情。

只是不同的队伍而已。

他们因为跟着朱棣出来了,现在也不可能回去了。

所以他们也只能加入到朱棣的队伍之中去。

现在他们听到这里,也是搞懂了朱棣为什么假死了。

他就是想要看看谁有实力当这个皇帝,也想要看看天下的这些臣子和百姓会是什么样的反应,还有就是这周边的临邦会作何反应。

有些东西光是猜是猜不出来的,还是得真真实实的去看去试才知道。

这一次还真给了朱棣不小的震撼。

这四人也是相互看了一眼,其中一人说道:“陛下,你们真的不知道太子殿下的实力?

太子殿下的阳光城不就在京城的附近吗?”

他们觉得很意外,朱棣居然不知道朱高炽的实力!

朱棣也是去看过阳光城的,也的确是让他无比的震惊。

他要是早知道的话,又何必假死呢。

他这一问,倒是让朱棣想起了,这几位兄弟就是朱高炽的私兵,那么他们一定知道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

于是,朱棣就问道:“几位兄弟,你们还是像以前一样叫我老黄吧,我现在也不是皇帝了。

你看我都不以‘朕’自居了,你们给我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发展起来的,你们是哪里训练的,都给我们说一说吧!”

这四位兄弟他们面世这段时间以来,也发现了一些不一样。

现在既然朱棣都问起来了。

太子也已经当了皇帝了,那就不存在什么不能说的了。

于是,他们四人就开始述说起来。

“大概是在十年前吧,当时太子殿下就来到了我们的小石头村视察,后来发现我们那里群山阻隔,里面还有一块很大的平地。

当时我们就非常的穷,连饭都吃不起,连县衙都不愿意来走一趟收税,可想有多么的穷。

后来,太子殿下居然来到了这里,他来了之后又是送粮食,又是修房子的。

把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子,打造成了一个军事练兵场地。

还给我们带来了红薯土豆玉米等种子,让我们可以吃饱饭了。

不过太子殿下也要求,每家每户都必须出一个男人去当兵,不过不是抓壮丁的,是非常好的待遇。

有些家里没有儿子的,还十分的悔恨,只能把这个名额拱手让给儿子多的家庭。

我们几人就在那个时候被征集了。

征集了之后就是训练之类的事情,和普通的士兵一模一样,只是由于离家近,家里要是农忙的时候,会有农忙假可以回去帮忙。

大家就在这里和谐的生活着,训练着。

后来又在我们的山里发现了铁矿和煤矿,我们在训练之外,还要去挖矿,当然这挖矿也是有额外收入的。

这些矿挖下来之后,就在当地修建了工厂,这些工厂里面又会雇佣那些没有当兵的家人来做,也会给他们开工钱,这样一来,他们每个人的家中都有好日子可以过。

后来,周边的几个村子甚至整个县都是这样的情况。

太子殿下将整个县收归了己有!”

“这个县是不是叫做泗水县?”朱棣插嘴道。

“是的,就叫做泗水县!”

“我记起来了,当时太子给我汇报说,在京城西郊外的山里有一个县,因为地动和洪水,导致全员都死绝了,房屋也都毁掉了,请求摘除这个县的记录,免得说这是大明的天罚。

当时我正在三次北伐的过程中,担心朝中有人拿此做文章,想也没想就批准了太子的请求。

没有想到,他居然是拿来养私兵的,还是我亲自批准的!

可能也就是因为有这个批准,锦衣卫他们才是一点都不知道这里还有这样一个情况吧!”

朱棣听到这里也是恍然大悟。

心中也是不得不佩服,十年前啊,他朱高炽就开始了布局。

这是何等的高瞻远瞩啊。

这种城府,怪不得他能够成事,这比朱高煦那个喜怒都形于色的人可强太多了。

“那你们知道阳光城是怎么一回事吗?”朱棣十分好奇这个,他觉得阳光城太震撼了。

“知道一点,当时泗水县就这样从一个贫困县,发展成为了极其富裕的县。慢慢的这瞒过了锦衣卫,因为他们受皇命,知道了这个县被摘取了,也就没有来调查了。

可是这京畿府里面的官员则不一样。

他们离得近,发现这里面好像还是有人烟一样。

于是,就秘密前来调查,结果就发现了这里的秘密。

太子殿下也是当机立断,血洗了整个京畿府的全部官员,连家属都一个不剩,就是怕有消息跑出去。

后来,太子殿下从京城之中挖来了一个方如晦,此人能力很强,他就是主持京畿地区的主要长官。

他来了之后,让这里重新步入了正轨,由于这个期间是太子殿下监国,相关的手续都很好办!”

“不对啊,太子监国是我的旨意,可是我一直让三杨监视他,每一次我御驾亲征回宫之后,都会把他审批过的奏折重新看一看,并叫来三杨询问他的情况。

说实话当时我是十分不满意他的,就是想要找出他的问题,然后有一个理由好废太子,立老二朱高煦的、他怎么能够瞒得住我呢?”

朱棣对于这个事情很清楚。

四人互相看了一眼笑道:“三杨早就是太子殿下的人了啊。

这么多的事情,三杨在其中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否则京畿地区又怎么能够发展出阳光城这样的地方啊。”

朱棣再次震惊到了。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居然是这样的情况。

他一直都信任的三杨,居然早已经是太子的人了。

他才是那个一直被蒙在鼓里的人。

不过事到如今,朱棣也已经在接受这些事情了。

要不是有朱高炽这样的早早的计划,那么他可能就当不了皇帝。

这天下或许就会落入朱高煦的手中,然而朱高煦却是十分的残暴和自负的人,如果真的到他的手上,可能会是一种不好的结果产生。

朱棣现在也是接受了这个情况了。

他还想继续了解,于是问道:“然后呢!”

他们又继续说道:“太子殿下建立了阳光城之后,完全的打造了一个新的体系,这里的人们都可以读书写字,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爱去做许多以前朝廷都不允许的东西。

有些人还因此成为了发明家。

在阳光城的地方,每家每户都有车辆,道路都是平坦畅通的,大家有学上,长大之后也可以去学习技术,特别优秀的选为官员储备,这些官员储备也就是太子殿下皇宫之围夺位成功之后,杀了很多大臣还可有人补位的原因。

我们作为士兵,有时候也会去到阳光城等地方去帮助建设。

这里的什么都高明,尤其是这里还尊重大家的成果,大家都可以自由发展。

凡是来到了这里的人就没有愿意离开的。

他们也没有什么沉重的税赋,哪怕是什么都不做,也可以靠着自己的土地自给自足。

阳光城简直就是我们这个天下最好的地方了。”

他们一个劲的吹阳光城,他们不知道朱棣其实已经去过阳光城了。

那里面的一切的确让他无比的震惊,感觉就像是来到了异世界一样。

他当时和樊忠是一起去的,所以樊忠也知道这个地方,的确是富有。

应该说不能用富有来描述,而是高级。

就算是他们当时喝得那个酒都是无比的精纯,一般的技术都无法蒸出来。

当时朱棣还有疑问,这个地方到底是谁在主宰。

他也怀疑过朱高炽,只是他不是很相信朱高炽能够有这么大的能耐。

但是他又想不出别的人来。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他也没有来得及去细想阳光城的一切。

现在重新想起,又得到了他们最真实的回答,朱棣才真正的从侧面了解到他的这个儿子,是多么的了不起。

敢于跳出桎梏做这些大胆的事情。

实在是看起来不怎么样,但内心却是无比的强大的一个人啊。

有了这样的认识,朱棣是真正的踏实了。

他知道天下交给朱高炽比在他手里要好很多,他以前还以为朱高炽很老实,会管不住这天下。

现在看来,是他想错了。

朱高炽可谓是高瞻远瞩了,该杀人的时候他绝不手软,该对手下好的时候,他也丝毫不吝啬。

要做事情的时候,知道早早的谋划,这简直是太完美的人了。

大明有这样的接班人实在是大明的福气啊。

这是朱棣由衷的称赞。

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他的身份就更加不能让人知道了。

要是别人知道他还活着,那么会对朱高炽不利的。

会被别人认为是他想办法当上皇帝了,是用了手段的。

是学习李世民的。

其实现在看来,朱高炽的成就可能要超过李世民,李世民在历史上的评价说是近乎完美的君主。

唯一的缺点就是玄武门之变。

而现在看来,朱高炽可能要达到完美的君主这一点才行。

朱棣现在都有些飘飘然的感觉,古人都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有子如此,哪怕是面对亲爹也可以十分的硬气了啊。

现在这两个都当皇帝了。

朱高炽在京城是皇帝,这个朱允炆又出现了,在金陵当皇帝。

两个皇帝,看谁有能力坐稳这个江山吧。

想到这里,朱棣问道:“樊忠,你此次是来剿灭朱允炆的是吧!”

“是的,太子殿下已经收下了天下兵马符,末将也已经成了军中的大将。

殿下随即让末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前来剿灭他!”

朱棣关心的不是这个,他关心的是樊忠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于是他继续问道:“这个我已经知道了,也看到了。

我想问你,你在金陵城的时候了解到的真实情况,从你杀徐辉祖说起吧!”

樊忠点了点头。

“陛下,当时我带兵去解了京城之围之后,追击了朱高煦,见他被皇孙朱瞻基给杀了之后,皇孙在处理后续的事情,我就来到了金陵要杀徐辉祖。

我这才发现,徐辉祖居然被一个假皇帝给控制了,假皇帝用快乐丹在收拢人心。

后来我在夜里来杀徐辉祖的时候,听到了假皇帝自报家门说他是朱允炆,徐辉祖也是非常恭敬的称他为陛下。

这才证实了他的身份,后来我们杀了徐辉祖,就立即撤走,知道朱允炆要对太子殿下不利,就先回京将军权拿回去并将消息带回去。

后来在京中的时候就听到了朱允炆已经在金陵登基了,太子殿下也就马上发布诏书昭告天下宣布朱允炆是假扮的,并派我前来剿灭。

这就是全部的过程了。”

朱棣‘嗯’了一声。

“看来这真是朱允炆无疑了,樊忠现在的金陵城情况如何,能不能拿下?”

樊忠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道:“末将还没有带过这么多的兵,心中本来没有底的。

现在陛下你来了,拿下金陵城就易如反掌了。

毕竟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来了。”

朱棣也是笑了笑。

“是啊,上一次有李景隆打开城门,让我没有过瘾,这一次,我倒是要看看这金陵城有多坚固,能不能攻得下来!”